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目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4886053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产管理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目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又称生产控制。其内容包括:生产 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 系统等。生产计划工作。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生产 控制工作。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生产管理的任务有:通过生产组织工作,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设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 算、物质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允许的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工作,制定生产系统优化运行 的方案;通过生产控制工作,及时有效地调节企业生产过程内外的各种关系,使生产系统的 运行符

2、合既定生产计划的要求,实现预期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出产期限和生产成本的 目标。生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生产管理的主要模块: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制造管理、品质管理、效率管理、设备管理、 库存管理、士气管理及精益生产管理共九大模块。生产管理的目标: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提供满意服务。高效:迅速满足用户需要,缩短订货提前期,争取用户低耗: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最少。实现低成本、低价格灵活:能很快适应市场变化,成产不同品种和新品种准时: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是指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水平烽火

3、猎头建议生产过程中消除浪费的方法如下:1 .集中工厂网络按照统一目标设计的多家工厂可以更好的组织起来,并使经营更加经济。一般是建立小规模 专业化工厂而不是大型纵向一体化的制造厂。2. 成组技术与将工作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交给专业化员工操作不同,成组技术考虑了制作一个 零件的所有操作,并将完成这些操作的机器放在一起。成组技术单元减少了不同操作间的移 动、等待时间和在制品库存,也减少了所需员工的人数。然而,员工必须具有充分的柔性以 便能够操作工作中的集中设备,完成工件的加工过程。由于供人们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因 此工作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和提高。3. 源头质量的控制控制源头质量意味着在工作之

4、初就要做得十分正确。当出现错误时立即停止该工序或装配线。 工人成为自己工作的检查者,独自对其产品质量负责。由于工人一次只注意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就容易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源头质量包括自动化或称为自动检测。自动设备或 机器人进行质量检查,更快捷、容易、可重复性强,适合规模太大太复杂,不能由人工完成 的工作。4. JIT生产JIT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产品,不要过量生产。超过所需最小数量的任何东西都将 被看成是浪费,因为现在再不需要的事物上投入的精力和原材料都不能在现在被使用。JIT 已被用于重复性生产企业。尽管工作站间可能区别很大,但还是可以实现过渡时间的最小化, 同时保持运送数量最

5、小-通常是把每天生产总数的1/10作为单位运送批量规模。供应商有时 甚至要每天供应多次物料,以保持小批量规模和低库存。当所有等待数量变为零时,库存投 资实现最小化,提前期大大缩短,企业对需求变化快速反应,质量问题也得以迅速曝光。5. 均衡生产负荷平衡生产流可以减少通常情况下由于计划不均衡所带来的反应,成为均衡车间生产负荷.当总 装线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就在整条生产线上和供应链上被放大了。消除该问题的唯一办法是 建立固定的月生产计划,使生产率固定,从而尽可能减少变化和调整。可以通过每天建立相 同的产品组合进行小规模生产的方式解决车间生产负荷不均衡的问题。因此,企业可以建立 一个综合产品组合来适应

6、不同的需求变化。如下表丰田公司的例子。各型号汽车月总量被分 解为日产量(假设每月20天),以便计算生产周期时间(一条生产线上两个可识别单元之间 的时间)。该周期时间数用于调整资源,以生产出所需的精确数量的产品。设备的速度与生产 线的速度并不重要,只有每天生产所需的产品数量才是重要的。JIT强调按计划成本和质量进 行生产。6. 看板生产控制系统看板控制系统使用符号设备管理JIT的物流。在物质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容器代替卡片。 卡片或容器组成了看半拉动系统。生产或供应部件的权力来自下游的操作的需求拉动。下图 显示了一条装配线,该抓给现有一个加工中心供应零件。该加工中心生产A和B两种零件, 这两种零

7、件储存在装配线与加工中心之间的容器中,每个靠近装配线的容器中有一个搬运看 板,每个开进加工中心的容器中有一个生产看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两看板系统。当装配线从一个装满地一种零件A的容器中去走零件时,就有一个工人从容其中取走搬运看 板,同时放入生产看板,并将该看板送到技工中心的存储区。加工中心的工人发现了零件A 的容器,取出生产看板,装满零件,并放入搬运看板。这样就准许将该容器已送到装配线。 而取出的生产看板则放在加工中心的工具架上,准许另一批原料投入生产。工具架上的看板 就成为加工中心的分配表。看板卡并不是发出生产请求的唯一途径;发出生产请 时还可以米用其它可视办法。7. 最小化换模时间因为JIT生产以小批量生产为准则,估计期的换末工作必须迅速完成,意识现在生产线上进 行混合生产。为实现换模时间的减少,在JIT系统重奖换摸工作划分为内部换模和外部换模。 内部换模只能在停机后才能进行,而外部换模则可以在机器的运行期间实现。其它可用于节 约换模时间的装置如复制的工具架也可达到这一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