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09KB
约11页
文档ID:448226384
中国与世界各国税负比较_第1页
1/11

世界各国税负比较:中国人一年为税工作 161 天中国要减轻税负,不应朝个税开刀,而要在间接税上做文章美国伟大的发明家、 政治家, 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和 《独立宣言》及《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9年写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和税人生下来就要纳税, 有的税是由纳税人直接交给政府的, 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等;有的是通过企业这个“中间人”代替真正的纳税人把税交给政府的,如增值税、营业税、环保税、资源税、消费税(有的国家由消费者直接交纳)等只要人活着,就要消费物品,有消费,就要纳税,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直至死亡政府还要追着征收一笔遗产税度量税负的尺子: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首先,我们先找出两把度量税负的尺子,一把是“税负率”,另一把是“税负工作天数”税负率是税收总额与居民总收入比值的百分率,用公式表达就是:税负率=(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X 100%税负率与纳税额成正比,税负率越高,税负越重;反之,税负越轻为了直观地描述税负轻重, 在税政研究上, 还可用税负工作天数这把尺子来衡量税负的轻重 税负工作天数就是税负率乘以一年的天 数用公式表达就是:税负工作天数=(税收总额+居民总收入)X 365366 )。

税负工作天数与政府的税收总额成正比如果政府的税收总额大, 就意味着纳税人要交更多的税, 这就要为税工作很长的时间,税负工作天数就多;反之,则是税负工作天数少美国等国家还有个“税负免除日”, 就是每年根据税收预算和预计居民总收入,计算出居民应该为纳税工作多少天,然后从 1 月 1日开始计算天数,数完税负天数的那天就是税负免除日也就是说,从元旦开始到税负免除日, 纳税人一直在为税工作, 在税负免除日这一天,恰好把一年应纳的税都交完,从这天开始到 12 月 31 日,工作收入就都进自己腰包了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是理论上的全国平均值,但由于收入差距, 具体到每个人的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差别就很大了 穷人纳税少,税负率很低,税负工作天数可能就几天;富人纳税多,税负率就很高,税负工作天数可能就要超过半年在理解税负率或税负工作天数时, 一定要清楚, 这只是描述纳税人税负轻重的理论值如果政府出现预算赤字,就要增税,实际税负就加重; 如果一个国家的福利好, 就相当于政府又把一部分税收返还给纳税人,实际税负比理论税负有所减轻美国税负:美国人一年为税工作 102 天美国的税制比较复杂, 以个人所得税来说, 联邦个税的最高税率 为 35% , 另外还有 43 个州和绝大多数市镇等地方政府征收个税, 综合个税税率高达 46% 。

下面,我们纵向和横向看看美国全国税负水平是怎样的根据美国税政研究院的统计,从 1900 年开始,美国的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是逐步增加的 1900 年, 税负率为 5.9% , 税负工作天数为 22 天 在之后的 18 年里, 美国的税负率一直在 6% 左右, 税负工作天数在 22 天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政府开支剧增,税负加重, 1918 年的税负率为 10.5% ,税负工作天数急增为 39 天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大萧条时期,美国税负率一直在 11%左右徘徊,税负工作天数在 40 天上下波动从 1933 年开始,罗斯福总统针对大萧条的“新政”推出了很多政府开支计划, 税负率升到17% 以上,税负工作天数上升到 60 天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税负率持续升高, 1941 年税负率高达 20.4% ,税负工作天数为 75 天; 1942 年税负率为 20.9% ,税负工作天数为 77 天; 1943 年税负率为 25.7% , 税负工作天数为 94 天此后 17 年间,美国的税负率一直在 25% 左右,税负工作天数在 90天上下从 1960 年开始, 美国税负率上升到 27.7% , 税负工作天数上升到 101 天,从此,美国的税负率一直维持在 30% 左右,税负工作天数在 110 天上下震荡。

2011 年美国联邦、 州和地方的财政总税收预算为 36280 亿美元,全国居民总收入预计 131070 亿美元,所以,美国 2011 年的税负率为 27.7% , 税负工作天数为 102 天, 税负免除日为 4 月 12 日, 也就是说, 从 1 月 1 日开始到 4 月 12 日, 美国人一直为税工作,从 4 月13 日开始,就为自己工作了下面,我们看看 2011 年美国人具体为各税种的工作天数2011 年,美国人要为个人收入税工作 36 天,为工资税(社保税)工作 22 天,为消费税工作 15 天,为房地产税工作 12 天,为公司所得税工作 12 天,为遗产税工作 1 天,为其他税种工作 4 天由此, 我们还可计算出各税种的纳税额占总税收的比重: 个人所得税为35.3% ,工资税(社保税)为 21.6% ,消费税为 14.7% ,房地产税为 11.8% ,公司所得税为 11.7% ,遗产税为 1% ,其他税为 3.9% 上面讲的是美国全国的税负情况,包括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如果单说联邦税和州及地方税,那美国人需要为联邦税工作 64 天,为州及地方税工作 38 天 在为联邦税工作的 64 天里, 有 48 天为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税工作,税额占联邦税的 75% 。

