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818260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药厂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院 长 : +总 工 程 师 : +项目负责人 : + 安徽省+设计研究院设计资格证书: 国建设字+二00一年五月 目 录1.总论 2.需求预测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4.工艺技术方案 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公用系统消耗 6.工程技术方案 7.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8.环境保护 9.消防 10.职业安全卫生 11.节能 12.项目实施规划13.投资估算14.财务评价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附表 附图 附件1 总论1.1概述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名称:年产300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项目主办单位:+制药厂负责人:+可行性研究报告

2、编制单位:安徽省+设计研究院负责人:+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制药厂是国家大型( 类)企业、该厂生产经营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有机中间体等产品。现公司主导产品为国家一类新药爱普列特原料及其片剂,国家二类新药特非那丁原料及其片剂、颗粒剂,法莫替丁原料及片剂,国家四类新药非洛地平原料及片剂、达那唑原料及胶囊、栓剂、奥美拉唑肠溶片等。全厂共有有员工16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532人,是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科研成果突出,梯次配备的科技队伍,拥有江苏省重点支持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多,产品新是江苏扬州制药厂的最大优势和后劲。在生化产品开发生产方面,该厂有二

3、十多年抗生素生产历史,链霉素生产生水平曾名列全国第一同时也开发生产过酶工程产品如苹果酸等。因而有一批生化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配备合理的职工队伍,D一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用作半合成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侧链化合物,用其生产的主要药品有羟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羟氨苄头孢菌素,羟氨苄唑头孢菌素等。D对羟氨苯甘氨酸绝大多数用于合成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与传统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相比,羟氨苄青霉素保持了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的效果又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好的优点,羟氨苄青霉素稳定性好,不易被胃酸破坏,副作用很小,口服方便效果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药品,国内外近几年需求

4、增长很快,从而带动了与原料生产相配套的侧链化合物D对羟基苯甘氨酸市场的迅速发展。该厂和+大学国家生化中心合作,采用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宁科鉴字2000第(016号)的科研成果,即“一菌两酶一步法”新工艺开发成功D对羟基苯甘氨酸,该工艺与当前国际上先行的“一酶一酸法”(又称“酶+化学水解法”)相比,具有流程短、投资省、成本低、三废少等优点,技术创新内容主要有:1、基因启动的诱导剂,自主研究选定并以清洁生产方法合成了本菌种的诱导剂,解决了市场上无法采购的难题;2、复合型絮凝剂收集菌体:采用复合型絮凝剂收集发酵液菌体,做到细胞不破裂、 酶活不降低。3、产品提纯

5、工艺先进:采用先进工艺每次去杂处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同类产品质量指标和本企业标准(Q/320000NJT01-2000)。1.2编制依据和原则1.2.1 编制依据 a.+经济贸易委员会经贸投资+号文件关于下达2001年第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性计划的通知。b.+制药厂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c. +制药厂与+生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技术转让合同书。1.2.2 编制原则 a.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分正、科学分析、论证充分、结论确切的原则; b.工程方案先进可靠、经济合理; c.符合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建筑、环保、消防、安全、劳动保护等专项要求;a. 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场地、设施;

6、d.工程经济和财务分析符合国家财政、金融和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政策规定。1.3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分工1.3.1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a. 拟建新产品的市场预测;b.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论证;c. 建设条件的论证;d. 原辅材料及供应情况的论证;e. 工艺技术方案和公用设施配套情况;f. 环境保护及综合处理意见;g.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h. 工程投资结算及资金筹措;i.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评估。1.3.2 可行性研究的分工a. 以上工作由+设计院承担完成;b. 建设单位提供必要的建设基础资料、市场需求情况的资料,产品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资料,协助参与编制工作。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

7、指标备注1生产规模D-对羟基苯甘氨酸吨/年3002年工作日天3003车间定员人1054主要原材料用量对羟基苯海因吨/年460葡萄糖吨/年465玉米浆吨/年560磷酸二氢钾吨/年50氯化钠吨/年70助滤剂吨/年100活性炭吨/年905公用系统消耗水吨/天150电Kwh /天5000汽吨/天1006能耗指标水吨/吨150电Kwh/吨5000汽吨/吨1007三废排放量废水吨/年7500废渣吨/年2108年运输量吨/年2095其中(1)运进吨/年1795 (2)运出吨/年3009建筑面积M21600新建10总投资万元286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46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95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

