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885772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环翠亭记 明 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 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 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 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 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 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 蘖亦丛丛然

2、,生三年而成林。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 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 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呜呼 !昔人有题名园记者, 言亭榭之兴废, 可以占时之盛衰。 余初甚疑之, 今征于仲孚, 其言似不诬也。 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 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 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已十有余

3、年矣。观仲孚 熙熙以乐其生, 则江右诸郡可知 ; 江右诸郡如斯, 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 是则斯亭之重构, 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 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有删节 )【注释】爽垲:高爽干燥的地方。偾:毁坏 爬梳:梳理、整治。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乃以“环翠”题其额 额:牌匾B. 既完其阖庐完:修缮C. 足以克负 先志负:辜负D. 今征于仲孚 征:验证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

4、之命 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 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 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 过者为之弹指咏慨 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 故乐为天下道之 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7. 不属于“乐为天下道之”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A. 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 B. 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C.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D.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首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 雨后景观的描写上。B. 对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的绿色主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生动。C.

5、 文章记叙了环翠亭的兴与废,以及人们因其轻易被战火所毁的惋惜。其中关涉到战 乱及战乱后人们的家园重建。D. 全文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 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9. 断句和翻译。 (10 分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 分) 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 (7 分) 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3分) 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4分)(书村网)参考答案:5文言实词3C负:承担,怀有。6文言虚词3B而

6、:均为连词,表并列或递进。A.之:助词,定语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为:介词,因为;介词,给。D.以:连词,表结果或目的;连词,表 修饰。7信息筛选3A仅是指昔时名宗右族的亭榭之美,并未涉及由亭榭的兴废,而卜占时世 之盛衰。8内容归纳3C “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不是“轻易”。“咏慨”指感慨、叹息,不 是“惋惜”。应为:路过的人为它存在的短暂而叹息。9.(1) 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 / 朝兢暮惕 / 虽躯命不能自全 / 今得以安乎耕凿 / 崇 乎书诗 / 而于暇日 / 怡情景物之表 / 岂无其故哉3 分。每错 2处扣 1 分,错断、漏断、多断皆算错,扣完为止。“暇日”

7、与“怡情” 间可断可不断。 (2)江西有许多名门大族,昔日府第连接不断,亭台楼阁到处都有。3 分。每分句大意对各 1 分,“江右”“名宗右族”“甲第”“相望”“在在”为重 点词语。 这座亭子的重修,不仅为仲孚能够继承祖业而高兴,更可借此看到(预测)世道盛衰的走向。 4 分。“构”“非特”“卜”各1 分,大意对 1 分。 【参考译文】 临川县城的南面有五座山峰,高大耸立,像青青的荷花,鲜艳靓丽可爱。顺着临川县 城直向西走,就是罗家山。太平时世,有一个字叫仲孚的人,曾经遵照父亲的吩咐,种植了 万竿竹子, 并且在竹林中建造了一座亭子。 每当大雨过后, 晨光熹微, 空旷澄净, 竹林掩映, 好像青色琉璃

8、瓦的样子。 水珠闪烁七彩阳光, 光亮透明明媚柔美, 好像要扑入人的衣衫,衣 衫顿时都成碧绿色的了。 水分在四面八方充溢弥漫、流动。没有什么不被着上青绿色的。仲 孚在亭子里长啸吟咏, 其声悠远, 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来临。 虞文靖听说了把这当 作一件乐事说: “这足够可以让山林的清幽静寂扩大, 并使人的俗念泯灭。 ”于是用“环翠” 在匾额上题名。至正年间,发生了壬辰动乱,战火不断,不只亭子被毁,连万竿竹子也被砍伐得一竿 不剩。经过的人都为它们存在的短暂而感叹不已。等到真龙天子出现,天下又恢复了清明。 仲孚挈同他的妻儿从山中归来, 在修好了他的房屋后, 又修复亭子还原旧样。 接着又在四周 栽

9、种竹子,竹子的枝芽也就丛生茂密了,三年后又生长成一片竹林。寿陵县中和仲孚有姻亲关系的人, 都到仲孚那里去, 举杯依次给他祝寿。 并且感叹说:江西有许多名门大族, 昔日这些名门大族的府邸接连不断, 亭台楼阁到处都是。 他们的楼台占据幽静美好又高爽干燥的地方, 风景没不优美的。 战乱以来, 有一些遭到毁坏就没有再 修复的了 ;有楼台用尽心思修建的也只是摆脱房屋摇摇欲坠的样子; 有整修治理好的却没有时间搬迁去或无法安居。 这座亭子虽小, 也可以用来赐予许氏后代。 让他们能够肩负起祖先 的心意,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后人引路,这样的功德是不可估量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叫陈闻先生的,他说,不能没有东西给后人看

10、,于是就和仲孚来到 词林,请我为此写一篇记。唉! 前人给园子题名的文章, 说从亭台楼榭的兴起废弃, 就可以预测时世的盛衰。 我一 开始很怀疑这种说法, 现在在仲孚这里得到验证, 那些话似乎并不荒谬。 从前仲孚处在战乱 摧残之中,从早到晚战战兢兢,时时警惕,连性命也不能保全。现在能够安心地耕作种植, 推崇书诗。又能在空闲的日子里,怡情于景物的美好,难道没有它的原因吗?这因为皇帝威力如天,拨乱反正, 天下太平已经有十几年了。看仲孚安乐地享受他的生活,那么江西的各 郡百姓的生活就可推知 ; 江西的各郡百姓的生活像这样,那么天下的广大地区的生活就可推 知。这样看来, 这座亭子的重修,不仅为仲孚能够继承祖业而高兴,更可借此看到世道盛衰 的走向。连续三代的太平昌盛, 的确是可以期待的啊。我虽然不善于写文章,还是乐意为天 下人说这件事,因为这并不只是记载一件事。仲孚名称仲丽,嗜爱学习又有很好的修养,士大夫一致地称赞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