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484743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 A生理唤醒B对事物的反映 C态度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2Y理论把人看作是()。 A为钱而工作B负责任的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3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这属于()。 A注意的起伏现象B生物节律现象 C机体“生物钟”的表现D日节律现象 E知觉节律现象 4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A认知性操作B操作复杂性 C目标指向性D问题空间性 E操作系列性 5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下含义()。 A成员间较多的情

2、感联系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C成员间彼此喜欢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 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6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A链状推导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D左脑优势 E言语操作性强 7锥体细胞()。 A能够反应颜色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 C不能分辨颜色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8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的人格特征。 A消极B依赖 C惟我独尊D懦弱 E不诚实 9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A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B认知功能 C角色功能D目标功能 E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10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

3、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11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 A言语能力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12人的表情可以分为()。 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D动作姿势 E腺体变化 13注意的特点主要有()。 A指向性B集中性 C有意性D无意性 E稳定性 14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 A内容效度B直接效度 C构想效度D间接效度 E预测效度 1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B知觉 C注意D思维 E意识 16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A新颖性B离奇性 C生动性D现实性 E形象性 17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

4、记忆力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 18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9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E理解性 20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 C时间D观念 E怎样骑车 21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A经验B准备状态C认知D性格E环境 22知觉的恒常性包括()。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 23皮肤觉通常包括()。A感觉B触觉C痛觉D温度觉E痒觉 2

5、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E远近效应 2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A感觉B知觉C注意D思维E意识 参考答案:1ADE2BD3CD4ACE5ACD6BC7ADE 8ABD9ABE10AD 11ABCDE12ABC13AB14ACE 15ABE 16AE17ABC18ACD19ABCE20ABCD21ABCE 22CDE 23ABC24AB25AB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7)来源:考试大【考试大:学子希望之家!】2010年10月23日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

6、题及答案(7)简答题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2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 3智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6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7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什么反应?8简述遗忘的原因。 9说明成就动机的含义和结构。10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参考答案:1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

7、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以情动人。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 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8、三个特点。 3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民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所以,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段的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

9、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6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

10、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7人们受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各种可能的反应: (1)攻击行为;(2)冷漠;(3)幻想:(4)心理防御机制。 8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

11、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又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的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说来,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9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

12、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10举例来说:我们在大学的校园里,目标是要到火车站去。我们先想到学校与火车站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是距离上的差异,大约是10公里。然后我们思考用什么操作手段去缩短这一空间距离。我们可以乘公共汽车去或者出租汽车去,也可以骑自行车去。如果行李较多时间又紧迫,我们就决定乘出租车,但是下一步还要考虑如何能乘上出租车。这里又产生了一个“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首先要确定是打电话叫出租车到宿舍,还是走到校门口去乘出租车。 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个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

13、较简单的子问题。其要点是:(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2)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3)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4)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5)如果(4)中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如此螺旋式地循环前进,直至问题解决。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专项练习题及答案(8)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2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4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5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

14、能动性?6如何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7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8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9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征?参考答案:1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2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