8、1资金来源自筹万元862贷款万元200012销售收入万元543913年总成本万元344014年销售利税万元199915年税后利润万元99116财务评价指标16.1静态指标投资利润率%41.14投资利税率%55.60投资回收期(包括建设期)年4.9216.2动态指标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33.53投资回收期年5.7717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41.132、需求预测2.1 国内外需求量预测2.1.1 产品规格、标准、主要用途。 规格:医药中间体 类别:半合成内酰胺类抗生素侧链。 质量标准(见表2)表1 质量指标(Q/320000NJTO1-2000)序号项 目指 标1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未2

9、含量(以C8H9O3N)98.53比旋光度D20156016104硫酸盐(以SO24计), % 0.035氯化物(以C1计), % 0.036重金属(以pb计)mg/kg 157烘灼残渣,% 0.58干燥失重,% 0.39溶液色泽,A 0.1主要用途:D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用作半合成青内酰胺抗生素类药物的侧链化合物,用其生产的主要药品有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羟氨苄头孢菌素、羟氨苄唑头孢菌素,其中以羟氨苄青霉素及其克拉维酸盐复合制剂需要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量最大。2.1.2 国内外该产品的研制情况和发展趋势羟氨苄青霉素及其克拉维酸盐复合制剂以其稳定性好,副作用小,抗菌效果

10、好、口服方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推荐药品,其产量在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9年全世界阿莫西林原料药产量为5659吨,预计到2005年将达11000吨,年均增长6%,99年仅阿莫西林销售额就占世界青霉素类抗生素销售额的50%,由此可见阿莫西林的市场依然处在成长成熟期。在我国阿莫西林最近几年发展也很快,具体见表2:表2我国七大阿莫西林原料生产厂产量增长情况97年98年99年2000年1-9月产量(吨)40042111581350 表2所取数据来自源于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发布的信息,产量为国内七大国有阿莫西林生产厂家统计结果,而国内最大的阿莫西林生产厂联邦制药集团和其他一些规模较小的制

11、药厂产量未列入其中,综合各种情况2000年国内阿莫西林产量为2500吨左右,生产每吨阿莫西林需消耗约0.6吨D对羟基苯甘氨酸,则2000年国内D对羟基苯甘氨酸市场容量在1500吨左右。国内D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生产厂家均采用“化学合成拆分法”工艺生产,如上海徐行化工厂、浙江东阳横店有机化工厂、石家庄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产量均不大,另有相当一些厂家从国外进口D对羟基苯甘氨酸进一步加工后供国内各阿莫西林原料生产厂。由于化学法生产成本高、质量差、目前已无法与进口产品相抗衡,国内各阿莫西林原料生产厂目前所用D对羟基苯甘氨酸大多来自进口。2000年我国青霉素原料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美国等许多发

12、达国家已停止生产青霉素原料,转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廉价的青霉素原料,加工制成6APA和7-ADCA,再深加工成半合成青霉素等各种制剂,使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同时又解决了在国内生产青霉素的环境污染问题。最近几年我国青霉素原料产量连年增长,由于主要直接用于制成青霉素制剂和供出品,因此青霉素原料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各大生产厂家经常爆发价格大战,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虽然增幅很快,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侧链D对羟基苯甘氨酸主要依靠进口,因而所消耗的青霉素原料只占总产量的很少部份,如果国内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水平提高则能够带动我国抗生素市场的大幅发展。2.1.3国家主管部门对产品的发展规

13、划由于每年我国都以相当的外汇进口D对羟基苯甘氨酸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从六五九五D对羟基苯甘氨酸工业化生产均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医药工业1999-2001年的投资重点,也提及了药品生产紧缺的重要中间体6-APA、7-ACA、7-ADCA、GCLE、对羟基苯甘氨酸、头孢侧链、皂素双烯等。2000年国家医药监督局也发布信息:目前,我国医药生产技术产业化目标中就有重点支持重要医药中间体的产业化包括6APA、7ACA、7ADCA、GCLE,对羟基苯甘氨酸、头孢侧链等。2.1.4 产品的销售预测该厂研制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且设计产量300T/a,相对国内2000年1500T/a的需求量且仍在高速增长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