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4818874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桩基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桩基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桩基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桩基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检测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检测规划工程概况根据本工程图纸获悉,本项目桩基础设计采用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及,本次单 体项目有自来水罐区和甲类库。本工程基桩检测共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水平、高应变 检测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等检测内容。我公司愿与各方真诚合作,圆满完成本工程的基桩检测任务。检测依据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J256-2014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 设计图纸检测工作具体内容及数量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沉降量。规范规定单体建筑检测比例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2. 单桩

2、水平静载试验: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 供相应的上拔量。规范规定单体建筑检测比例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3.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目的是检验桩身完整性及桩的极限承载力。规范规定和 设计要求同种桩型检测比例为单体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6根。4.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目的是检验桩身完整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预制管桩检 测比例为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三桩及三桩以下承台每个承台抽查数量不得 少于1根。项目数量(根)加载值(kN)甲类库竖向抗压静载32200kN水平380kN低应变30/高应变6/丙类库竖向抗压静载32200kN水平380kN低应变45/高应变6/

3、自来水罐区竖向抗压静载32200kN水平380kN低应变26/高应变6/主厂房竖向抗压静载(主 体结构)122200竖向抗压静载(地坪桩)10124水平122200低应变600/高应变44/(四)检测实施方式本次各项检测均采用现场测试室内资料整理提交检测成果报告的方式为委托方提供技术服务。二、基桩试验方案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我公司将根据甲方的要求,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工程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至满足拟定最大加载值。因考虑部分送桩,依据本工程勘察报告资料等资料,对本工程基桩的加载值2200KN。静载试验过程如下:F-,-Y: 1亀冲m

4、忖主挣悻L4d且On尺占刖 且七包On I : li: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堆载法加荷示意图(1)设备进场、安装及调试:压重平台装 置所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当采 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 作。(2)加载分级:规范规定分级荷载宜为预估 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 的2倍,对基桩的首级加载值分别为440 KN。(3)沉降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测读桩顶沉 降量。(4)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5)终止加载条件:满足规范规定的任何一条停止加荷条件或满足设计要求(6)卸载观测

5、: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2倍,每级卸载后测读一次残余沉降。7)资料整理标准: 汇总试验数据,绘制出试验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及沉降时间对数(s lgt)曲线。 按照规范规定标准,判定与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8)试验仪器及设备:本试验以2700kN标准配重提供反力,由人工或者桩基静载测试系统对加荷系统(油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沉降测量系统(防水防尘位移 传感器)进行控制,并定时记录加荷和沉降数据。2.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及原理依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进行,传感器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规定,并通过仪 器年检。我公司高应变动测仪器采用进口

6、传 感器设备,数据处理采用实测波形拟合 法。测试报告内容包括单桩极限承载力 实测值、模拟桩身剖面图、模拟Q-S曲 线、实测与拟合波形曲线、桩侧土阻力与桩端土阻力分布、轴力分布图及详细的计算-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结果表等。高应变动力测试时将两支加速度传感器和两支应变式力传感器分别对称安装于距 桩顶12倍桩径的桩侧表面,将重量不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1%1.5%的重锤提高至距 桩顶面一定高度后,自由下落锤击桩顶,瞬时冲击产生的加速度和力信号经过桩基动 测系统放大、信号预处理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给计算机,信号经计算机专用 软件的处理(故障诊断、双边平均、加速度积分及CASE法计算等)后存入磁盘,同

7、时 计算机显示实测波形。本方法的计算原理及具体作法是:首先假设桩土模型及各单元参数(单元截面积、 材料弹性模量、桩侧土阻力分布、桩端阻力比例、土阻尼、最大弹性位移和极限阻力), 以实测桩顶速度波信号(或力波信号)作为边界条件输入,利用特征线法求解波动方 程,反算桩顶力(或速度)。如果计算的力(或速度)曲线与实测力(或速度)波形(以 及锤击数)不符合,则继续调整桩-土模型及各单元参数,再进行迭代计算,直至计算 的力(或速度)曲线与实测力波(或速度波)曲线的吻合程度不能进一步改善为止, 最终将给出单桩极限承载力、模拟桩身剖面、模拟Q-S曲线及土阻力沿桩身分布图及 详细的计算结果表。3. 低应变桩身

