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15篇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1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____年5月调查地点:职业学院调查对象:职业学院全体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情况: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7份收回135份有效问卷135份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以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级公共事务管理专业13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职业学院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较少,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职业学院学生的生活费________于自己打工所得的仅占5.70%,而父母给与的占58.55%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依靠父母应该出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职业学院学生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 经统计分析有5.14%的学生看到别人拥有好的物品不仅会羡慕而且也会去买特别是对于一些校园时尚用品,如、MP3和MP4,甚至是电脑为了拥有一款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存在因虚荣心的驱使而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职业学院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经调查显示职业学院学生每月的上网费用在10元以下的占41.09%,上网费用在10―20元的占35.66%,结果导致有的学生开学一学期了计算机水平还低得可怜特别是对于那些占总人数63.2%的农村学生来说,在上大学之前有的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即使有些学生去上网,大部分男生在玩游戏,女生在聊天、看视频,很少有学生去用心地学一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的电脑知识 (四)职业学院学生的消费结构存在多元化,但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在生活支出和学习方面他们把费用更多的花在购买服饰、人际交往、旅游、时尚消费品方面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女生在服饰方面的费用占总费用的63%,请同学吃饭、给同学买生日礼物占9%,而在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仅占不到2%,基本的生活费用占20%多一点从中可以看出职业学院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作为大学生学习应该是主要任务,但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50元占49.5%,50―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另外,有些学生为了购买服饰或玩游戏不得不节俭生活费用的开支 (五)职业学院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经调查显示职业学院学生从来没有理财计划的占24.44%,偶尔有的占74.81,并且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当前职业学院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得到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事情。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校风建设范畴中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力度不够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站在追求流行与时尚这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大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增强经济独立意识 学校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或者鼓励他们到校外打工挣钱,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不向或者少向家里要钱,增强经济独立意识。
(二)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学校营造相关环境 学校多为学生提供上机时间,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免费的培训,另外多鼓励学生考取一些相关方面的证书学生自己也应该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四)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五)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二 本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
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或每 4、生活资金________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5、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________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或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