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4818931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大通区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_的人民解放军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铿锵威武的国威军威召唤起礼赞祖国、向慕未来的万众情感。当_的群众游行队伍行进在长安街上,奋斗追梦的抖擞英姿凝聚起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国家合力。从_的烂摊子上建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 ),从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70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豪情壮志的自信中国、一个物阜民丰的富强中国、一个创新奔腾的精彩中国,巍然_在世界东方。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示了新中

2、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 , 深刻揭示出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历史哲理,昭示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激励中华儿女同追梦、其奋斗。奋发有为,再立新功,成为人们感受时代辉煌之后发自心底的意愿。(1) 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气势如虹 春风得意 手无寸铁 伫立B . 气冲牛斗 春风得意 手无寸铁 屹立C . 气冲牛斗 意气风发 白手起家 伫立D . 气势如虹 意气风发 白手起家 屹立(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来B . 从百业待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

3、之路C . 从百业俱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D . 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改革开放之路,它决定当代中国的命运(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B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充分的辉煌成就C . 这次庆祝活动作为国之大典,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被充分显示出来了D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材料一:现在人们提及的

4、碑碣,一般指各种各样的刻石,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但在古代,碑、碣则是石刻家族众多成员中相互独立的两类。碑是指长方形的刻石。汉以前的碑是无字的,其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立于祠庙门前,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二是立在皇宫中,作为观测日影和计算时间的工具;三是竖在墓旁,在中间的上部穿一个圆洞,用来把棺材放到墓穴中去。碑上刻字,大概应追溯到西汉晚期,当时有人在墓前石碑上刻写亡人功绩,便于他人看到。随着此风的盛行,碑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把刻有文字的石板称为碑,而不刻文字的石板反倒不能称为碑了。碣是指圆形的或形状在四方和圆形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在唐代,碑和碣还是有区别的。唐代丧葬制度规定:五品

5、以上官员准许立碑,五品以下官员只能立碣。古代刻石中,极少有名符其实的碣。有的是名为碑而实为碣,有的则是名为碣而实为碑,天长日久,碑碣就成为一个概念了,并以此来统称刻有文字的石刻。值得一提的是,碑的出现晚于碣,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就是碣,其形状上小下大,顶部圆形,底下则是平的,四面近似于四方形,刻辞就刻在这四个面上。这些刻辞,最初仅是记录墓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后来又加入了有关死者的家世、生平和事业,以及颂扬和悼念的诗铭,文辞逐渐增多,碑文便成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路人可凭此详细地了解墓主的情况。这种立于墓前的碑,叫做墓碑。早期的碑还包括由庙门前拴祭祀牲口的石板发展而来的祠庙碑。祠庙碑上所刻文字

6、主要是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和功绩。早期碑的作用仅此两种,是因为人们都认为碑是用来纪念过去的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南北朝时,碑成为一个文体名词,一些刻在碑石上的文章,内容不再局限于纪念人物,开始有了记事、颂扬功绩的成份。从南唐后主开始,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保存书法艺术的碑。至于碑的种类,到了后代,人们把凡是文字石刻,如碣、摩崖、墓志、经幢等,都包括到广义的碑的范围内。(选自谈制论形说碑碣)材料二:碑首是碑的最上部分。碑首中间为碑额,是雕刻碑名的地方。早期的碑首和碑面是连在一起的。唐时,碑首和碑面开始用两块石板刻好后装配而成。此时碑首的宽度、厚度都比碑身大,使雨雪等不致直接淋至碑身上部,对碑身起到了保护作

7、用。碑额下面,长方形的一段叫碑面,也称碑阳。其反面则称为碑阴。有些较厚的碑版,两边也相当宽阔,可以用来刻字,称为碑侧。一块由碑阳、碑阴、碑侧共同构成的碑版就是碑身。碑文全篇都刻在碑阳上。碑阴一般刻有出资立碑人的姓名,题名款式包括官职、籍贯、姓名、字和出钱数。有的碑阴则刻有与碑面相关的文献,这一类碑阴文字,凡与碑面有关系的,除题名外,都称为“碑阴记”。还有许多碑,碑阴原来没有刻字,后人利用这块空白石面,或磨灭原来的碑阴文字,另外镌刻新的碑文。这种碑,其实两面都是碑面,无所谓碑阴了,但做著录时,还应以早先所刻为碑面,后代增刻为碑阴。有些较厚的碑版,碑侧也常刻有题名。有的碑文过长,碑面刻不完,就在左

