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分析一、据报表数据分析1、人口出生及自然增长情况二 00 八年度全乡共出生婴儿 154人,人口出生 12.10‰,期末总人口为 12773 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全乡出生人口增加 86 人,人口出生率增加 1.33‰,全乡共死亡 88 人,死亡率为 6.91‰,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 15 人,死亡率增加 1.13‰,全乡自然增长率 5.18‰,自然增长人数 66 人2、生育情况⑴从孩次结构来看: 2008 年 1 至 12 月全乡一孩出生 87 人,二孩出生 66 人,多孩出生 1 人,多孩出生率 0.65‰,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孩出生增加14 人,二孩出生增加 3 人⑵从计内计外比例来看:在 2008 年度出生人数中,计划内出生 149 人,比去年同期增加 16 人,政策符合率为 96.75%,比去年同期下降 1.04%,计划外出生 5 人,比去年增加 2人⑶从出生性别比及构成看:在 2008 年 1 至 12 月出生婴儿中,男孩 63 人,女孩 91 人,总性别比为 69.23:100其中一男孩出生 32人,一女孩出生 55 人,一孩出生性别比 58.18:100,二男孩出生 30人,二女孩出生 36 人,二孩出生性别比为 83.33:100。
3、育龄妇女结构和女性初婚情, 2008 年 12 月底,全乡育龄妇女总数3194 人,占总人口比重 25.01%;已婚妇女 2779 人,占总人口比重21.75%,占育龄妇女的 87.01%已婚妇女中,一孩妇女 1038 人,占已婚妇女的 37.35%二孩人数 1496 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 53.83%,无孩人数 117 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 0.064.多孩 128 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0.046%年度全乡女性初婚 51 人,比去年下降 26 人,其中早婚 39 人,早婚率为 76.47;晚婚 12 人,晚婚率为 23.53%,4.、避孕节育情况⑴总体节育情况:到 12 底综合节育率为 90.50%二、存在问题由报表数据看,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口出生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在 2004 年计生专项清理那么大的工作力度下, 2008 年我乡统计报表中往年出生漏报人数仍上报了 14 人,每年上报的往年出生漏报人数都不少,这说明人口出生上报不实,存在漏报现象 2、存在已婚育龄妇女漏档现象,无孩妇女漏档较突出已婚育龄妇女漏档突出表现在隐性婚姻中,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加、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及计生政策的修改,外出务工的未婚男女间非法同居现象增多,往往一个人出去,两个人或三个人回来的现象越来越多, 计生系统掌握情况的只是在未婚青年阶段或一孩妇女(二孩妇女)阶段,无孩妇女(一孩妇女)阶段时根本不在我们的管理视线,从而导致已婚育龄妇女漏档。
3、出生人流比低三个月一次的孕检, 有的已婚育龄妇女在两次孕检之间发现意外妊娠而采取了补救措施, 我们计生系统不掌握, 或由于补救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从而造成了人流比偏低从实际工作来看,存在着: 1、计生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的现象计生系统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天下第一难事, 因而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要付出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 计生工作者付出的和得到的反差较大让人难以接受,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非其它工作可比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策的变化,工作难度的加大及种种因素,计生工作者想脱离计生系统的越来越多,造成了计生队伍的不稳定2、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工作难度加大新的计生政策要求以人为本,以优质服务来推动工作,但由于地区限制及历史原因,我们地区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现行生育政策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计生政策的了解越来越深,维权意识增强,计生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群众维权事件的发生三、下步工作建议1、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鼓励基层说实话、报实数,减少出生错漏报,减小统计误差 2、加强孕情跟踪,减少引流产及生后死亡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计生业务人员的培训与指导,让他们在熟悉、理解政策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工作, 灵活地处理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行流出人口定期随访制度,同时加强与流入地的联系,及时掌握流出人口的流向、婚育状况等5、提高计划生育户的各种奖励优惠待遇,奖励少生与惩罚多生相结合,让群众看到两种生育的差距 6、稳定计生队伍,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