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工题库一、填空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运行维护 ,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的原则 . //周期检测、状态维修//[490313112202]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50mm(线岔始触区为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mm,曲线区段为mm.//250#350//[490313112204]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两个相邻吊弦点的最大高度差为mm.//10//[490313112202]接触线坡度标准值: 速度在 250km/h 及以下时,坡度为不大于,坡度变化率不大于 0.5 ‰ .//1‰//[490313112202] 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mm,但不能呈“ V”形 .// ± 10//[490313112202] 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 ≤ 4° //[490313112202]直链型悬挂,承力索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直线区段允许误差 mm ;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mm.//150#100//[490313112202] 。
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为:锚段长度 800m及以下时接头数量个,锚段长度 800m以上时接头数量个(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2#4//[490313112202]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个及以上接头 .//2//[490313112202]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吊弦在任何情况下均垂直(交叉吊弦除外)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mm.//20//[490313112202]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伤不得超过整个有效截面的 .// 20%//[490313112202]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弦线夹螺栓的外侧,载流环应朝向方向,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 30° .// 列车前进 //[490313112202]横向承力索两端绝缘子串外侧钢帽距支柱内缘应不小于mm ,上、下部固定绳两端绝缘子串的瓷裙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mm.// 400#700//[490313112202]软横跨横向承力索( 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 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 // 同一个铅垂面内//[490313112202]。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 双横承力索) 和上下部定位索均不得有、断股和补强//接头1//[490323112202] 下部固定索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站场5 股道及以下者不超过毫米, 5 股以上者不超过毫米 //100#200//[490313112202]下 部 定 位 绳 距 正 线 接 触 线 的 垂 直 距 离 不 小 于毫 米 , 允 许 误 差 ± 50 毫 米 .//400//[490313112202]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mm. //+100//[490313112202]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状态,其倾角不大于 1°,限界满足要求 . // 竖直 //[490313112202]钢柱和硬横梁角钢应无变形和. //弯曲 //[490313112202] 硬横梁锈蚀面积不超过其表面积的. //20%//[490313112202]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中心锚结 .// 两跨式防断 //[490313112202] 接 触 线 中 心 锚 结 线 夹 处 导 高 应 与 相 邻 吊 弦 处 导 高 相 等 , 允 许 抬 高 为mm.//0 ~10//[490313112202] 。
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mm.//30//[490313112202]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长度不小于mm.//50//[490313112202]接触线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和电连接 //吊弦 //[490313112202] 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结距离不得小于m.//2//[490313112202]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mm以上 .//300//[490313112202]锚段关节的转换柱、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 //± 20//[490313112202] 绝缘锚段关节两锚段承力索、接触线相互间的空气 应符合设计要求 // 绝缘间隙//[490313112202] 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mm ;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 30mm. //10 ~ 30//[490313112202] 线岔处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mm 并延长一跨抬高350~ 500mm后下锚 .// 80 ~ 100//[490313112202] 。
2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 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对于宽 1950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 600~ 1050mm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高度(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 同一侧//[490313112202] 由 正 线 与 侧 线 组 成 的 交 叉 线 岔 , 正 线 接 触 线 位 于 侧 线 接 触 线 的.//下 方//[490313112202] 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中心锚结 //[490313112202]线岔处两组交叉吊弦的间距一般为m 其安装位置应能保证在极限条件情况下,两吊弦间距不小于 60mm.//2//[490313112202]线岔处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 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mm 的范围内 .//550 ~600//[490313112202] 电连接安装方式: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 1000mm时采用“ C”型连接的方式;大于1000mm时采用“ ”型连接 .//S//[490313112202] 。
工作支接触线电联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mm.//0~ 3//[490313112202] 绝缘器的主绝缘应完好,其表面放电痕迹应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 主绝缘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 //20%//[490313112202] 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 mm //100//[490313112202] 绝缘器安装平面平行于轨面连线 , 最大误差不超过 mm.//10//[490313112202] 平腕臂端部余长为 mm , //200//[490313112202] 承力索座距套管双耳一般为 mm.//300//[490313112202] 防风拉线环距定位器头水平距离 mm ,允许误差 +50~ -l00mm.//600//[490313112202] 定位管端部余长为 150mm吊钩定位环距接触线悬挂点一般为 mm 吊钩定位环缺口,正定位朝支柱侧,反定位朝远离支柱侧 .// 400//[490313112202] 防风拉线固定环面向下锚侧安装, 防风拉线与水平方向呈 角防风拉线短环端回头 100mm,长环端回头 250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防风拉线长环中间位置 .// 45° //[490313112202] 。
定滑轮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偏转角度不得大于 度 //45//[490313112202] 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 mm //500//[490313112202] 3a、b 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允许 a、 b 值误差不超过安装曲线值± 200mm但 a、b 值在极限温 度 时 不 得 小 于 mm 坠 砣 应 完 整 , 叠 码 整 齐 , 其 缺 口 相 互 错 开 180 ° //200//[490313112202] 坠砣串的重量(包括坠砣杆的重量)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不超过总重量的 坠砣块自上而下按块编号,并标明重量 .// 2%//[490313112202] 对于棘轮补偿装置 ,大、小轮缠绕时最少缠绕半圈, 最多缠绕 ,小轮缠绕时必须两边对称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 允许偏差为± 150mm平衡轮应水平, 偏斜不超过 20° .// 三圈半 //[490313112202] 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漏距离≥ 1400mm绝缘子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脏污、完整无破损、无破碎性裂纹,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 mm 2.// 300//[490313112202] 。
绝缘子裙边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下列数值:瓷质绝缘子≥ 100 ,有机合成材料绝缘子≥ .// 50//[490313112202] 附加导线一个跨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超过 个一个耐张段内附加导线接头和补强线段的总数量不得超过 4 个,且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大于 500mm.//1//[490313112202] 保护线距接地体或桥梁及隧道壁的最小距离≥ mm ,困难时≥ 75mm.//150//[4903131122008] 正馈线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 m.//1//[490313112208] 隔 离 ( 负 荷 ) 开 关 引 线 摆 动 到 极 限 位 置 对 接 地 体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