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4795726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之探讨Discussion of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skill of Business Russian摘要:商务俄语是公文事务语体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词汇、词法和句法特征,商务俄语的翻译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具体的例证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总结商务俄语翻译中的规律及技巧。关键词:商务俄语、公文事务语体、语言特点、翻译技巧Abstract: Business Russian is a branch of official document style, it has

2、its unique vocabulary, morphology and syntax, so Business Russian translation has its certain particularity as well.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Russian 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 and problems arose from teaching practices, and summarize the rules and skills of

3、Business Russian translation.Key words: Business Russian, official document styl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translation skill.商务俄语( )从语体角度而言属于公文事务语体的一个分支,具有公文事务语体的基本特点,如非私人性、表述高度准确、程式化,语气客观、冷漠,同时由于其使用领域的特殊性使之具有独特的词汇、词法和句法特征,因而商务俄语的翻译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证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总结商务俄语翻译中的规律及技巧。1 词汇特点商

4、务俄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与商务实践相关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因此商务俄语在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术语的精确运用,其中包括大量专业词汇,具有术语含义的普通词和复合词等等。翻译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其主要意义译出,而要考虑到术语翻译的唯一性与规范性,找出源语和目的语中相对应的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如 一词在译成汉语时有以下几种意义:1)建议、提议、提案;2)求婚;3)供应。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常会选择该词的第一个意义,即“建议”。在商务俄语中作为术语意为报价或者报盘,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了解词汇的基本意义,同时也要清楚词汇作为术语使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翻译上的错误。又如: 和,在俄语中两词均可表示“

5、复制品”,是同义词。进入商务俄语后,一词便具有了术语意义,即“副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而便不再是的同义词,对译者而言只有准确区分这两个词的词义,才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另一组同义词 也是极易混淆的,需要译者加以关注,在商务俄语中意思为“货号”,为商品的型号,在商务俄语中不具有术语意义。由此可见,商务俄语中为了避免歧义,词汇意义单一明确,同义手段不发达,其他语体中的同义词在进入商务俄语后便不再具有同义意义。商务俄语的另一个词汇特征也是公文事务语体所独有的特点,即高度程式性,因为“在公文事务语体程式性或标准化所涉及的不是个别的形式要素,而是整个文件。公文事务情景的同类型性()与频繁复现

6、需要相同的形式。”(转引自张会森,2002:181)这一特点在商务俄语中一方面通过行文来体现,即不同体裁的商务文本不仅有统一的格式,而且有统一的行文要求。如所有的商务信函都要包含下列要素:收信人、发函号、日期、来函号和日期、事由、信文、签署、随函附件说明和有关副本抄送说明。在语言方面程式性主要体现在套语()的使用上,这一特点在商务信函中尤为突出。下面是各种的商务信函中经常使用的固定套语:阐述发函的动机: . (依据议定书) .(针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通知函的开头: () , (兹通告贵方.)送件函的开头: () . (兹发送贵方.) 信尾敬语: . (致敬!)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译上述固定的套语时

7、,需要传递的不仅是语义信息,同时也需要关注原作的风格信息,保证译文的正式性、非私人性。试比较下列句子:例1 25 .译文 (a) 您5月25日的来信已收到。(摘自学生作业)译文 (b) 贵方5月25日来函已收悉。例2 05.03.02. . 译文 (a) 我们确认我们02年3月5日发出的信函。我们的报价将于最近向寄给你们。(摘自学生作业)译文 (b) 兹确认我方于02年3月5日的发函。我方报价将于最近向贵方寄出。比较上面两个段落的两种译文我们不难发现,两种译文均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译文(a)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采用的译文,如不考虑语体特征我们翻译时可以选择译文(a),但受商务俄语的语体风

8、格的制约,相比较而言译文(b)则更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风格信息,突出了信函的非私人性及正式性。由此可见,对于译者而言,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的对等是翻译的基础,语体信息的传递在翻译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翻译中若忽略了原文的语体信息,则使译文不得体,不符合公文事务语体的风格,同时削弱了文本的正式性。2词法特点商务俄语在词法手段的使用方面同样具有公文事物语体所共有的特性:名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使用率高,静词性程度高,超过任何其他语体。由于名词的使用频率高导致前置词的使用也较其它语体而言更为积极,前置词词组意义更加丰富,因此如何处理前置词词组的翻译则是商务俄语翻译中的一个重点。俄语中的前置词是一种功能词,

9、一般不能独立使用,常与名词和代词组和,表示时空、方式、目的、客体等多种意义。在商务俄语中前置词短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多与名词组和,对句子的其他成分形成多种限定说明关系,表达丰富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汉语是动词性显著语言,句子中动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俄语。汉语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词组形成连动结构,而在俄语中这种连动结构会用前置词词组来完成。试比较下列例句:例3 500 , . 参考译文:请贵方给我方发出提供500吨奶酪的实盘,并请注明能在最近一个季度内按何种条件向我方提供何种奶酪。例4 . 27 . . 参考译文:贵方工作人员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诺维科夫先生将于今年9月27日前来我处出席关

10、于签订机器供货合同的预备谈判. 例5 15%. 参考译文:我方同意降价15%接受该批货物。例6 25.05.99 参考译文:复贵方99年5月25日来函,请传真告知我方棉花的数量。比较上述原文及译文可以发现俄语原文中的前置词词组在汉语译文中全部变成了动词。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俄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及特点,翻译时可以会将俄语前置词短语转换为汉语动词性结构,划静为动,并根据前置词的意义予以具体化处理。此外,商务俄语中前置词词组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翻译时可以将其译成名词的修饰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的前面。如:例7 , 2005 .参考译文:随函寄上2005年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展览会的信

11、息资料。例8 20 . 参考译文:兹确认收到贵方20台金属切割机的报价。3句法特点公文事务语体的句法总体特征为:句子内部结构紧凑、语气客观冷漠,句法手段单调。这一语体特征在商务俄语中也得到了体现。商务俄语中积极使用名词第二格形式的多级串用、带多成素限定语的简单句、被动句以及带条件从句的主从复合句。1) 第二格形式的串用( )名词第二格的串用被认为是公文事务语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俄语中有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多级串用的例子: .(送上“进步”厂采购车间生活福利科浴室地板渗漏原因检查即为消除建筑物缺陷一边投入运营所采取措施的报告。)关于这个例子俄罗斯修辞学家曾写道:“在其他语体那里被认为是严重修辞毛病的

12、格的形式的串用在公文事务语体里不会受到责难。在这里,这种串用有助于语言手段的节约,使言语简练紧凑。”(, 1995:176) 显然,这样的多极串用不仅会造成阅读困难,同时对译者也是个考验,即需要准确理解原文,同时又要清楚、明了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这里涉及到目标物和参照物对词序的影响。无论是在汉语,还是俄语中人们在确定目标物和参照物上存在着一个惯常的倾向:“固定的物体为参照物,不固定的物体为目标物;较大的物体为参照物,较小的物体为目标物;整体为参照物,部分为目标物;结构较简单的为参照物,较复杂的为目标物。”(刘宁生,1994:169)但是在感知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上,俄汉语存在着完全不同心理惯性。汉语在给事物定位时是参照物在前,目标物在后,俄语正好相反。上述例文中“检查”为目标物,其他的为参照物。上述例文中俄汉词序的差别正是由这种认知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