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4885878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安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根据本项目的业务特点和需要,以及现有的网 络安全状况,建立一个合理、实用、先进、可靠、综合、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确保信息安全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规章制度建设1.1 机房管理制度为保证系统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运行,加强防火、防盗、防病 毒等安全意识,应该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以下列出常见的机房管理方面的 十条规定:(1)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是网络的关键设备,须放置计 算机机房内,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换,更不能挪作它用。(2)要求上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机房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 禁违章作业。(3)要求上机工

2、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机房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烟 火。不准在机房内吸烟。严禁将照相机、摄像机和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机房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报警,切断电源,用灭火设备扑救。(4)要求外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进入放置服务器的机房,一 般人员无故不得在机房长时间逗留。(5)要求机房值班人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下班时,值班人员要 对所有计算机的电源进行细致的检查,该关的要切断电源,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6)双休日、节假日,要有专人检查网络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做好记录处理,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7)机房内所有设备、仪器、

3、仪表等物品和软件、资料要妥善保管,向外 移(带)设备及物品,需有主管领导的批示或经机房工作负责人批准。制定数据管理制度。对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 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当班人员应在数据库的系统认证、系统授权、 系统完整性、补丁和修正程序方面实时修改。(8)网管人员应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服务器的各种帐号严格保密。监控网 络上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的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 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 做好操作系统的补丁修正工作。(9)保持机房卫生,值班人员应及时组织清扫。(10)保护机房肃静,严禁在机房

4、内游艺或进行非业务活动。1.2 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1)网络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特别是 邮件服务器),发现病毒立即处理并通知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2)采用国家许可的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3)未经系统或网络管理人员许可,一般操作人员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 软件,若确为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4)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二、系统安全保障机制系统安全保障机制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信 息的保密涉及到信息的访问控制、密级控制及加密处理等。作为一个企业级计算 环境,从技术上说,所有的安全

5、性问题可以形象地归结为“四把锁”:第一把锁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环境的可靠性;第二把锁是通信网络的安全屏障;第三把锁是数据库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第四把锁是软件的安全性,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全可靠性。系统安全建设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所以要遵照“预防为主,主 动防范”的原则,从各个层面考虑,建立起完备可靠的安全防范与保密体系。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涉及到各类设备的稳定可靠性,网络级的安全主要是对 各类用户访问的控制方法,不使非法用户入侵系统资源,信息安全包括存贮媒体 的安全存放和应急恢复,以及信息的分级管理。通过对信息内容进行分级管理,对不同级别的信息采取相应有效的加密措施, 确保非法用

6、户在截取了数据的情况下,也无法读取和识别出真正的信息。2.1 通讯网络的安全屏障通讯网络的安全屏障一般指:用户鉴别:收发双方均要确认已识别对方的真实身份; 存取控制:设置网络用户的存取权限;数据安全:防止数据被非法签收、替换、删除;信息保密:防止数据被截取后造成信息泄漏;防否认:收发双方都要承认收到或发过的数据;审计:收集登录用户的网上活动,以便事后追踪审计;容错:采用多路由选择、断点重发、节点双工等。在计算机网络中,最主要的安全机制就是数据安全、信息保密和存取控制。(1)局域网的安全作为内部网,其用户群是相对稳定和已知的,对每类用户根据其在系统中的 操作级别,可以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网络用户

7、的操作级别可以划分为:系统管 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超级用户、一般用户等,一般用户中又根据其工作性质划 分为不同的用户组。对网络中的文件、设备等系统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操作级别规定其相应的 访问权限,例如规定某共享文件夹对系统管理员是完全控制的,对超级用户具有 只读权限,而对于一般用户没有任何权限,那么一般用户根本无法进入该共享文 件夹。对网络上的共享设备,例如打印机和绘图仪,也可作相似的规定,例如只 有数据库管理员能够使用打印机或绘图仪输出报表或图纸,其他用户则没有此项 权限。考虑到80%以上的信息泄漏是由于内部因素引起的,在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 案中集成了网络数据传输加密措施,对所有经由网络传

8、送的业务数据和GIS空间 数据,无论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都先进行三重DES加密后再发送。(2)防火墙技术Intranet和Internet的常用安全措施就是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由 滤波器和网关(gateway)组成。滤波器的作用是阻止某些类型的通讯传输,而 网关的作用是提供中继服务,以补偿滤波器的效应。典型防火墙的配置是用两个 网关,外部滤波器保护网关免受来自外部的攻击。内部滤波器对一系列中间网关 进行防卫,这些滤波器都是为了防止外界的攻击。滤波可分为三类:分组滤波、 应用级滤波和线路滤波。一般情况下,滤波器设置在本组织与外界之间,对于一些大的组织需要设置 内部滤波器,将一些安

9、全域和一般用户域隔离,也可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域设置多 个防火墙。2.2 数据库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中,数据可以分布在不同机器上,也可以集中到文件服 务器或数据服务器中。在本系统中,主要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Oracle)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特点是使得数据具有独立性,并且提供对 完整性支持的并发控制、访问权限控制、数据的安全恢复等。(1)并发控制数据的集中导致并行事务处理的出现,相同的数据有可能被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事务同时存取。为防止并发存取对数据完整性的危害,应采取措施保证无误无 冲突地工作。基于隔离控制原理,这些措施使得每

