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站要求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4791197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基站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标准化基站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标准化基站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标准化基站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标准化基站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基站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基站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 准 化 基 站 要 求陕西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中维通信分公司2012年 2 月目录一.总论1二.基站内部设备摆放标准要求11.基础设备12.BTS设备:13.SDH设备:14.微波与PDH设备:15.ODF和DDF设备:16.其它设备摆放标准1三.基站机房内外部环境要求11.基站机房基本装修12.机房外部环境13.其它1四.天馈线:11.天线:12.馈线1五.基站各种线缆布放、捆扎及标识牌的要求11.基站各种线缆布放及捆扎标准12.各种线缆标识牌标准1六.铁塔的维护保养要求1七.防雷与接地的要求11.总则:12.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要求13.天馈线系统防雷接地要求14.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15.

2、接地体的要求16.接地引入与接地窗的要求17.室内防雷接地1一. 总论标准化基站是创建标准化维护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站建设和维护的标准要求,省分公司为逐步在全省统一基站规范,提高全省基站代维能力,体现出我公司基站代维的专业化水平,促成基站代维工作标准化、专业化,并最终提高无线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常维护工作中,标准化基站要求是基站维护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是维护站开展基站巡检工作的指导性要求。同时也是基站验收的重要参考,更是维护站在整治基站隐患的标准化要求。为了公司专业化开展巡检基站工作,业务部结合我公司代维基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二. 基站内部设备摆放标准要求1. 基础设备(1)基

3、站馈线窗位置原则上应固定于房屋墙上,下沿距离地面不低于2M;馈线洞尺寸适中。(2)走线架位置为馈线窗正下方;(3)电池组平行排列,蓄电池后沿距离墙面10cm;蓄电池,正负极集中两组中间下层;(4)地排、监控箱、交流配电箱、防雷箱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位置适中;(5)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机房的靠墙处,并考虑方便排水管的出口。2. BTS设备:(1)BTS设备安装应规范,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美观。(2)布线应整齐、合理、美观、绑扎齐整、无三线交越现象。(3)各种接线、接地端子应接触良好牢固、无腐蚀,包扎好所有接线端子,并贴好标签。(4)电源线两头都应该标注工作类别、正负极、工作地、保护地。(5)

4、使用的电源线规格按照按厂家安装指导书要求执行。(6)软跳线与馈线应接触良好。3. SDH设备:(1)电源线、尾纤、电缆等均用贴纸标识,清晰明确;电源线相关规格按厂家安装指导书要求执行。(2)尾纤盘放整齐,尾纤超长部分盘绕在ODF架内,插入时对准光口拧紧,绑扎时不得过紧。(3)工作地与保护地之间的压差不能超过V,地线接触良好。4. 微波与PDH设备:(1)微波、光端机均固定在标准柜中,不得放置在走线架上或地面上。(2)微波、光端机均要标明使用地点,使用了的端口要用标签标明。(3)微波、光端机均要有良好的接地。(4)若微波室外单元至机房是馈线时,在进馈线窗时要有回水弯;若是2M线时,要将2M线接信

5、号防雷器再接入到DDF架上。5. ODF和DDF设备:(1)进入机房的光缆和尾纤应采取保护措施,与电缆适当分开敷设以防挤压,并在ODF架上标明纤芯号和实际开放使用的系统号。(2)光衰减器必须装在接收端设备侧,光纤连接器应接触良好。(3)各级数字复用信号的转接应在DDF架上进行,并标明该电路的通达点。DDF架应注明2M使用情况(含第几个2M、用在什么业务),2M线头末端与机架面板同时贴好标签。(4)进出机房的光缆要有标识,其光缆加强芯必须与ODF架的地分开,应单独连接到室外防雷地排上。(5)布放的线缆不得有断线和中间接头,在走道内应顺直排放整齐,拐弯均匀、圆滑,过长而盘留的线缆不得堆压在其它线缆

