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78293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摘要】数学教学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

2、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关键词】数学教学 应用题 生活化正文: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

3、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我认为主要是在

4、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 教育观念上要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传统的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应用题的数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上,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就是非常好的尝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对于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想法,一改以往的批评、纠正,而是由学

5、生自己展示思维过程进行自我否定,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另外提倡学生的学习是“做中学”,而不是“学了做”。“做中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把学生当做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尝试着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获得成功,将会使学生更加自信。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上起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比如:计

6、算买物品的总价及还剩多少钱、计算水电费、计算出租车费、往来路程问题等都与数学有关,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及学生都要树立数学生活化的观念。二、应用题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传统的应用题教学过于强调思维训练价值,忽略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忽略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高超解题技巧,但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总是熟视无睹,不太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学习与实践,导致学生数学能

7、力发展的不平衡。传统的应用题常常人为地编造情景;有的应用题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题材,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应用题。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价值应取向于多元整合,最终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一组1960年12岁男女生身高体重表,再出示现在12岁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表,先让他们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教师问学生通过计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1960年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比现在少。”教师接

8、着又问:“这说明什么问题呀?”由此学生体会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好转,营养搭配的日趋合理,促使现在的孩子正在健康成长。不仅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还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应用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从

9、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三(1)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4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200套衣服,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35套。剩下的要两天做完,

10、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直接让学生做肯定没有兴趣。不如改变一下呈现方式:表演对话情境。客户:张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20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了吗?厂长:能。师在对话中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列式,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总之,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兵团分课题组阶段性成果展评论文:浅探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单 位:第五师九十一团学校作者姓名:郑红联系电话:13319710366所属子课题题目:提高三年级学生分析应用题能力的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