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4885758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道德规范爱国 守法明礼 诚信 团结 友善勤俭 自强 敬业 奉献爱国 守法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

2、”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

3、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明礼 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

4、、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 “诚信”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

5、,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我们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要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分必要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

6、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大会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部署,其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7、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社会主义

8、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

9、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主要价值追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

10、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特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在其思想和理论体系中虽然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直接、系统的阐述,但却从许多方面,间接阐述了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礼、义、仁、智、信”、“和为贵”、“和而不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提升。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

11、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成分,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主体和价值诉求的人民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

12、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2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凝聚民心民力的主要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本质内容和发展指向,纳入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之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科学阐释以人为本丰富内涵时明确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

13、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观层面。党

14、的十八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把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厚重,其科学性、指导性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但却一直面临着大众化、通俗化的问题,即需要解决增强自身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走进人们心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全国各族人民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从2010年以来,党和国家就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社科理论界就开始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加强对社会主

15、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和概括。党的十八大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高瞻远瞩的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准确、通俗简明,易懂易记,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一定会为人民所认同、所传承、所践行,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挥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价值需求和价值理想,能够凝聚人气,对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目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抓手,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取得凝聚人心、人气、人力的巨大成效,构筑起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