文档详情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4 表格材料类选择题 含答案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6.50KB
约6页
文档ID:448889750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4 表格材料类选择题 含答案_第1页
1/6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题型4 表格材料类选择题1.(2018·山东临沂模拟)表历史时期州数郡数县/侯国数西汉末131031 585东汉中叶131051 150西晋19173-南北朝初期38313-南北朝末期2756631 500上下上表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C.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D.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解析:选A观察表,可以看出西汉末和东汉中叶,州、郡数没有变化,县、侯国数在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西汉的王国问题已经解决,西晋短暂的统一,加强对各地控制,州、郡数增加,南北朝末期随着统一的进程,州、郡数增加,分析可以得出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故选A项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B项错误;材料中说的不是机构的增减而是州、郡数和县、侯国数的增减, C项错误;州、郡数量的增加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项错误2.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地区州数贡绢州占该地区州数比例贡绢州占全国贡绢州数比例华北地区496872.1%21%四川地区216233.9%9%江南地区249315.8%10%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D.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解析:选D。

观察表格,可知宋代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也最大,说明该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了各地贡绢州数量,没有反映其他赋税种类的征收情况,故A项错误;贡绢州数量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丝织业的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此表无法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故C项错误3.下表为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统计表据此推知(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B.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取得成效C.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D.西方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危机泥潭解析:选B观察表中数据,可判断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选B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甲午战后, A项错误;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体现不了入超到出超, C项错误;1935-1937年大危机已经逐渐摆脱, D项错误4.下图是1988-2006年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情况图中的信息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B.积极引进与吸收外国的资本C.对外开放对地区的影响不同D.沿海地区开放程度不断下降解析:选C解读图表可知反映了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GDP比重不同,说明了对外开放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故选C项。

材料中并没有对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相关提及, A项错误; 图表这种比例和份额并不能看出我国引进与吸收外资的力度, B项错误;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并未出现下降的趋势, D项错误5.(2018·河南郑州一中模拟)“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行业工业农林水利邮电运输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贸易其他投资比例58.2%7.6%19.2%7.2%3.7%3.1%1.0%备注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A.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B.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C.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解析:选B观察题干图文,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国家投资总额的规划,从各行业投资额的比重,可知国家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利用旧中国工业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投资规划,体现不出“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故C项错误;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是国家工业投资尤其是重工业投资比重大的原因,但不是对材料国家对各行业投资规划的全面概括,故D项错误。

6.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解析:选A据题干表格,可知1912年《临时约法》和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时,中国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无法真正得到落实,从1949年《共同纲领》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故选A项7.(2018·安徽高中十校联盟模拟)下图是2010年中国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比重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这说明我国(  )A.与新兴市场贸易持续增长B.多元化外贸格局逐步形成C.在世贸中的话语权将扩大D.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解析:选B。

从2010年中国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比重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不仅与欧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交易额较大,同时还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保持贸易交往,同时贸易的对象包括了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说明我国多元化外贸格局逐步形成,故选B项8.下面是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单位:%)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资本积累引起消费水平下降C.工业产值略有滑坡D.经济危机导致产品严重滞销解析:选A根据统计图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在下降,1700-1800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海外生产不断扩大,大量商品被输往海外,故选A项9.下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单位:万吨)统计表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19287 3301 0702819297 1701 6601719307 7102 10048019316 3502 28052019326 9801 90017319336 8402 33016819346 7602 58077由表可以推知,当时苏联(  )A.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B.农民为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D.对外贸易创汇严重依赖粮食解析:选B。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农民每年产出的粮食远远超过国家收购的部分,而且没有什么出口,绝大部分粮食贱卖了,使国家有充足的资金大力发展重工业,故选B项10.以下是苏俄(联)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发展状况1922-1923工业品价格猛涨,引发市场混乱,触发销售危机1924-1926农民暴动;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人不满1927-1928农产品收购危机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C.农业集体化的确立引发农民暴动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工农受损解析:选B观察表格,可知1922年到1928年,苏俄(联)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这一期间产生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选B项11.(2018·河南洛阳统考模拟)下表为20世纪50 - 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年份194919591969197919891996成员国数量5883125149156185A.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B.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C.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解析:选C从表格数据看,20世纪60、7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说明随着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联合国,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故选C项。

12.(2018·河北承德联校模拟)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解析:选A观察表格材料,可知反映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即轻工业投资比重长期低于5%,联系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故选A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