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727626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1 )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 )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3 )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称长期总供给曲线。( 4)将总需求曲

2、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即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丫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 。5、用 IS-LM 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1 ) IS-LM 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它与IS 曲线和 LM 曲线构成。(2) IS 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3 )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 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4 )两条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可以得

3、到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 E点是两种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 i0 ,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Y0( 5 )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IS 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 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发生反方向变动,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6、说明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1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税收主要

4、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 )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 )政府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商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 减少个人所得税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 从而消费增加; 减少公司所得税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也刺激总需求。( 4 )在经济繁荣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7、论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运用。答题思路:( 1 )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

5、率, 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2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实际是发行货币;卖出有价证券是回笼货币。调节货币量,影响利息率,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 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 可以增加放款, 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降低利息率。 贴现率一般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 准备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

6、备金作为贷款放出, 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准备率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 3 )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 降低准备率, 增加货币供给量, 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为了抑制总需求, 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 提高准备率,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8、简述内在稳定器及其表现。( 1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

7、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2 )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当经济萧条时,收入减少, 税收也自动减少抑制了消费与投资减少, 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 反之则有助于抑制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 )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 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 转移支付自动增加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 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反之则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4 )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 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趋

8、势; 对财政政策起到配合的作用, 不能代替财政政策。三、案例分析题:1 、分析、展望中国经济的发展当人类社会跨入 21 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978 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2001 年中国加入WTO。 2001 年我国的 GDP 达到 95933 亿元, 比 1989 年增长近两倍, 年均增长 9.3%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跨越。 2002 年我国 GDP 超过 10 万亿人民币。 2003 年我国 GDP 又超过 11 万亿人民币。 这些闪亮的数字, 意味着什么?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理

9、论分析成绩和展望。答题思路:(从歌颂改革,树立科学发展观角度来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能够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真正走上了通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绝非易事, 我们不仅需要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而且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教训, 还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 市场经济虽然对我们这个共和国来说是全新的,但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理论亦在不断发展完善并行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GDP 突破 10 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10、?1 、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跃升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意味着我们积累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充沛。3、意味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0 美元左右。人民得到了最多实惠,预示着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期。4、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基数大了,增长的难度也大了,必须居安思危。5、意味着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经济的增长和自然和谐、持续、协调地发展。( 1)确立绿色GDP 概念。以前我们的经济增长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单位 GDP 的能源、 资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 同时造成环境、生态严重

11、恶化, 社会发展的品质也不够理想。 今后的经济增长不但要讲速度, 更要重视质量。(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不能单纯以GDP 的增长来代表发展,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要可持续, 应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 展阶段。 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 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2 、钻石与水的价值之谜在经济学说史中,曾经长期存在着所谓“价值之迷”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 18 世纪就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对人的生活非常有用、没

12、有它人甚至不能生存的物品,其市场价格却非常低,比如水;相反,有些对人的生活没有多少用、没有它人也能生存的物品,其市场价格却非常高,比如钻石。为什么非常有用的物品价格这么低,而不太有用的物品价格这么高?经济学家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此被称为“价值悖论”。试用边际效用的观点分析“价值之迷”。解题思路:一般而言,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用处的物品其总效用也大,比如水的总效用要远远大于钻石的总效用, 所以当人们面临 “你是愿意放弃水的消费还是放弃钻石的消费” 这样的选择时, 肯定会选择放弃钻石的消费。 但是价格并不是由总效用决定的, 而是由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水的总效用很大, 但相对于钻

13、石并不稀缺, 人们对它的消费一直可以进行下去, 最后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就很低。钻石的总效用虽然较低, 但钻石相对与水而言是十分稀缺的, 人们对它的消费到某一单位就不得不停止, 而这一单位的边际效用很高。 因此, 水的价格低于钻石。假设X、Y分别代表水和钻石,PX、PY,分别表示水和钻石的价格,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如下:因为水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远远低于钻石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 使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水的价格必然要远远低于钻石的价格。3 、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还是挤在一起好?你也许会发现一天中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小时的收效最大你学习新的定律和数据, 增长新的见识和体会。 第二个小时中你

14、可能会稍微有些走神, 学到的东西少了。 而在第三个小时中,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以报复的形式出现, 使你在第二天, 根本想不起第三个小时中所学的任何东西。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还是挤在一起?解题思路:当其它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量的增加,我们获得的产出增量越来越少。 换句话说, 其他的要素投入不变时, 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该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基本的关系。当更多的投入,例如学习时间,被追加于其他投入要素上时, 单位时间所能起的作用越来越少。 甚至使你根本想不起第三个小时中所学的任何东西

15、, 所以,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4、洛阳纸贵在我国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钦慕汉朝赋家班固、张衡的成就,可是对他们的名作两都赋、二京赋又有一点不服气,于是花了十年的功夫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大赋。写成之后,人们都惊叹它不亚于班、张之 作,一时竞相传抄,蔚为盛事。但由于那时纸张的生产量比较小,所以当人们都需要用纸张抄写三都赋的时候,纸张就供不应求,纸价飞涨。这就是著名的“洛阳纸贵”的故事。请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纸价的变动原因。答题思路: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从几何上看,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形成的。 由于当时纸的供给在短期内无法增加,而需求的突然增加,使纸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5 、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在解放前写过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描写了丰收成灾的情况。由于大丰收, 米价由去年的十三块一下子降到了五块, 农民的 “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个个地迸裂了。米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