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472762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学科教案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2、光合作用的条件。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突破:教学活动从光合作用的

2、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联系实际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光合作用课件,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器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角架等。学生准备:黑纸片,曲别针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激趣导学,提出问题,导出新课 阅读教材,概括实验方案实验探索合作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教学互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动物也是如此,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那么人和动物最根本的食

3、物从何而来?难道绿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吗?非也,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同时还给地球上其他几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着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打开学生思路,学习热情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开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考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激发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增强合

4、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了解课前准备情况(即P119实验1.2的操作)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0实验步骤布置各小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交待实验时注意安全,进行实验指导,同时投影出示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黑暗处一昼夜?3、只将完整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4、酒精有何作用?5、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6、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来鉴定什么成份?其结果说明什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补充各组都按要求去做了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对教材全面理解后,归纳概括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

5、。学生动手、动脑完成实验A: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B: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C:用清水冲洗叶片,并把叶片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D: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变化。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健壮的天竺葵生长旺盛,可以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使得实验效果明显。2、消耗叶内贮存的有机物,否则不知淀粉是实验中制造出来的,还是叶内原来就有的。3、使遮光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4、酒精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起到脱色作用。5、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是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得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

6、果也不太好,尤其是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6、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结果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遮光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学生互相补充,完善答案。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结论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光合用用的概念及意义指导学生阅读P121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光合作用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播放光合作用的课件,加以解释各个过程通过实验及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发表看法,说出光合作用的意义。学生阅读、总结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

7、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观看,思索,进一步理解概念。学生联系实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3、能量转换站。4、空气净化器。拓展练习巩固提高投影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先做,教师再评价。随堂练习设计:1、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 )A:水B阳光C叶绿体D细胞2、检验植物叶片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A盐水B糖水C碘液D酒精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绿叶B叶片C叶绿体D叶肉细胞4、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A白天B白天

8、和黑夜C有光时D黑夜5、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A作为对照B太大用不了C利于操作D消耗体内淀粉6、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苔藓和蘑菇B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C草履虫和酵母菌D细菌和各种昆虫个性练习设计:有一位科学家曾经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土壤事先称了重量,在这以后,他只给树苗浇纯净的雨水。5年以后,柳树长大了,重量增加了80千克,而土壤却少了不足100克,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重量吗?思考,回答,补充,完善讨论,回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并培养学生判断、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结、质疑找

9、学生回答本节知识点和个人收获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3、师生共同解决疑点。1、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要求能说出正确的实验步骤及各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阐述。3、学生提出疑点。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延伸,拓展布置进一步探究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例如: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认真思考,小组讨论,研究方案知识迁移运用,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布置作用P121练习1.2板书设计: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光合作用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2、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2、意义:(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3)能量转换站。(4)空气净化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