8、侧续刻。但一些名碑的碑侧主要刻着螭龙花草图案,是石刻的艺术装饰。有些碑碑身沉重,为防止其沉陷,人们就另刻一块长方形或方形的平面石板,刻成一个突起的槽,把碑石嵌入槽中,竖立在地上,这种底座就是碑座。碑各部分的大小要根据碑身的尺寸来确定,目的是突出碑身的庄严高大。以碑座为例,常见的鳌座长度等于碑身宽度的两倍,高度为碑身高度的百分之四十五。我国碑碣的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年之久了。一些流传在世的碑碣及其拓本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而且,这些碑文多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所书,篆、隶、行、楷各种书体都有,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这些碑碣大多摹刻精良

9、,神完气足,风格多样,是人们欣赏书法艺术、临习书法的范本。此外,古代的石碑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装饰和图案花纹,使碑刻成为书画俱佳的艺术品。(取材于谈制论形说碑碣)材料三:纪念碑是特定时期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它的安放场地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场所往往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让参观者感动、记忆,并受到某种精神感召,实现自我反省,以独特的方式达到纪念的目的。我国纪念碑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为了纪念在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决定在北京建立纪念碑以纪念他们的不朽功

10、绩。为此,特别成立了建设纪念碑的专门委员会,并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1951年8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将挑选的三种方案送呈市政府审查。时任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和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先生正在病中,他认为送呈的方案缺点甚多。于是在病床上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该方案)无论在整体形体上、台(碑座)的高度和开洞的做法上,与天安门及中华门的配合上,都有许多缺点。”他认为,天安门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则是一座新的、同等重要的建筑。它们两个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象征性建筑。因此,两者不宜采用类似的形体,否则,二者不能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梁思成还在病床上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北

11、京市政府接受了他的意见和方案,在纪念碑建设委员会进一步的设计下,完成了纪念碑的设计。纪念碑于1952年正式动工,1958年建设完成。建成的纪念碑碑首采用庑殿顶形式,碑身高大,用天然花岗石镶面。它坐落在天安门前的广场中心,正如梁思成所设想的:“可以更好地与庞大、龙盘虎踞、横列着的天安门互相辉映,衬托出对方和自身的伟大。”(取材于中国小品建筑十讲)(1) 下列对“材料一”中划线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祭祀:“祭”使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示”部,再查六画。B . 追溯:“溯”的意思是“往上推求或回想”。C . 名符其实:“符”不可以写作“副”。D . 经幢:幢的读音为“chung”。(

12、2) “材料一”最后一段“仅此两种”中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 (3)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碑”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代以前,碑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是实用性的。B . 根据唐代的丧葬制度可知,碑的价值高于碣。C . 南北朝时,碑文已不再用来纪念过去的人物。D . 现在人们所说的“碑”,可以泛指一切石刻。(4) 根据“材料二”第段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河北碑阴题名“赵国邯郸宋镇元世二百”可知,此碑为赵国邯郸人宋镇(字元世)出二百钱捐助而立。B . 考古发现,西汉人纪信的墓碑碑阳上有“唐立”字样,而碑阴刻有。由此可推知,此碑为唐人所立。C . 河南

13、的碑阴为宋人刻写的,意味着此碑的碑阳文字已经不是北魏时的原刻了。D . 少林寺翻修殿宇时,发现嵌在墙上的金代石刻的背面,是唐代的,按著录习惯,前者应为碑阳,后者应为碑阴。(5)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碑通常是由碑首、碑面、碑座共同构成的。B . 碑首的作用就是保护碑身不受雨雪侵害。C . 碑阴可以刻字,也可以是无字的空白石面。D . 碑侧是用来题名以及雕刻装饰性花纹的。(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碑的文化价值。 (7) 下图为天安门与纪念碑的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对比示意图,请结合此图与“材料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原方案的不足。 3. (9分) (202

14、0高三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中国在浙江乌镇举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字就很“响亮”。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来,由中国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盛会,还是第一次,彰显了互联网大国的自信。参加这次盛会的嘉宾可谓“明星云集”。作为分析全球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梳理全球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共商互联网业发展前景的高端会议,此次大会第一次汇集了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网络界领军人物共商发展大计。此次大会设置了8大板块、13个分论坛,涵盖网络空间各领域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

15、在分论坛议题的设置中,不仅第一次全景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理念和成果、全方位展示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成就,而且就世界性的互联网热点议题进行头脑风暴。(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8日)材料二:乌镇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结缘,古老历史与未来技术的牵手,赋予“万物智能互联”丰富内涵站在屏幕前,便可通过人工智能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幅有世界名画特色的艺术照;走上传送带,就能跟随交互设计穿越到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听机械臂灵巧拔动“手指”演奏茉莉花,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今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然而迈向“万物智能互联”,有喜亦有忧。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中国始终发挥着负责任网络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