8、完整性检测方法及原理: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及原理是用激振锤击桩顶时,在桩头产生应力波,应 力波沿桩身垂直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 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和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 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采用多锤信号平均以提高信 号的信噪比,据此计算桩身波速、判断桩身完整性,还可根据波速和桩底反射波到达 时刻对桩的实际长度加以核对。根据波列图中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 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推定单桩完整性。Vp=2L/trL =1/2XVpmX trL: 桩身全长;tr:桩底反射波的

9、到达时间tr:桩身缺陷部位反射波的到达时间Vpm:同一工地内多根已测合格桩桩身纵波速度的平均值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桩质类别的划分标准如下:I类桩: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II类桩: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III类桩: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II类和W类之间。W类桩: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基桩基桩检测图 5 3 低应变反射波法现场工作简图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执行。试验目

10、的:采用接近于水平受力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的水平承 载力和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或对工程桩的水平承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试验设备与 仪表装置如图4。采用千斤顶施加水平力,水 平力作用线应通过地面标高处 (地面标高应与实际工程桩基承 台底面标高一致)。在千斤顶与 试桩接触处宜安置一球形铰座, 以保证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 过桩身轴线。桩的水平位移宜采用数显 百分表测量。每一试桩在力的作 用水平面上和在该平面以50cm左右各安装一只百分表(下表测量图4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装置桩身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上表测量桩顶水平位移,根据两表位移差与两表距离 的比值求得地面以上桩身的转角)。如果桩身露出地

11、面较短,可只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 安装百分表测量水平位移;固定百分表的基准桩宜打设在试桩侧面靠位移的反方向,-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与试桩的净距不少于1倍试桩直径。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法。 荷载分级:取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的 110115 作为每级荷载的加载增量。加载程序与位移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 4min 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 停 2min 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 5 次便完成一级荷载 的试验观测。终止试验的条件:当桩身折断、水平位移超过40mm或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 许值时,可终止试验。三、检测组织机构设置1质量保证体系董事长1总工程师技

12、术、质量管理1IT i经理技术检测组 工稈主持人质量保证组织结构图我公司通过了天津市技术监督局的 CMA 认证,本着“质量第一、科学公正、检测-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准确、服务周到”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执行。参加现场检测的人员 均具备专项检测上岗证;所使用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期内;出具的检测成果真实准确, 检测报告符合现行规范。2、项目负责人的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2.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规范、规程、技术标准;3. 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体系文件;4. 贯彻执行甲方质量体系,保证项目检测工期、安全及相关规定;5. 贯彻执行甲方要求,

13、协调现场及全局安排管理;3、各项专业人员的职责 检测人员1. 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 对承担的基桩与地基检测项目、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的检测质量和工作质量负责;3. 严格按照本专业有关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填 写并审核原始记录,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4. 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检测中的异常现象,且报告项目负责人,并做好记录;5. 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法规、规程,不断充实提高技术水平。遵守检测工 作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文明工作。6. 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或超出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7. 有权抵制来自各方面对检测工作成果的干扰,并有权越级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反应对检测

14、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 报告审核人1. 经过评审机构授权(或批准)对授权职责范围内的检验报告逐份审核,并对检测 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负责。2. 对有异议的报告有权拒签。 质量监督员1. 对现场检测质量负责检查和监督;2. 监督、检查在用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3. 监督、检查执行标准、规程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4总结检测工作质量及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上报项目负责人;5. 负责按期向项目负责人报送质量信息;6. 对违规检测操作有权终止试验。 技术保证措施(1)人力资源调配根据本工程的任务集中、工期短、工作量大、检测项目较多的特点,调配全公司 的技术人才资源,集中全公司检测力量,选择有丰富类似项

15、目管理工作经验和组织能 力的人员负责完成该项目的组织工作,成立项目管理部,配备各专业检测的技术人员, 专人专职,成立分项检测组,并成立相应的专家组作为技术后盾,一方面为建设单位 提供合理化建议,一方面解决技术难题,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工期。(2)设备资源调配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调配3套静载测试仪器,1套低应变检测设备。所有测试 仪器设备主要部件均有备件,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更换。若仪器设备数量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的要求,我公司可在三日内通过购买、租 借等方式予以解决。(3)技术支撑我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专业科研公司之一,是我市权威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 构,检测范围涵盖了地基基础、基坑设计与监测、建筑测量、建筑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