6、上。(6)基站内的光纤应全部迷熔接到ODF架上,未熔接的全部整治,并贴好纤芯顺序标签(标注光纤方向、纤芯使用情况、熔接人),进站光缆末端应挂牌(含光纤方向、光缆型号、光缆厂家、光缆长度、光缆芯数)。6. 其它设备摆放标准(1)消防器材:基站内部需配备24个手持式灭火器;手持式灭火器放置在进门顺手侧靠墙地面上;(2)清洁用品:统一放置在门后,如果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放置在空调旁边。三. 基站机房内外部环境要求1. 基站机房环境(1)机放应固定放置温湿度计。机房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及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机房墙壁及地面已充分干燥,门窗闭锁应安全可靠。(2)基站机房按C类

7、或D类机房管理,具体要求为C类机房温度10-30摄氏度,湿度15-85%;D类机房温度10-35摄氏度,湿度10-90%;小面积机房基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降温措施,以保证机房温度控制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3)机房内整洁无杂物。机房内应控制爆炸性、带导电性尘埃以及腐蚀性、有害性气体,机房门应紧闭、馈线窗、孔洞应密封,防止湿气和尘埃进入,防止鼠害、蚁害及其他小动物闯入机房。(4)机房内悬挂相关规章制度;机房内放置基站巡检记录本;2. 机房外部环境(1)机房周边1米之内无杂草;(2)铁塔塔基内部需铺设混凝土;(3)到机房的道路通畅;(4)基站机房前应有醒目的电信标识和基站名称标识以及报警联系电

8、话。3. 其它(1)照明系统机房内照明用电系统应能正常使用。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或节能灯,照度要求:水平面照度应满足安装、维护要求。照明电应与工作电(设备用电及空调用电)分开布放。机房照明灯具应配套求全、安装牢固可靠,照明开关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安装高度宜距地板1.3-1.5米。机房内配置应急灯,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明。(2)机房安全(1)机房应具有隔热、密封、防火等性能,机房墙面因需要开孔后,应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其强度和防护性能。(2)机房设备安装地点承载负荷应不低于6KN/,达不到此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楼顶机房应采取增大受力面积,以适应负荷。(3)机房需配置

9、必须的消防设施和包含温控告警、烟雾告警、门禁告警、电源告警在内的动力环境监控设施。(4)机房应与大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5欧姆。四. 天馈线:1. 天线:(1)天线抱柱要求垂直,并与楼顶或铁塔牢靠加固,不能出现松动。(2)铁塔天线支臂最好与天线底部取齐,便于固定软馈线。(3)天线安装在楼顶时,天线下端应高于楼顶面2000mm以上。(4)天线前上方500mm以应内无障碍物。(5)同小区天线(定向)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并要求垂直距离大于3100mm。(6)相邻小区定向天线最小间距0.5米。(7)全向天线距铁塔的塔身应大于1000mm,定向天线距塔身应满足天线倾角、方向调整的需要。2. 馈线(

10、1)要求采用稳固的馈线走线架,走线架要求热镀锌或定期刷防锈漆。(2)馈线爬梯弯曲处应满足馈线弯曲半径要求,7/8”、15/8”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分别大于260、560 mm,1/2”软馈线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大于150mm。(3)馈线卡子安装间距要求:水平8001000mm,垂直600800mm。(4)馈线与软跳线间接头应拧紧。(5)天线支撑抱柱、馈线走线架等各种金属设施,应就近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可靠连通,否则,均应连接至室外接地铜排。(6)天馈线驻波比应1.4。五. 基站各种线缆布放、捆扎及标识牌的要求1. 基站各种线缆布放及捆扎标准(1)交流引入电缆室外从下线处到机房均用蛇皮管(应用钢管

