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4715770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项目锚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地质资料;2、 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 02-98;3、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CECS 22:90;4、 工程测量规GB50026-93;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93;6、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7、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8、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1;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占地约11000m2,设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2米。基坑支护结构由*设计,设计采用地下连续墙加一道预应力锚杆东

2、面二道预应力锚杆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厚度为800mm,深度为1822米;锚杆标高为-3.5米,设计轴向抗拔力为85吨,锁定值为55吨,倾角为30度,水平间距为2.0米,共条锚杆。受有关单位之邀,我公司在详细研究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和对场地周边环境进行认真踏勘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工程经验,作出如下基坑锚杆施工组织方案。二、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略。第二章 预应力锚杆一、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由于本工程预应力锚杆的设计轴向抗拔力较大,为85吨,而场地又富含软弱土层610米厚的淤泥和流砂层,因此,为了保证达到足够的抗拔力,锚杆的施工应采用一次高压灌浆的施工工艺,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入岩深

3、度。施工工艺按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 02-9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CECS22:90执行。实际施工中具体工艺如下:锚拉杆制作锚孔定向定位泥浆沟池布置下锚及灌浆管泥浆循环清孔架机钻孔作业面平整锁定锚杆确认张拉清水清孔一次高压灌浆灌浆材料制备锚杆台座制作 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要求: 1、锚杆施工需有46米宽的施工作业面。施工前先将墙前土方挖至锚杆位置以下0.5米,并平整好钻机架设场地,定好锚杆位置,架设钻机。同时按施工实际要求设置循环池,水池及储蓄池,以防止浆水外流,保持场地整洁。 2、相邻锚杆施工方位调整平行,严格定向定位。具体采用罗盘准确测定倾角,

4、控制误差在2度以。钻机安装要牢固,施工中不得产生移位现象。设计要求钻孔以150mm终孔。 3、钻孔采用回转钻进方式,钻进时采用泥浆循环护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2左右,反复循环,对孔口流出的泥浆不断清除残渣。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继续超钻50cm。钻孔完毕后,反复用泥浆循环清孔,以清除孔岩芯、岩屑等残留物。 4、锚杆钻至设计深度经反复用泥浆清孔后,应立即拆除钻杆,并迅速放下锚拉杆和灌浆管。下锚时用高压泵边冲孔边放入锚索,同时应防止灌浆管拉出和松动。一直至设计深度,此时,应再一次检查灌浆管长度,一旦发现灌浆管已被拉出,没有下入孔底,必须拉出锚索和灌浆管,重新绑扎再下。 5、下锚完毕后,改用大泵量清水

5、清孔,置换出孔泥浆。 6、清孔完毕后,联接好灌浆泵和预埋的灌浆管,同时按设计要求制备好水泥浆,进行灌浆。整个灌浆过程必须连续。一边灌浆一边拔出灌浆管,拔管过程中必须保证灌浆管始终埋在水泥浆。灌浆完毕后,水泥浆初凝后,浆液面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此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进行适当补灌。 7、锚杆钻孔施工中若碰到楼房桩基础,应立即停钻,回灌水泥浆后,重新调整角度及位置施工。 8、锚拉杆钢绞线5根均匀绑牢在定位器上,定位器按锚固段每1.5米一个安放,定位器由1.5寸镀锌水管,外焊6分水管制作而成。钢绞线长度比锚杆设计长度长1.2m,留在锚杆孔外以便拉。钢绞线锚固段应清除表面的油脂,以保证其与水泥灌浆体之间

6、有较好的握裹效果。自由段钢绞线表面涂上黄油,外套塑料软管,以保证自由段与水泥灌浆体分离。 9、灌浆管采用1寸高压胶管,置于锚索、定位器中空,其底口离锚索尾部0.3m与锚索一同下入孔中。 10、因为本工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较大,为了保证锚拉杆与灌浆体及岩层间产生良好的握裹效果,采用水泥浆作为灌浆材料,其中水灰比为0.45,水泥标号为525#普硅。灌浆过程中采用较大的灌浆压力。具体情况由试验锚的破坏性试验确定。 11、施工结束后,用泥浆泵将各池中水、浆抽干,整理好场地。三、预应力锚杆的基本试验、确认拉及锁定1、 预应力锚杆基本试验: 锚杆基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锚固土层对锚杆实际能提供的摩阻力和检验

