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业拖延的开题报告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7KB
约4页
文档ID:448756609
学业拖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1/4

学生学业拖延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一、 课题的界定学业拖延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因目标与实际行为间的失调导致学业任务的延迟或脱 离,从而使学习者产生负面情绪的行为即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 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者最终要完成,却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学业拖延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学业拖延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当前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常将其分 为特质型拖延和情景型拖延特质型拖延(Milgram等)是指当个体在任何场合下都表现出 行为和决策上的拖延,具体表现为延迟执行一项任务或者做出某一决定情景型拖延是与 具体学业任务紧密相关的行为表现(Harri),学生常常通过延迟完成学业任务借以体验适 度焦虑的行为(Burka)Rothblumetal将情景型拖延细化为两种行为:有时或常常延迟完 成学业任务,有时或常常感受到因延迟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2) 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主要有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 知心理学理论、特质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学业拖延者通过对时间管 制的对抗来发泄自己的愤怒,表现对过于严格或过于放纵的父母或教师等的反抗。

行为主 义理论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 的,这使得拖延者比非拖延者有更多成功“赶工”的记忆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避免失败、 自我设阻以及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拖延行为特质理论认为,学业拖延行为 是人格特质的外在表现责任感对特质拖延贡献最大(Van Eerde),其次是神经质自我 调节理论把学业拖延作为一种自我调节失败3) 学业拖延测量工具的研究国外常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拖延评估量表(学生版)(PASS)主要调查学生在学业任 务下的拖延行为及其拖延的原因;学习拖延量表(APS )是对PASS量表的一个改造,其测验 内容包括意向一行为差异与情绪体验两个方面;学习任务拖延检测表(PCS )比APS测量的 内容更为狭窄,主要涉及意向一行为差异的测量;Tuckman拖延量表(TPS)所测内容也较 为有限,只涉及时间上是否推迟任务执行这方面的内容;学习拖延状态调查(APSI)也是常 用的学业拖延测量工具4) 学业拖延的相关因素研究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方面,从自身因素来看,学习者的人格(McCown et al; Piers et al)和认知因素(Ferrari)等与学业拖延有密切联系。

从外在因素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和 任务的性质等与学业拖延紧密相关(Ferrari),对学业拖延有较大的解释力学业拖延的 后果因素方面,学业拖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预测因子(Scher et al; van Eerde),同时 学业拖延导致的持续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低自尊、高自责、无助感与无能感,会使个体陷 入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之中,处于“微应激状态”,从而对心理与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5) 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国外对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主要表现在:干预目的、干预方式、干预途径和干预模式 干预目的包括对拖延者行为、情绪、认知上的变化干预方式主要有:行为压缩技术、行 为技巧的自我监控、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自我奖励、自我控 制技术等干预途径主要包括团体治疗和个别干预干预模式有团体治疗的六阶段治疗计 划等上述研究表明,国外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对于开展我国 中学生学业拖延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同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学业拖延的研究较为缺乏通过文献查找,国内关于学业 拖延的成果涉及到以下几方面:(1) 、学业拖延的界定学业拖延的界定,少数研究者在探讨学业拖延时曾有所涉及。

如陈保华(2007)认为, 学业拖延是学生违背原有的学习意向,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执行的行为倾向晏碧华, 邹泓(2008)指出学业拖延(延迟)是学生回避失败的行为表现2) 、学业拖延的现状调查学业拖延的现状调查方面,国内的研究不多,且存在较大不一致陈保华(2007)调 查发现,大概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拖延,有25%的大学生忍受着学习拖延的折磨, 有45%的大学生迫切希望降低自身的学习拖延倾向甘良梅的研究(2007)则表明,大学生 学业拖延程度不太高,在调查的356名大学生中,自我报告学业拖延水平非常严重的仅为3 名,仅占总人数的0.8%3) 、学业拖延的相关因素从学业拖延的成因上看,研究多采用修编的?人5,量表进行探讨陈保华(2007)研究 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有:任务嫌恶、朋辈压力、自我控制力差、非理性的认知 观念、内部学习动机缺乏等甘良梅(2007)研究得出,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原因为害怕失 败、反抗、厌恶任务、依赖、缺乏白信等从学业拖延的后果上看,研究发现(沈烈敏, 2002;林静,2007;甘良梅,2007)学业拖延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对其具有较大的 预测力。