10、个用户在进行事务处理时,都 觉得整个数据库为其独占。具体地说:当某个数据项被某项事务修改时,它只能被其他事务读取,而不 能修改,以免发生冲突。对于GIS空间数据库,采用锁的机制可保护数据完整性。锁的粒度取决于数 据库的实现方法。基于图幅的组织方式时,整个图幅可为一个锁单元,无缝组织 时,单个要素作为锁单元。采用文件系统组织GIS数据时,整个文件只能有一项 事务进行修改,其他事务可读取。最理想的锁粒度应该是数据库中的单个要素, 但这要求空间数据库有非常强的功能才行。由于GIS空间数据的修改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因此ArcGIS提供基于版本 的长事务处理机制。当对同一个区域内的GIS空间数据进行修改

11、时,可产生不同 的版本,在版本合并时,通过版本检测手段找出发生冲突的地方,由人工来进行 仲裁,这就避免了空间数据不一致情况的产生。当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存储时,并发存取还要保证两边的一致性,所以 要同时锁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2)数据存取控制和权限设置A.存取控制存取控制实为授权机制,它规定某个范围内的数据,在何种条件下,准许何 种操作。数据库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图形维护人员、数据库属 性维护人员、数据分发服务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特别授权用户和一般用户等。对每种数据都要定义用户权限表,只有指定的用户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用 户权限是由数据库管理员来设定的。艮即每一个用户的职

12、责与数据库管理制度相 一致。用户分级采用三级访问权限:操作系统级、数据库级、数据级。用户权限采 用动态设置,经审批后由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由数据库管理员承担起用户权限设 置的严格职责。一个数据库用户可以拥有多于一个的访问权限。使用数据库时按 规定使用不同的账号。对于数据库的操作可分为:拥有、只读、只写、读写、删B.空间数据权限控制空间数据在存取控制上又有其专门特点。数据控制可以是基于空间范围的, 也可以是要素类的。有些区域对某些用户是开放的,对其他用户关闭;而有些要 素只对某些用户是开放的,因此其存取控制可用一个三元组的来表示,即(范围、 要素、权限)。空间要素(或称地物类)是空间数据库管理的最

13、小单位,系统对图形数据的 安全可以通过权限的设置,对数据进行保护。空间数据库的图形数据权限设置:数据库中的图形权限设置按照数据库中的图层划分;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维护员对所有的图层享有相应的控制权;数据库的使用人员一般对图形数据只有简单操作,如显示、查询。空间数据库的属性数据权限设置: 数据库中的属性权限设置按照数据库中的属性表进行划分; 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维护员对所有的属性表享有相应的控制权;数据库的使用人员一般对属性表只有简单操作,如显示、查询。由于范围表现出地理空间特性,可表达为权限控制图层。地理信息应用平台 (DGP)可通过增加权限控制图层,实现对其他空间图层要素的权限控制的。(3)

14、信息保密对需要保护的数据首先进行加密,这个工作可以在数据管理软件的内部完成, 即对客户端需要读取的数据在服务端先加密再发往客户端,也可在数据管理软件 和通信软件之间加入一个加密软件来完成,即对数据管理软件与通信信道之间流 通的信息进行加密。客户端则对授权用户采用相应的解密措施,在客户端软件中 实施解密或在通信软件和客户端软件之间加入解密软件。对网上传送的所有数据都提供三重DES加密再传送的机制,以保证数据传输 的安全性。(4)口令保护对授权用户分配各自的口令,在系统登录模块中加入了一个用户口令识别模 块,该模块通过对用户口令的识别来确定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用户一旦进入 系统,系统先进行口令识

15、别,对不同权限的用户,确定对数据存取的权限。口令 法的优点在于软件比较简单,缺点是口令本身保密性不强。为了克服口令本身的 保密性问题,对口令本身经过DES加密后再传送。(5)数据库安全策略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应制定完整的安全策略。例如在操作系统级,要规定详 细的文件访问权限,并要求管理人员对其一一检查,以确保正确的数据文件访问 限制。在数据库,对每个表空间、用户角色等,都要规定适当的访问权限。对数 据库系统的主要安全隐患及其对策如下表所示。系统层次安全风险安全对策后台数据库信息泄露(1)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规则和监测、审计机制(2)米用DES加密算法把数据加密后存储计算机病毒建立计算机病毒监测、预防机制数据篡改、删除 和替换(1) 通过兀数据确定数据库模式(2) 对敏感数据采用三重DES加密后的二进制格式存储2.3 软件安全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要求可靠和强壮,从信息安全和保密角度 考虑,软件安全主要有存取控制、信息流向控制、用户隔离及病毒预防等。计算机系统最根本的安全措施为存取控制,即对程序执行期间使用资源合法 性的检查。存取控制能制止因技术事故和蓄谋作案构成对信息的威胁,以保护信 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在操作系统控制下的存取控制机构,可以授予和撤 消用户对各种系统资源的占有权。软件安全体系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