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47829833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复习题15.12.3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年第 一学期(技能+学历)班级: 姓名: 学号: 地基解决 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1在选择地基解决方案时,应重要考虑_的共同作用。 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土类别 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构造 D上部构造、基本和地基2在复合地基载荷实验中,当压力沉降曲线平缓光滑时,下面( )状况可按相对变形sd(sb)o015拟定承载力特性值。 A砂石桩,粘土地基 B土挤密桩 C夯实水泥土桩 D.水泥土搅拌桩3在人工填土地基的换填垫层法中,下面_不适宜于用作填土材料。 A级配砂石 B湿陷性黄土 C膨胀性土 D.灰土4. 在用换填法解决地基时,垫层厚度拟定的

2、根据是_。 A. 垫层土的承载力 B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 C下卧土层的承载力 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5在砂井堆载预压法中,一般预压荷载的大小宜为接近地基的_。 A.设计荷裁 B极限荷载 C临界荷载 D.原则荷载6排水固结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加荷系统和排水通道。下面措施中,_属于加荷系统。 A.降水 B袋装砂井 C砂垫层 D轻型碾压7强夯法不合用于如下哪种地基土? A.软弱砂土 B杂填土 C饱和软粘土 D湿陷性黄土8采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下列哪一种说法对的? A.两者都是以挤密为主加固地基 B前者使地基土体夯实加固,后者在夯坑内回填粗颗粒材料进行置换 C两者都是运用夯击能,使土体排

3、水固结 D两者的合用范畴是相似的9下面的几种桩中,属于柔性材料桩的是 A砂石桩 B碎石桩 C石灰桩 D.树根桩10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合用于解决_地基土。A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B地下水位如下,含水量不小于25的素填土C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不不小于15m的人工填土D地下水位如下,饱和度不小于0.65的杂填土11砂桩法合用于解决哪类地基土。 A松散砂土 B红土 C.饱和粉土 D.黄土12用砂桩解决地基,按地基解决机理进行分类,应属于哪类解决措施。 A挤密法 B.加筋法 C化学加固法 D置换法13在砂石桩法施工中,砂石桩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状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拟定,规范规定,可采用的直径

4、为_。 A150-300mm B300-800mm C450-l000mm D600-1200mm14碎石桩法从加固机理来分,属于哪类地基解决措施。 A振冲置换法 B振冲密实法 C深层搅拌法 D.降水预压法15石灰桩(含掺合料)的桩径多采用300400mm,桩距多为23倍桩径,生石灰和掺合料的常用体积比为 。 A1:1 B1:1.5 C1:2 D1.5 :116在水泥搅拌法中,形成水泥加固土体,其中水泥在其中应作为_。 A拌和剂 B主固化剂 C添加剂 D溶剂17在对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施工进行检查时,需检查桩的数量应为_。 A总桩数的0.51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个点 B总桩数的24且单体工程不应少

5、于5个点 C总桩数的46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5个点 D总桩数的68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10个点18高压喷射注浆法的三重管旋喷注浆_。A分别使用输送水、气和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B分别使用输送外加剂、气和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C向土中分三次注入水、气和浆三种介质D向土中分三次注入外加剂、气和浆三种介质19CFG桩是_的简称。 A. 水泥深层搅拌桩 B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水泥高压旋喷桩 D水泥聚苯乙烯碎石桩20一种具有较多大粒径孤石的砂砾土地基,用下面( )地基解决措施最适合伙垂直防渗的施工。 A高压喷射注浆法 B深层搅拌法 C水泥粘土帷幕灌浆法 D. 素混凝土地下持续墙法(1)软粘土的工程性质较差,

6、一般状况下,软粘土不具有如下哪个工程性质? A高含水量 B高压缩性 C高压缩模量 D低渗入性(2)换填法解决软土或杂填土的重要目的是_。A消除湿陷性 B置换也许被剪切破坏的土层 C消除土的胀缩性 D减少土的含水量(3)在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宜采用垫层材料的_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 A.最低含水量 B饱和含水量 C最优含水量 D临界含水量(4)在加载预压法中,布置砂井的作用是_。 A加固地基土 B减少地下水位 C形成横向排水体 D形成竖向排水体(5)砂井地基的固结度与单根砂井的影响圆直径和砂井的直径之比n(即井径比)有关,因此有_。 A井径比n越小,固结度越大 B井径比n越大,

