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4794957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 全面实现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 并通过对教育的信息化管理, 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并最终为课堂教学最优化开辟道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 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 更新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

2、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把握时代脉搏,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关键词:互动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的延伸民主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教育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 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

3、有模式, 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一、设计理念总思路可概括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 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 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体内容如下:1、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 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三是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2、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 主要用在传授新课时, 其目的是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 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 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 这主要用在课堂讨论中, 指导学生能发现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二、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早在三百多年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 ”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具体做法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