4) 、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一些研究者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对策包翠秋,冉亚辉(2007)指出,制定 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等可能有助于减少学业拖延杨红梅认 为,增强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重视学习策略的运用可能有利于减少学业拖延上述研究成果无疑对我国中学生学业拖延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 依据但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一是学业拖延的测量工具需要本土化,尤其是中学生学业 拖延的测量工具;二是学业拖延的研究对象有待扩展,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有待明晰; 三是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有待系统分析;四是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研究需要 加强因此,本课题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三、本校学生情况介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本校生源资源总是处整个北碚的下流,虽然经过转化大部分学生 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但还有相当一批学生需要我们继续努 力去帮助他们,转化他们这些的具体表现为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这些学生心 理脆弱,经不起表扬,更来不得批评一表扬就兴致勃勃,上课昂头挺胸,一挨批评,就像 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父母过分的溺爱、袒护、无原则的迁就,使一些学生从小就形成了 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世界,把自己的利益高高地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狭隘自私这些学生只 需老师把握其脉膊,适当给予激将,在学校还是能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2、自以为是,有一 种叛逆心态这类学生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诩为“天才”智力不错,但学习不努力,成 绩中等他们看不起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同学,但更看不起成绩比他们差的同学,对老师、 家长的批评当作是存心与他们过不去,动不动与老师顶撞,破坏纪律,在教室里怪声怪叫, 以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一旦受到批评就暴跳如雷,表现一种强烈的叛逆心态3、自卑感重, 性情孤僻,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合群,不愿与老师接触这类学生性格往往是由于家庭变 更或父母亲所持教育方法截然相反而形成的,他们或因父母离异,失去原有的爱抚、关怀, 或因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而一时无法接受现实,感到无助,压抑苦闷,从而产生性格变异, 悲观消极,离群索居,形成自我封闭心理,造成沉重的自卑感,性格孤僻,而一旦受到外界 的刺激,很有可能表现为暴烈的一面,走向极端,甚至离家出走目前在校生中特殊家庭学 生(父母离异、单亲、长期分居、长期与祖辈生活一起)占相当大比例,多者达30%。

而且 以上这类家庭学生学校较难与其父母沟通,找到一致的方法4、自甘落后,思想空虚这类 学生往往缺少正常的家庭管理和教育,不辨是非,生活无目标,没有理想,学习无动力,得 过且过,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盲目结交社会闲杂人员,过早地接触社会上不良的东西,使 他们屡屡违反违反纪律5、心理品质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有自控能 力,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对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有信心,希望能为民族、为国家 争光,有较强的成才欲望但近年来,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 日益增多,很多学生还存在社会交际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 有抑郁性症状等问题他们追求新知,刻苦学习,渴望成才,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消沉; 他们要求独立,不愿意成人干预,但在经济、生活诸方面对家庭依赖性很大;他们憧憬未来, 充满自信,但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坚强意志四、 研究主要内容1.学业拖延的基础理论研究从剖析几大流派的学业拖延理论入手,论证中学生学业拖 延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中学生学业拖延的个案研究采用 质性研究的方式,了解什么是中学生学业拖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编 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方式,探讨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结构,编制中学生学业 拖延问卷,为后续的现状调查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4.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调查主要是 了解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水平,以及中学生学业拖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为后续学业 拖延的干预提供基础5.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研究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父母 教养方式、教师期望等方面系统探讨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为学业拖延的干预指明方 向6.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研究教育对策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借鉴已有的研究成 果(几大学业拖延理论)和上部分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等,设计教育方案,探寻教育对 策;二是根据教育方案和教育对策,进行教育实验以检验对策的有效性五、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1. 研究视角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提高其学习成绩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研究拟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较为系统、全面地探讨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理论基础、 测量工具、现状水平、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对策等2.研究方法A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 外关于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做准备B个案访谈法 对学业拖延的典型个案进行访谈以了解中学生对学业拖延的理解、探寻影响学业拖延的重 要因素。

C问卷调查法把握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水平,了解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学业拖 延的干预提供前提和指明方向D教育实验法对所设计的教育方案,探寻的教育策略的 有效性进行检验3.研究途径A、学生课堂学习活动;B、教师教育实践活动;C、教师 交流与信息反馈;D、专家咨询的途径;E家校合作的途径4.研究措施与步骤:(1) 2008年10月一2008年12月,理论研究以及个案研究阶段;(2) 2009年1月一2008年4月,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阶段;(3) 2009年5月一2009年9月,影响因素研究阶段;(4) 2009年10月一2010年6月,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研究阶段六. 研究的目的或意义本课题研究拟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关于学业拖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中学生学业拖延所涉及的测量工 具、拖延现状、影响因素、教育对策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以降低中学生学业拖延水平, 减少中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提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促进中学生健全发展理论意义在于: ①进一步丰富学习心理的理论体系;②拓展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领域;③为各级各类学校 干预中学生学业拖延提供理论指导。

实践意义在于:①编制《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为各 级学校更好地了解中学学习心理提供了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测量工具;②把握中学生学 业拖延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解决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提高其学习成绩有 现实指导作用;③系统探讨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为各级学校减少中学生学业拖延, 提高其学习成绩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④培养一批有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