7、固结度越小C对固结度影响不大 D井径比n达到某一值时,固结度不变(6)强夯法解决地基时,其解决范畴应不小于建筑物基本范畴内,且每边应超过基本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解决深度的_,并不适宜不不小于3m。A1/4-3/4 B1/2-2/3 C1/5-3/5 D1/3-1.0(7)当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拟定重要根据是_。 A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取决于夯击设备的起落时间 C取决于土压力的恢复时间 D取决于土中有效应力的增长时间(8)采用土挤密桩法整片解决湿陷性黄土时,成孔挤密施工顺序宜为_。A由外向里、间隔l2孔进行 B 由里向外、间隔l2孔进行C由一侧开始,顺序向另

8、一侧进行 D 对成孔顺序没有规定(9)用砂桩解决地基,按地基解决机理进行分类,应属于哪类解决措施。A挤密法 B.加筋法 C化学加固法 D置换法(10)碎石桩法从加固机理来分,属于哪类地基解决措施。 A振冲置换法 B振冲密实法 C深层搅拌法 D.降水预压法(11)石灰桩(含掺合料)的桩径多采用300400mm,桩距多为23倍桩径,生石灰和掺合料的常用体积比为 。 A1:1 B1:1.5 C1:2 D1.5 :1(12)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 承载力检查应采用_。A只进行复合地基载荷实验 B只进行单桩载荷实验C同步需进行复合地基载荷实验和单桩载荷实验D根据需要选择复合地基

9、载荷实验或单桩载荷实验中任一种(13)水泥土搅拌法中的粉体搅拌法(干法)合用于_。 A含水量为26的正常固结粘土 B有流动地下水的松砂 C含水量为80的有机土 D含水量为50的淤泥质土(14)在夯实水泥土桩法施工时,为保证桩顶的桩体强度,现场施工时均规定桩体夯填高度不小于桩顶设计标高,其值应为_。 A50l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D300400mm(15)由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静载荷实验按相对变形值拟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特性值时,可取或等于 所相应的压力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A0.004 B0.006 C0.008 D0.01(16)在复合地基中,合理的褥垫层厚度

10、,既能保证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断裂,又能充足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合适的褥垫层厚度为 A1030cm B2050cm C3080cm D40100cm(17)用于换填垫层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中重要起的作用是: A.换填作用 B排水作用 C防渗作用 D加筋作用(18)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的?A位移是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发挥作用的前提B土钉和加筋土挡墙的施工顺序是相似的C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均为原位加筋技术D. 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均涉及了灌浆技术(19)为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地基解决的措施比较合合用_。 A堆载预压法 B开挖置换法、强夯法 C化学灌浆法、强夯法 D树根桩、

11、垫层法(20)在灌浆法中,灌浆所用的浆液是由主剂、溶剂及多种外加剂混合而成,一般所指的灌浆材料是指浆液中( )。 A主剂 B溶剂 C外加剂 D.主剂和溶剂二、简答题(1)碎石桩加固机理及合用范畴?(1)对松散沙土加固机理碎石桩和砂桩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和增强抗液化性。挤密作用:对挤密砂桩和碎石桩的沉管法或干振法,有效挤密范畴可达34倍桩直径。对振冲挤密法,使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一般可提高25倍。排水减压作用:碎石桩加固砂土时,桩孔内充填碎石等反滤性好的粗颗粒料,在地基中形成渗入性能良好的人工竖向排水减压通道,可有效地消散和避免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高和砂土产生

12、液化,并可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砂基预震效应:要导致通过预振的试样发生液化,所需施加的应力要比施加未经预振的试样引起液化所需应力值提高46%。(2)对黏性土加固机理对黏性土地基,碎石桩的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桩体应力和桩间黏性土应力之比值称为桩土应力比,一般为24。总之,碎石桩作为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除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外,还可用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土坡的抗滑稳定性。(2)灌浆法加固的目的及加固机理?加固目的:(1)增长地基土的不透水性,避免流砂、钢板桩渗水、坝基漏水和隧道开挖时涌水以及改善地下工程的开挖条件;(2)避免桥墩和边坡护岸的冲刷;(3)整治塌方滑坡,解决路基病害;(4)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5)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