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47968418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二(答案详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 页 3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 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匀、涂实,未涂、错涂、多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得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西周青铜器铸造业发展形势图如下。该图反映出西周时期()A.南北联系密切 B.长江流域成为经济重心C.农业经济发达 D.民间青铜器铸造业繁荣2.春秋时期诸侯间互相兼并,出现了大国“尊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各大诸侯国都想争雄称霸,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春秋五霸”。这反映出当时()A.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 B.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C.贵贱等级界限已被颠覆 D.君臣契约关系基本解体3.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A.提图了中枢决策效率 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C.完善了中枢

3、权力体系 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4.魏晋时期,胡饼逐渐成为中原人日常食品,葡萄、大葱、苜蓿在北方大面积种植。人们对胡食津津乐道,对外来水果、蔬菜赞不绝口。这主要是因为()A.百姓饮食水平提高 B.社会奢靡之风盛行C.民族交融加速发展 D.北方局势长期动荡5.下图可用于说明隋唐时期()A.儒学地位的动摇 B.道教文化的传播C.佛教文化的发展 D.统治思想的变化6.宋代词坛有明确籍贯可考的词人有867人,其中浙江有216人,江 西 153人,福 建 H 0 人,江苏86人,东南词人几乎占到2/3。这可用于说明()A.南北文化交流 B.文化中心南移C.学术中心南移 D.政治中心南移7.明代内阁大学士

4、可以“参预机务”,清代内阁名义上为一切衙门之首,“掌议天下之政”,但皇帝批答奏折,“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这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遭受破坏 B.内阁职权逐步削弱C.政务决策开始封闭化 D.丞相制度名存实亡8.从有关材料来看,自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H 年间,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陕西、云南、贵州、直隶、湖南等十几个省区都不同程度上有瘟疫流行的记载。这次瘟疫流行于()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19世纪70年代,郭出使英,法等国时,有人送他一副对联如下: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试卷第2 页,共

5、 7 页不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这说明当时()A.清朝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B.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C.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中外交涉事务纷紧复杂10.1899年,梁启超在 清议报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魂”主张M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使国家或为人民之国家,则制造国魂之机器也。”这一主张()A.旨在启迪广大民众抵御外侮 B.融合了革命派的民主主张C.蕴含了朴素的民族主义思想 D.意在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11.1920年 1 月,李大发表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这表明他()A.最早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积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6、C.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2.1937年 11月,国民政府西迁后,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战时首都。当时华北、华东战区和沦陷区的抗日救亡团体和民众纷纷汇聚武汉。这反映了()A.抗战防御阶段到来 B.正面战场抗战活动结束C.抗战形势明显好转 D.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13.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形成于()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D.人民政权巩固时期14.1951年,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总量中

7、占比如下表所示。这一做法意在()工业重工业轻工业40.3%44.6%23.9%A.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B.初步改变工业基础落后的面貌C.推动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D.建立以东北为中心的工业基地15.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工业总产值中不同类别企业所占比重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年 份(年)年 份(年)197819871998国有企业()77.657.526.5集体企业()22.440.240.5个体经济()02.333表中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城乡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 D.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突出16.他们创造了从1 到 9 的数字,发明

8、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并且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是 指()A.古希腊人 B.古罗马人 C.古埃及人 D.古印度人17.古希腊时期,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面积大约8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人。第二大城邦雅典面积只有2550平方千米,人口最多时约30万人。其他大量的城邦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人口只有几千人,甚至数百人。这反映了古希腊时期()A.邦国林立导致希腊分裂 B.城邦公民是相对封闭的群体C.地区性的大国先后兴起 D.城邦呈现出小国寡民的特点18.有学者认为,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

9、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导致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B.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C.体现了多重历史因素的影响 D.揭开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19.“它并非对于欧洲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段话评述的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20.下图描绘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的“贫民休闲”状况。这反映了当时英国()试卷第4 页,共 7 页A.工人阶级迅速崛起 B.工业发展忽视环保C.福利国家已经建立 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21.世界近代以来,美洲历史上第一个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是()A.美国

10、B.海地 C.巴西 D.古巴2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致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使价格和利润普遍下降。这表明当时欧美各国()A.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C.工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 D.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23.据统计,1917年 和 1920年,苏俄煤和铁的产量(万吨)如下表所示:年 份(年)煤(万吨)铁(万吨)191731004819208701为改变这一状况,当时苏俄()A.着手推行新经济政策 B.扩大农业集体化的规模C.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4.为应对美国的挑战,苏联和波兰等

11、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这一事件的背景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建立25.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实力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它自1914年以来在1985年首次沦为净债务国,而且是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趋向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美国经济霸权地位走向衰落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 分共2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

12、后的涂正确,错误的请用2 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下涂错误)2 6.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7.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和施政方针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28.宋仁宗在位时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29.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 北京条约。()30.新文化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31.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完成。()32.2001年 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33.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34.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35.17

13、89年 8 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 权利法案,提出了人权、自由、法治等原则。()3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7.20世纪下半叶,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26分)38.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中外贸易材料一明朝中期,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与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对货币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客观上要求自身价值较高的贵金属充当货币。明初,赋税征收以米麦等实物为主,钱钞的数额及比重并不大。英宗即位后,驰用银之禁,折 收“金花银”。至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性的赋役改革中,推 行“一条鞭法”制度,将丁役、土贡等各项均归并于田赋之中,“计亩

14、征银”。这些赋役制度的变革,无疑确立了白银的重要地位,成了社会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摘编自孙良玉 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材 料 二 16世纪,海洋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化从海上拉开帷幕,一个整体世界从海上连接了起来。白银是促使全球贸易诞生的重要因素。布罗代尔曾说:贵金属涉及全球,使我们登上交换的最高层。”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之一,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这种国际交换关系,一端联系的是中国商品,另一端联系的是白银,中国市场网络的延伸,主要特征就是将世界各处的白银吸纳进来。与此同时,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市场扩大到了全球范围,形成了市场网络的全球性链接。

15、摘编自万明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试卷第6 页,共 7 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对中外贸易的影响。39.20世纪下半叶中西经济发展趋向材料一 1950-1970年,联邦德国5 0 家大公司的利润占整个工业部门总利润的比重由36%增加到50%。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拜耳公司营业额为32.6 亿马克,20世纪70年代初为103.8 亿马克,1983年猛增至408亿马克。菲利蒲公司年销售额为162亿美元,资 产 156亿美元,拥有34.3 万雇员,成为超级垄断组织。联邦德国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数额一直在增

16、加,这些公司组织拥有几十甚至数百家分支企业,在制造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摘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材料二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理论界日趋激烈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之争影响改革开放局面的进一步打开,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 决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肯定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摘编自郑有贵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 1950-1970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趋向。(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二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要求:从材料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即可)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 周(中国)。据图可知,商周的重要铜矿以南方居多,而主要的政治中心和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