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47374556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40分)1.看拼音写汉字。ge da tao zui bao gud zui chun shun jian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美景与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描写湖阴先生院外美景的诗句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2、_ _ _ _ _ _ _ _ _苏轼的“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则写出了夏季西湖雨后的奇景。言行子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告诫我们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考虑自身工作之外的事情。乡愁贺知章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表达了自己无论漂泊何方都难以忘怀的家乡情怀。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耕/当问奴

3、,织/当问婢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4.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意思与“势不可当”中的“当”意思相同的是()A.敢作敢当 B.理所应m c.旗鼓相当 D.锐不可m5.对句子中“之”的意思选择正确的一项是(之:往;的;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钟 子 期 听 之 赤子之心A.B.6.下列古诗句不是形容知音难觅的一项是(A.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C.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7.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项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D.)。B.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掷地有声;为人有,豁达淡泊:生命

4、有,深远厚重。A.质 量 分 量 雅 量 B.分 量 质 量 雅 量C.雅 量 分 量 质 量D.分 量 雅 量 质 量8.“我不禁鼻子一酸一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中破折号的作用是()o1A.意思转折 B.意思递进 C.解释说明 D.声音延长9.下列课题在构词方式上不一致的一项是()。A.少年闰土 B.狼牙山五壮士 C.我的战友邱少云 D.书戴嵩画牛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课堂上,可将老师的板书和自己的感受作为笔记记下来。B.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宫、商、角、微、羽。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D.月光曲又

5、 名 月光奏鸣曲。11.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1)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2)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3)“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4)“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5)“颜筋柳骨”中“柳骨”指的是柳宗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道劲。()12.按要求写句子。(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3)这件

6、雨衣的诱惑力之大,我怎能不盼望着穿它呢?(改为双重否定句)(4)人生路上,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看到春天的温暖。(仿写句子)人生路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3.根据知识积累填空。(1)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填空。每年除夕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特别令人期待,我们能聆听到 的歌曲,欣赏到的舞蹈,还有让人感觉 的魔术表演作为小小书法迷的我,如果能在春晚看到书法名家现场完成 的作品就更好了。(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只有一个地球呼吁人类:0 一位身体瘦小的老人用15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的故事,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请写2句保护环境的宣传语:O(3)子曰:“,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4),更着风和雨。(5),她在丛中笑。(6)吹笙鼓簧,o人之好我,O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陶侃尝出游,见一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怒曰:“汝既不耕,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惜粮惜农,丰衣足食。注释 陶 侃(kan):东晋名将,以善战和爱惜百姓出名。聊:随便。损害,伤害。执:抓住。14.下面加点字与“陶侃尝出游 中“尝”字意思相

8、同的一项是()。(多选)A.学与诸小儿游B.卧薪学胆C.余学谓读书有三到 D.浅学辄止15.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16.陶侃对故意损害稻谷的人“执而鞭之”后产生的社会效果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17.爱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学校餐厅要悬挂标语提醒同学们要节约粮食,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D.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阅读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

9、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 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8.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两段的主要意思。319.结合文字,体会音乐旋律的变化,把下面的选项进行排序。(填序号)A.音乐激越、高昂 B.音乐舒缓、轻柔 C.音乐气势逐渐增强20.文 中 描 写 音 乐 舒 缓 柔 和 的 句 子 是:文 中

10、 描 写 音 乐 气 势 逐 渐 增 强 的 句 子 是;文中描写音乐高亢激昂的句子是 o (填序号)2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huMghuMg)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选 自 故乡 材料二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

11、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bao bo)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干裂,像是松树皮了。选 自 故乡22.在文段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明 晃(huang huang)晃 极 薄(bao bo)的棉衣23.课 文 少年闰土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小英雄形象,其真实写作目的是()A.说明闰土是我”心中最重要的朋友,“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B.说

12、明闰土给“我”带来了有趣的故事,让“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C.说明童年的故乡是美好的,少年闰土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充满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羡慕和向往。24.选出对于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色的圆脸”说明少年的闰土常年在海边或户外劳动,是一种健康可爱的脸色。B.少年闰土颈上套着银项圈说明他父亲很爱他,也可以看出那时闰土家境还好。C.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他所处的环境及乡情风俗。D.“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说明中年闰土生活习惯不好,爱抽烟,不爱惜身体。25.作 者 在 故乡中详细描写了闰土少年时、中年时的外貌,这样写的目的是()(填序号,多选)A.外貌描写是小说的常用

13、写法,闰土长什么样,作者就怎么写,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B.这样对比着写,可以引发读者去思考闰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变化,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C.这样对比着写,反映了当时下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D.这样对比着写,突出了闰土变化之大,让“我”更加怀念童年。26.少年闰土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较详细的两件事是 和 027.无情未必真豪杰,o 结合本学期的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看到了 一个 鲁迅o三 习作与表达。(30分)习作与表达。28.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

14、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高 兴 惭 愧 痛 苦 教 训 自 豪 期 盼 后 悔 烦 恼29.在人生的旅途上,对手是挑战者,也是同行者,对手能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对手可能是同学、朋友.请你以“谢谢你,”为题写篇作文,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以上题目二选一。5答案解析部分L【答案】疙瘩;陶醉;包裹;嘴唇;瞬间【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疙瘩”都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都是:“广”,不要写成“阁瘩”;“陶醉”的“醉”部首是:酉,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掏醉”;“包裹”的“裹”偏旁是:一,都是上中下结构;“嘴唇”的“嘴”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口,注意“唇”不要少写“口”;“瞬间”不要写成“舜间”,“瞬”是左

15、右结构”。故答案为:疙瘩、陶醉、包裹、嘴唇、瞬间【点评】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2.【答案】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水光激解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解析】【分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思是: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出自唐代李白的 将进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 浪淘沙其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意思是: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 书湖阴先生壁。“水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意思是:西湖水在灿烂晴阳的照耀下,水面显示出波光闪动的样子,看起来很美;西湖周围的群山在雨幕的遮罩下,呈现出迷茫缥缈的样子,也显得非常奇妙。全诗前两句描绘了西湖在晴天与雨天的美景,写了湖光、山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不符的政事、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告诫我们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考虑自身工作之外的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出 自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故答案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网送青来。水光激涌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少小离家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