7、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基本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少于2条,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试验。具体位置与及监理单位研究,既可以选择正式工程锚施工前在场地打垂直锚杆试验,也可以在设计工程锚的位置进行整锚破坏性试验破坏后调整角度或适当移位重整。 基本试验锚杆的施工方法应与工程锚一样,作破坏性拉。采用循环加荷方式,即拉紧放松再拉紧再放松。初试荷载取钢绞线标准强度的0.1倍,每级加荷增量取标准强度值的1/101/15,锚杆的极限荷载取破坏荷载的95。极限荷载除以设计轴向抗拔力则为锚杆的安全系数。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5分钟,同时测量其位移值,最后绘制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锚杆试验结束若与设计差别较大时,应对原设计进行

8、调整。2、预应力锚杆的确认拉 工程锚的确认拉须等锚固体水泥浆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拉程序严格按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02-98和土层锚杆设计和施工规CECS22:90进行。锚杆正式拉前,取0.10.2倍的设计轴向力预拉12次,使其各部位紧密接触。拉荷载按设计荷载的0.100.250.500.751.0逐级加荷,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不小于5分钟,并应等变形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拉。拉至设计荷载的1.0倍,观察10分钟稳定后,御荷至零。3、锁定: 锚杆经过确认拉合格后,应对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即锁定。本工程设计锁定值为55吨,锁定前先安放好锚具夹片,缓慢加力至55吨,维持片刻御荷

9、,锚具夹片自动夹紧,即完成锁定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小预应力损失,可将预应力拉值提高1015%。第三章施工准备一、 施工技术准备:(一) 、作好调查工作1、 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大风等天气的施工措施。2、 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由于施工所需钢绞线、水泥数量大,故应对各生产厂家的生产、供应、价格、品种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及早进行供需联系,落实供需要求。由于在市区施工,交通道路和运输条件均受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故必须认真调查,作好规划,尽量减少交通阻塞和场倒运。、由于施工用电的起动电流大,负荷变化多,因此,对电源的供应情况应作

10、详细调查。二、作好与设计部门的结合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1、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容,了解设计上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 3、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4、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细节。(三)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由生产技术部门认真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生产的指导性文件。二、 施工物资条件准备(一) 、建筑材料的准备

11、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程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根据材料需用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到落实。 3、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作好保管工作。(二) 、施工机械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的落实,确保按期进场。主要施工机械用量计划详见附录1。三、 施工现场准备(一) 、场地控制网的测量,建立控制的基准点施工前按总平面图的规划,并按一定的距离布点,组成测量控制网,各控制点

12、均应为永久性的座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必要时应设防护措施,以防破坏,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建筑物的轴线、标高等,确保施工质量。(二) 、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在现场围修通道路、接通施工用水、用电、平整好施工场地,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查清场地的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1、现场平整:清除地面以上的障碍物,平整建筑物围以外的施工用地,以便临建设施。 2、接通供水、供电线路:现场用水包括施工生产、消防和生活用水三部分。现场供电包括施工用电和照明用电两部分,供水、供电线路均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和要求接通。(三) 、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根据施工机具的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机

13、械设备进场后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布置,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四) 、组织建筑材料的进场根据建筑材料的需用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施或堆放,并做好组织和保护措施。(五) 、搭设临时设施按有关城市规定进行临时设施的报建工作,报城市规划、市政、环保等部门审批后方可搭建,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办公室、食堂、物料储存仓库、厕所等各种临时设施。另外,根据市穗建筑1997344号文的文明施工的规定在相应位置设立各种标志牌。四、 施工人员的准备 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从公司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本工程的施工。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

14、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法规。 3、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应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主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详见附录2五、 施工作业条件准备 1、向班组进行计划交底和技术交底,下达工程施工任务单,使班组明确有关任务、质量、安全、进度等要求。 2、做好工作面准备:检查道路、垂直和水平运输是否畅通,操作场所是否清理干净等。 3、对材料的、规格、数量等进行清查,并相当一部分运到指定的作业地点。 4、施工机械就位并进行试运转,做好维护保养等工作,以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运行。第四章 施工用水、用电需求计划一、施工用水计划:现场用水计划主要考虑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经估算得总用水量Q=4.2,需要的供水管径D=50mm。二、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 、用电需求及负荷计算 为了实现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临时用电的技术管理工作。按照建设部部颁标准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的要求,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