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同步阅读拓展训练第七单元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五年级阅读考核标准1.具有较强的课外阅读意识,能自觉安排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收藏图书资料、参与读书活动的习惯2.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专心读书,能坚持读书60分钟以上,能与人交流读书感受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会摘录、会剪报,学会写感想型读书笔记4.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质疑并展开讨论5.初步学会速读,可达每分钟200字以上,学习浏览,能根据要求选择有关读物和收集有关信息6.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专题性阅读对人物和表达方法作出简单的评价背诵诗文30篇,开始阅读中外名著,全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达50万字以上二、第七单元阅读达成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渔歌子》默写《枫桥夜泊》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中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能交流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短文,完成习题冬韵①清晨,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东方就早已泛红,随着红晕的一点点放大,太阳终于羞涩地露出它的笑脸此时,它就像一个腼腆的女孩儿,从地平线慢慢地向上爬着,红晕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逝去也许是由于冬夜太寒冷,各式各样的树都穿上了绒衣,那绒衣雪白细腻,晶莹剔透,在温和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如钻石一般②冬日的白昼虽然寒冷,但有阳光的每一天,总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特别是湛蓝的天空,温柔的暖阳,还有广袤无垠的大地当这一切都呈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也会挥毫泼墨,舒展情怀,尽享这童话般的温馨与浪漫③夕阳的风采也毫不逊色,虽然童话般的世界短暂得让人慨叹,但夕阳西下却能弥补人们心灵上的缺憾金黄色的圆盘已缓慢移到天边,地平线上被涂上淡淡的粉红色滞留在天边的薄云也被染成了玫瑰红太阳开始慢慢往下沉,沉到一半时,下半圆红彤彤的,上半圆金灿灿的太阳慢慢地向下滑去,最后就剩下一点点的红光,就像是燃在天边的火苗,一闪一闪渐渐地灭掉最后在太阳落下的地方泛起紫红色的光,直到四周逐渐变黑④当黄昏的结束曲响起的时候,夜晚随即拉开了帷幕。
没有了白天车辆与人流的喧嚣,只有满天的星星和温柔皎洁的明月月光下是一片茫茫的白色,有时这白色会被附近的灯火映衬得红彤彤的,继而整个世界都被红色装点着,早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雪了每当踏在雪地上,你就会被“咯吱、咯吱”的声音拉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那“咯吱”声在此时无异于天籁之音,让寂静的冬夜平添了一丝温馨!1.文章围绕“冬韵”按顺序写了哪些富有特点的景致?请梳理概括出来以上景致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联系选文谈谈其描写精彩之处: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画线句中的“毫不逊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明同学创建了一个“小书虫阅读网站”,他打算把《冬韵》收纳其中,放进哪个栏目里面最合适呢?( )A.世界风光 B.探索奥秘 C.四时之美 D.童话小屋4.仿照短文第④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下面的一个情景,写出静态之美雨后的树林 散场后的游乐园 放学后的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胡杨赞①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②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胡杨③也许是由于胡杨的“眼泪”吧?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被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④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长相吧?有人说它长得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惨不忍睹”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⑤更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⑥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
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⑦胡杨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杨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⑧你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去,一定可以看到胡杨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地方去,也一定可以看到胡杨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5.结合语境,写出第④自然段中“惨不忍睹”和第⑤自然段中“粗茶淡饭”的意思1)惨不忍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茶淡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短文完成下面填空。
短文第③自然段写了无人关照的胡杨;第④自然段写了( );第⑤自然段写了粗茶淡饭的胡杨;第⑦自然段写了( )7.再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体会一下特点,写下来 8.短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游乐山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我们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9.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增添( ) 眺望( )1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遮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席地而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12.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四)阅读理解①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②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械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③丛莽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树下满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14.根据意思填写文中出现的词语1)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2)闪耀地发着光 )15.阅读短文内容,概括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不同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 ”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A.动态 B.静态)17.短文中画“﹏﹏﹏”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