在为州及地方税工作的 38 天里,有 12 天为房地产税工作(房地产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额占州及地方税的 31.6% ,有 12 天为消费税工作(消费税是州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额占州及地方税的 31.6% ,有 9 天为个税工作,税额占州及地方税的23.7% 由于各州的税收预算和税种、 税率以及居民收入不同, 各州居民 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差别很大通常来讲,较富裕的州,所承担的联邦个税比例就大,税率就高,税负天数就多2011 年,税负工作天数最多的州是康涅狄格州,为 122 天,康涅狄格州也是美国人均GDP 最高的州之一; 税负工作天数最少的州是密西西比州, 为 85 天其他国家税负:匈牙利人一年为税工作 218 天根据各国财政部和欧盟的数据综合计算, 2010 年各国税负率和税负工作天数如下(由高到低):匈牙利:税负率为 59% ,纳税人为税工作 218 天比利时:税负率为 59% ,纳税人为税工作 215 天法国:税负率为 56% ,纳税人为税工作 207 天德国:税负率为 55% ,纳税人为税工作 200 天瑞典:税负率为 55% ,纳税人为税工作 200 天澳大利亚:税负率为 52% ,纳税人为税工作 191 天荷兰:税负率为 50% ,纳税人为税工作 184 天罗马尼亚:税负率为 49% ,纳税人为税工作 178 天波兰:税负率为 48% ,纳税人为税工作 174 天以色列:税负率为 47% ,纳税人为税工作 173 天意大利:税负率为 46%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9 天丹麦:税负率为 46%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8 天立陶宛:税负率为 45%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7 天芬兰:税负率为 45%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6 天捷克:税负率为 45%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5 天希腊:税负率为 45%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4 天斯洛文尼亚:税负率为 45%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4 天拉脱维亚:税负率为 44%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1 天克罗地亚:税负率为 44% ,纳税人为税工作 161 天爱沙尼亚:税负率为 41% ,纳税人为税工作 150 天葡萄牙:税负率为 41% ,纳税人为税工作 150 天英国:税负率为 41% ,纳税人为税工作 150 天保加利亚:税负率为 40% ,纳税人为税工作 145 天西班牙:负率为 37% ,纳税人为税工作 136 天卢森堡:负率为 37% ,纳税人为税工作 135 天冰岛:税负率为 32% ,纳税人为税工作 117 天美国:税负率为 27% ,纳税人为税工作 99 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匈牙利、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 荷兰等国家, 劳动者在一年当中要用大半年的时间为税工作,为自己工作的时间不足半年。

中国税负:中国人一年为税工作 161 天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0 年统计公报》,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97983 亿元,税收总收入为 73202 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 2010年末总人口为 13.41 亿人又根据 《2009 年统计公报》 , 中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53.4% 由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中国农村人口为 7.16 亿人, 城镇人口为 6.25亿人,农村居民总纯收入为 42380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119431 亿元,全国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为 161811 亿元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 2010 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 4837 亿元,注意,这里的个人所得税不单指工资收入所得税,还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收入、劳务报酬、 稿酬、 股息、 财产租赁、 偶然性所得等很多项个人收入所得如果把各项个人收入所得税拿出来计入居民总收入, 则得出 2010 年中国居民总收入为 166648 亿元由此, 我们得出 2010 年中国税负率为 43.9% , 中国纳税人需要为税工作 161 天。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对比可知, 中国人的税负在世界上是排在中等偏下的位置,与拉脱维亚、克罗地亚相当,与英国接近,但远远高于美国由于中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 6.6% ,中国人的税负主要是由间接税构成,也就是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土地税、资源税等税种所以,中国要减轻税负,不应朝个税开刀,而要在间接税上做文章观点链接:宋颂兴(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还称不上改革, 只能说是抵消了目前物价上 涨的压力 应增加劳动收入在总体分配上的比例, 这就要从间接税上下功夫 大致的传递链为: 减轻企业税赋税收用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推动生产发展 中国税改的方向就是将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渐改变为以所得税为主而当所得税成为主要税种、商品税负担大幅降低时,所得税才能真正发挥调节和稳定功能梁发芾(财税学者):个税之所以要调整,是为了调节收入分配但是,在中国的特殊税收结构面前,个税还远远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近 200 年前英国的做法值得借鉴:降低和减少商品税的税率和税项, 使商品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缩小, 使人们商品税的税负降低,因而加大所得税的占比, 逐步使所得税成为主要的税种。

当所得税成为主要税种, 而人们的商品税负担大幅降低的时候, 所得税才能真正发挥其调节和稳定的功能本来, 中国税改的方向是将以商品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渐改为以所得税为主但是,由于所得税是直接税,人们的税痛十分敏感,以致政府也不得不主要在提高起征点这样惠而不费的地方上做点小文章,以安抚愤怒的纳税人 这样的结果是,所得税在税收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国家更加依赖于商品税,人们的商品税的负担不断加大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更为弱化 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状况, 与调节收入分配,与税收改革的方向,都是相违背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