11、)套装,并用扭卡牢固的固定在拉线上,固定间距为30cm,拉线两端均要做入地漏电保护,拉线标准为7股2.2的钢缆;交流电缆不能从馈线窗引入,应在配电箱侧就近打孔引入(进入交流配电箱处应加装避雷器),穿墙孔应用防火泥密封;电缆室内部分沿墙走线须套装白色PVC阻燃管固定,走线架走线应绑扎牢固。(2)电池连线电缆线缆单排沿走线架布放,并每根每孔都用黑色扎带捆扎,红正蓝负接线,线缆排序(垂直方向)从左到右(红色、蓝色)固定。(3)空调连线电缆用白色PVC管套装,沿墙壁下边线卡(间距30CM)固定。(4)空调室外机连线依厂家标准捆扎美观、并固定牢固;穿墙孔应加隔离板并用防火泥堵死,并内高外低;排水管使用网

12、状蛇皮管内高外低安装。(5)光缆光缆室外余留情况:A固定于线杆上、B固定于室外墙壁上、C固定于室外走线架下方(限活动房),都应捆扎整齐,不应与铁塔接触,高度不低于2.5M。光缆从走线架上方进入机房时需加回水弯;光缆与电源线应分走线架两边捆扎,光缆与综合架应分别接地。(6)7/8馈线电缆7/8馈线弯曲半径为260MM,引入室内时应做回水弯,室外部分应三处接地(如铁塔距离超过60M,应加装一处接地);线卡间距,水平100(CM),垂直6080(CM)。(7)1/2馈线电缆1/2软馈线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大于150mm。(8)告警线用PVC管套装后固定于墙面上,不与电源线交叉,交叉部分须做屏蔽处理。(9

13、)2M传输线2M线与电源线分走线架两边捆扎,不与电源线交叉。(10)接地电缆走线架接地线采用黄绿颜色16mm2聚氯乙稀电缆;电池(架)接地线采用黄绿颜色25mm2聚氯乙稀电缆;开关电源工作地到室内地排95mm2聚氯乙稀电缆,设备机壳保护接地35 mm2聚氯乙稀电缆到室内地排;室外接地线主要采用40mmx4mm热镀锌扁铁2根引上,引出扁铁出地面3米;引出扁铁与接地铜排之间连接采用1*95mm2黑色聚氯乙稀电缆,最大长度不超过30米。两引出线距离要大于5米;一个接于室内,一个接于室外。(11)接地系统依据地形地貌,要求打入地下6根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8米,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14、:钢管直径50毫米,壁厚不小于3.5毫米;角钢应不小于50mmx50mmx5mm。垂直接地体每隔3米用不小于40mmx4mm热镀锌扁钢相互焊接连通成矩形闭合环,所有焊点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接地体埋深视土壤情况,其上端距地面不小于1米,应下挖到连续的湿土层,保证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若接地电阻大于5欧姆,可采用扩大地网面积的方法。机房地网应与铁塔地网每隔3-5米焊接一次,焊接点不少于2处。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不合用时且距离30米以内,也应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焊接每隔3-5米焊接一次,焊接点不少于2处。(12)各种线缆走向标准A电缆走线的要求:所有通信线与电源线应分走线架两边捆扎,不得交叉,若交叉,交

15、叉部分须套绝缘管做屏蔽处理。B所有线缆应进行固定,并设置标签,非屏蔽交直流电缆与通信线并行敷设时,应预留100150mm空间。布线整齐,尽量直角弯曲。2. 各种线缆标识牌标准采用与基站设备统一的塑料标示牌,主设备7/8馈线标识牌应在天线侧、馈线窗外侧及避雷器侧统一捆扎,1/2馈线不扎标识牌;电源柜内标签使用带不干胶的塑料标签。馈线避雷器统一向机柜后上方倾斜一致、整齐;所有设备布线做到横平竖直,设备进线均应垂直引入。站内所有扎带均用黑色扎带,扎带断头方向向内;所有和墙面接触线路均应加白色PVC套管保护;所以角钢、扁铁断头处均应进行处理,不允许出现毛边。其它标识牌均应扎在线缆的两端10cm内(高度统一),即同样的标识牌有两套。标签数量及内容:(1) 交流配电箱输出;(2) 蓄电池组(1)+;(3) 蓄电池组(1)-;(4) 蓄电池组(2)+;(5) 蓄电池组(2)-;(6) 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