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报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专 业:财务管理组 别:第二组小 组 成 员: 指 导 教 师:系 主 任:时 间:2013年1月目录第一部分 公司概述 1一、公司资料 1二、公司简介 1三、公司历史沿革 1四、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发展趋势 3第二部分 报表分析 7一、分析目的、方法及信息来源 7二、近三年财务报表的主要数据 9三、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1四、杜邦体系的综合分析 31第三部分 资本结构分析 34一、资本结构情况 34二、资本结构的含义 34三、资本结构的四种理论 34四、分析评价 35第四部分 股利分配政策分析 38一、近三年股利政策及支付方式 38二、股利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股东的影响 38三、股利分配方案的分析评价 39四、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40第五部分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未来经营预测分析 41一、公司存在的主要财务问题 41二、公司主要财务问题的解决对策的建议 41三、未来经营预测分析 42第一部分 公司概述一、公司资料公司全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Chongqing Changan Atuomobile Co., Ltd. 公司简称:长安汽车 注册资本(万元):466,288.6108 行业种类: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公司性质:国有大型企业年营业额:800亿元 股票代码:A股:000625 B股:200625 二、公司简介长安汽车源自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现有资产680亿元,员工近5万人长安汽车拥有重庆、北京、江苏、河北、浙江、江西6大基地,15个整车和发动机工厂,具备年产汽车200万辆,发动机200万台的能力多年来,长安汽车一直位居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100强、中国上市公司20强,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首 长安汽车前身为逾百年历史的大型兵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1996年5月经中国兵器总公司批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将以独立发起人身份采用募集方式设立本公司长安公司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直接相关的资产和密切相关的生产、销售、技术开发、职能管理部门,以及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中长安公司所拥有的权益经评估作价后投入本公司 长安汽车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型号的长安牌微型厢式车及微型货车以及奥拓牌微型轿车,另外还制造用于微型汽车的江陵牌汽车发动机现为全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厂家之一,微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0.2%,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三、公司历史沿革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以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集团”)作为独立发起人,以其与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生产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及其在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折股506,190,000 股投入,于1996年10月31日以募集方式向境外投资者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250,000,000股而设立,总股本为人民币756,190,000 元。
本公司领取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渝经28546236-3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公司于1997年5月19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0,000,000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876,190,000元1998年6月26日,以1997年末总股本876,190,000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 股转增4 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226,666,000元 2004年5月26日,以2003年末总股本1,226,666,000股为基数,按每10股派送红股2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471,999,200元 2004年8月26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向社会公开增发人民币普通股(A股)148,850,000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620,849,200元于2005年12月,本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南方集团”)以其全资子公司长安集团持有的本公司普通股850,399,200 股(占本公司股份总额的52.466%)作为对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汽车”)的部分出资,南方汽车因此成为本公司母公司。
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于2006 年3 月30 日登记确认,上述长安集团所持本公司850,399,200股国有法人股已过户给南方汽车 2006年5月,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06[442]号)及相关股东会议批准,南方汽车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在册的A股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送3.2股支付对价,以换取其所持非流通股的流通权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南方汽车持有本公司738,255,200股普通股,股权比例由52.466%下降为45.548%2007年5月15日,本公司以2006年末总股本1,620,849,200股为基数,按每10股派送红股2股,总股本增至人民币1,945,019,040元2008年5月30日,本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1,945,019,040 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共计转增389,003,80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人民币2,334,022,848元 2009年3月3日,本公司召开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股份的议案》。
在截至2010年3月3日止的回购期间内,本公司累计回购B股数量为8,365,233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584%回购B股后,本公司于2010年3月17日注销了股本,股本减至人民币2,325,657,615元本公司于2010年9月27日换领了注册号为5000000005061 1-1-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9年7月1日,经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核准,本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汽车”)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 本公司于2011年1月11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60,166,022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人民币2,685,823,637元 2011年7月6日,本公司以2011年6月30日末总股本2,685,823,63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派送红股4股,同时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股总股本增至4,834,482,546股 2011年5月18日,以增发后的总股本2,685,823,637股为基数,本公司按每10股派送红股4股,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
派送红股和转增股本后,总股本增至4,834,482,546元 2011年12月21日,本公司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股份的议案》截至2012 年3月20日,本次回购资金使用金额已达到最高限额6.1亿港元,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并视同回购期限提前届满公司累计回购B 股数量为171,596,43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55%2012年3月30日,公司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回购股份注销事宜,公司的股份总数变更为4,662,886,108股四、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发展趋势(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特征分析 1、全球范围内汽车集团兼并与重组趋势加剧 1964年到1980年减少为30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汽车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年过剩约1000万辆),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跨国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汽车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和参股等联合和重组等手段,已形成10大汽车集团,其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 2、新的汽车生产方式开始形成 世界汽车生产经历了单件定制生产、福特大规模方式生产、精益生产等阶段。
福特生产方式不仅在汽车产业,而且在整个制造业都成为生产的基本模式但是在上述变化影响下,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大规模定制时代,实际上是为每一位顾客提供独一无二的定制产品未来汽车产业将广泛采用平台化战略、模块化生产、全球采购等方式 3、零部件制造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策略最终导致了零部件制造从汽车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同时,零部件的联合采购成为潮流此外,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兼并也在不断地发生 4、国际竞争由制造链向服务链加速延伸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生产能力过剩、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无法单纯从生产制造中获取汽车产业的最高利润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也促进了以市场营销全球化、售后服务全球化和服务贸易全球化为核心内容的汽车服务业的全球化进程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由封闭型市场结构逐步向外向型市场结构转变 与大型跨国公司比较, 中国汽车企业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汽车企业也正进一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目前, 中国汽车市场仍是外国汽车企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力, 且相互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国内的私营自主品牌如安徽省的奇瑞汽车, 浙江省的吉利汽车等成功进入轿车生产市场参与竞争, 国外品牌汽车企业面对新的竞争局面, 转变发展思路, 开始注重低价小轿车的生产、研制与开发, 走“特性”化之路2、由政府消费型结构向个人消费型结构转变“十五”期间, 中国私人消费进一步刺激了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 私人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消费的主流近年来,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张,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汽车市场供需旺盛, 汽车产量由2001年的233.4万辆增长到2005年的574.5万辆, ① 年均增长25.3%② 这种爆发性增长的根源在于, 一方面,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使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汽车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 入世后中国汽车关税的降低、汽车产业实现规模经济以及竞争带来的汽车销售价格的下降, 使汽车产、销量迅速增长, 汽车市场逐步打开尤其中国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上海, 广州, 北京) 私家车购买热潮持续高涨十五”期间, 中国汽车消费结构实现了以公款购车为主向以私人购车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到2005年, 私人购车已占购车市场的77% , 说明中国汽车产业消费模式已转型为以家庭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3、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国汽车产业, 以卖方为核心的计划色彩十分鲜明, 没有形成较合理的规模经济, 价格居高不下, 汽车企业获得了巨额利润入世以来, 针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各汽车企业加大投入, 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跨国汽车企业不断进入,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开始由以供给者为中心的市场结构, 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结构转变加上收入的提高为消费者提供了改善生活条件的可能, 也有了提高消费水平的迫切需求同时, 企业注重市场研究, 调整产品结构, 不断满足消费者行为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要求, 在保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