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 三 单 元 复 式 统 计 表 单 元 解 读一、链接课标1.教材编排特点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例如,例1是统计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做一做”是统计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练习八中安排了统计体育成绩、学生喜欢图书的种类、完成作业的时间等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且都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体会其必要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标准(2022)中明确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例如,例1,首先提出活动任务“要知道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一一需要进行调查,获取数据;接着让学生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单式统计表)来呈现数据,讨论两个统计表的共同点,发现还有更简洁的形式一一合成一个表,形成复式统计表;最后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一一表中包含的信息内涵更丰富;可直接看出男生、女生每一项活动喜欢的人数,更便于比较;并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或分析问题。
以上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经 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并体会其必要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二、单元目标L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本单元教学时,切不可单纯地将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填写作为唯一 目标,而应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与设计教学的过程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现单式统计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创造”出功能更强的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验数据整理方法的多样性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表的多角度解读,获得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切身体验,体会数据中包含的丰富信息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方法和意义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统计数据解读能力是新时代公民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养这种素养,应该从小就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小学数学教学自然是一个主要的载体教材例题和习题所选择的情景和设计的问题,都反映了这样的价值取向。
所谓统计数据解读能力,是指识别、理解、揭示统计数据内涵并作出统计分析、判断和选择路径的能力或者说是针对统计数据,回 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能力教学时,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 如“你对调查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等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读出数据背后的“信息”,逐步达到基于数据却又跳出数据,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据解读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尽管教材习题素材的选择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各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换,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三、内容分析L教学内容和作用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编排了练习八作为配套练习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第 三 单 元 第1课 时 复 式 统 计 表 教 学 设 计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并学会制作复式统计表2.初步学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据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活的紧密联系重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能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难点知道复式统计表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其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统计表,今天学习通过合并前后两种统计表的反复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合并的必要性,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简洁性从复式统计表中可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可解决哪些有意义的问题?尤其是能否透过数据表面,得到更深层次的信息?这是统计价值的体现,需要学生感悟课堂中,要在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教学上用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尤其要鼓励学生发表基于数据的、有独特思考的观点。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星期天,三(D 班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请统计参加各项活动学生人数并制作一个统计表星期天,三(1)班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请统计参加各项活动学生人数并制作一个统计表人人人人人55667综弗群人消跳骑跳滑拔【设计意图:】设计的意图是,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是让学生掌握统计表的有几部分构成的,每一部分表示什么,为这节课学习复式统计表做一个铺垫,减少教学的坡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任务一:认识并绘制复式统计表【设计 意 图:】例 1 教学复式统计表这是在二年级下册单式统计表学习的基础上编排的,以调查学生熟悉的六项日常活动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L提示:图片中是学生课后活动内容?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262127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 电 子 游 戏人数4136511 .提示:从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2 .预设:可以看到男、女生最喜欢活动情况3,提示: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4 .预设:发现这样分开统计不易于进行男、女生比较。
5 .提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6 .预设:这两个表的活动都一样人数不一样7 .提示:把这两张表进行比较时,你发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8 .预设:不足就是两张表不方便比较9 .提示:你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1 0 .预设:有,可以把这两个表合成一个表I L 提示:合并后的统计表,你知道都包含哪几项内容?1 2 .预设:活动、人数、性别1 3 .提示: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说一说,什么是复式统计表?1 4 .预设: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1 5 .提示: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1 6 .预设:以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1 7 .提示:你知道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吗?1 8 .预 设 I:根据题意把数据加资料以分类整理,确定表的名称;19.预设2:按照统计要求分清类别,决定栏目,设计表头,确定表的格式及纵、横栏的各个项目,并绘制表格,写上项目和各栏名称20.预设3:填写数据,有时需要将计算出的合计、总计等数据正确、清楚地填进表格内21.预设4:认真核对统计材料及表中所填数据,检查并验算22.提示: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值得表扬。
学 习 任 务 二: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在复式统计表的下面提出了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基于复式统计表而提出的,与单式时所提问题的方式有一定区别,体现复式的价值这些问题在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和特点的同时,就如何分析数据给出了示范,用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一、学 生 跟 学,教师指导L提示:认真观察表格,根据表格回答问题二、学 生 发 言,教师总结L提示: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2.预设:男生喜欢玩电子游戏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画画的人最多3.提示: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4.预设:20+20=40(人)所以,参加调查的一共有40人5.提示:你对调查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6.预设:男生要少玩电子游戏,多运动;女生要多运动7.提示:同学们的建议很好学 习 任 务 三:达 标 练 习 巩 固 成 果【设计意图:】15题都是让学生再次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方法,体验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统计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和梳理问题的习惯作 业 设 计】1.完成教材P3940第16题;2.完 成 分层作业。
板 书 设 计】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人数活动性别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眨62127 女生41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