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794889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葡萄酒理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其与葡萄及葡萄酒的关系发布时间:2012-09-08点击数:396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 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 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 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V500或3000) 3o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 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 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

2、取 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 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 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 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非类黄酮酚酸类化合物(phenolic acids)这类化合物具有一个苯核,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烯酸(肉桂酸)的衍生物5,6。 主要有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和香豆酸4种,此外还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阿魏 酸、绿原酸、芥子酸等。葡萄浆果中20%25%的酚酸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酚酸可与

3、花色素和酒石 酸相结合2,5,6。这些物质结构较简单,主要贮存在葡萄细胞中的液泡中,破碎时容易被 浸出。含量最高的是羟基肉桂酸的衍生物,一般与糖、有机酸以及各种醇以酯化形式存在1。 葡萄品种成熟条件不同,葡萄浆果中酚酸的总量和游离态酚酸的比例也不相同。2类黄酮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酚类化合物的最大类别之一。而且大部分单宁也是由黄酮类化 合物转变来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总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它们排列成C6-C3-C6的构型。 也就是说,两个芳香环由一个成环或不成环的C3单元联结起来。这三个环分别标为A、B、 C。葡萄酒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有黄酮醇,儿茶素,红葡萄酒中还有花色苷等1,11。类

4、 黄酮主要来自于葡萄皮,葡萄籽及果梗,在红葡萄酒中占多酚物质的85%以上,在白葡萄酒 中含量一般不超过总酚的20%,因此类黄酮对红葡萄酒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白葡萄酒的作用 1o2.1 黄酮醇类化合物(flavonols) 槲皮酮(栎精)R:HR :H莰非醇(山奈醇):R:OH R :H杨梅黄酮:R:OH R:OH图1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分子结构中含有“黄烷构架”。主要有写槲皮酮(栎精,Querce tin)、莰非醇(山奈醇, Kaempferal)、和杨梅黄酮(Myricetin)(见图 1)。这类化合物存在于所有葡萄品种的浆果中,但在葡萄酒中含量很少。它们对白葡萄酒颜色作 用不大,在红葡萄酒中主

5、要以糖苷形式存在1,11,12。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生成褐色 沉淀物。2.2儿茶酸类化合物(catechuic acid)图2黄烷-3-醇化学式儿茶酸是黄酮类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是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葡萄果实中含儿 茶酸最多的是种子11,14。这是一类黄烷-3-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含有2-苯基苯并 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3-醇,主要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培茶素,原矢车菊啶等(见图2)。2.3 花色素原(ant hocyanogen)(1)花色素(ant hocyanidi n)和花色苷(a nt hocyanin)这是一类黄烷-3,4-二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也含有2-苯基苯并

6、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 -3,4-二醇。 花色素“花色素”是一类水溶性植物色素,主要存在于红色品种的植物细胞中,构成植物及其果实 的美丽色彩。目前,已知结构的花色素及其衍生物种类有250多种8,9。在葡萄浆果中, 花色素在转色期出现,主要是单体化合物,即游离花色素。在成熟过程中,其含量不断增加, 并且单体间进行聚合。葡萄浆果的色素只存在于果皮中。花色素母核也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在这个母核上因B环上羟基和甲氧基位置的不 同,葡萄中的花色素(花色啶)可分为五类(见表1)1,2,7, 8,10。其中以锦葵素(二甲 酰花翠素)为主,也是最为稳定的,花翠素是最不稳定的。Flora(1978)研究发

7、现,优质葡 萄酒颜色与鲜果皮中的二甲花翠素含量有直接关系7,8,13。花色素蓝色随羟基数目的增加 而加深;红色则随甲基化数目的增多而增强1,2。这些羟基和金属离子螯合后,发生色泽 变化。有铁离子存在时,会增强紫色调。 花色苷花色素在自然界中常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相应的,花色苷也有5种。花色苷 B环上邻二羟基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除虫漆酶(Laecase)外,大多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0)只催化邻二羟基位点,因此锦葵苷和芍药苷因其无邻二羟基而 最抗氧化性1,2。在绝大多数葡萄中,锦葵苷一最红的花色苷一含量最高,所以新红葡萄 酒的红色主要来自于锦葵苷。

8、糖残基增加了花色素的化学稳定性和水溶性。不同花色苷之间 的比例对葡萄酒色度和颜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而葡萄品种与栽培条件都会影响到葡萄中每 种花色苷的含量及比例。花色苷根据花色啶分子上连接的糖分子的数目又可分为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花色苷,其中后 者比前者更稳定,也更容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色调1,2,7,11。欧亚种葡萄只产 生单葡萄糖花色苷,其与美洲种的第一代杂交种产生单或双葡萄糖花色苷。 花色苷特性花色苷的结构不稳定,易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显色效应。a.花色苷颜色随pH值而变化不同的pH对花色苷色泽深浅有显著影响。在新葡萄酒中,花色苷主要以5种分子状态的动 态平衡形式存

9、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的垟盐形式,近中性时为无色的假碱(不稳定,易形成 查耳酮),碱性条件下则为蓝色的醌式(见图3)。图3葡萄酒中花色苷不存在形式间的平衡b花色苷可被多酚氧化酶分解破坏 源于葡萄的多酚氧化酶稳定性差,并且只能氧化少数多酚物质,而由灰霉菌产生的多酚氧化 酶(漆酶),其稳定性强,可氧化葡萄中几乎所有多酚物质。使用发霉的葡萄酿造的酒,- 旦接触空气,会很容易变色和发生混浊沉淀,我们称之为“棕色破败病”2,5,6。葡萄酒 中的铁,铜含量越高,温度高于20C,这一现象越严重。因此,破碎葡萄时,应去除发霉 的葡萄,或者加热或者增加二氧化硫的用量2。Fe3+可以催化多酚氧化,含铁离子高的葡 萄

10、汁和葡萄酒一经接触空气会很快褐变。c花色苷在贮酒期间会进行缓慢的聚合反应,生成红色的聚合体这种聚合体pH变化很少改变它的色调,SO2也难以使其褪色。这是葡萄酒经老熟之后色调 改变的原因之一。d. 亚硫酸根离子能和花色苷缩合成无色化合物葡萄酒中加入亚硫酸后,解离出来的HS03-与花色苷发生缩合反应而使葡萄酒色泽变浅(见 图4)。此反应是可逆的,随着葡萄酒中亚硫酸的挥发消失,褪去的颜色又会逐步恢复 1,2。图4花色苷与亚硫酸根离子的反应e. 花色苷中,侧边芳香环的邻位上带有两个羟基的花色苷(如:-甲酰花翠素,花青素, 花翠素的葡萄糖苷)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f. 花色苷可与单宁、酒石酸、糖等相结合形成复杂的花色素单宁化合物,颜色不再受介质 变化的影响,有助于稳定红葡萄酒颜色5,6。(2)原花色素原花色素是色素的隐色化合物,通过聚合作用可以形成色素。在葡萄浆果或葡萄酒中主要形 成单宁5,6。原花色素可以分为两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