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4708380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化在邮政信息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长治市邮政局 路宏锐 摘要 邮政企业独立营运已经将近八年,邮政信息技术在这八年中发展迅速,它几乎 已经渗透到邮政的所有业务当中,从储蓄到汇兑, 从报刊到投递, 从中心局到速递局, 没有 一项业务能离得开信息技术。 同时, 邮政办公和生产使用的信息类设备也越来越多, 设备的 管理也逐渐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针对这一课题, 作为邮政信息技术队伍中的一员, 作者提出了自己数字化应用的观点,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信息类设备 管理 数字化信息类设备的概念信息类设备是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机械类设备而言的, 一般来说,信息类设备 主要是指与信息通信相关的电子类设

2、备, 主要包括信息接入设备、 信息传输设备、 信息转换及处理设备等;就邮政信息类设备而言,主要包括终端、计算机、交换 机、路由器、协议转换器、光端机、监控设备及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单一的“卡片式”管理在邮政信息技术发展初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 邮政的设备仅限于过戳机、 捆 扎机等机械设备和一批老式的微机和哑终端, 因为业务应用范围窄, 联网范围小, 设备数量也少,这时的设备管理是单一的“卡片式”管理。所谓的“卡片式”管理其实就是一个设备附一张卡片,上面有固定的格式, 诸如卡片编号、 设备名称、 原值等,完全是依照原来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卡片来设 计的。“卡片式”管理在设备数量较少、设备类型单一的情况

3、下能起到一定的管 理作用,但随着设备的数量增加,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首先,“卡片式”管理由于设备数量的增加,存在更新不及时情况,而随着 旧设备的故障、报废的发生,这样的管理方式更无法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其次,“卡片式”管理依赖于手工记帐,从而导致成本高,不仅每台设备需 要人工录入,人力成本高,而且对卡片的需求日益增加,物力的成本更高;再者,“卡片式”管理的随意性很大,因为每张卡片只有一张,后台的管理 只是一本台帐,从而导致设备管理的“实物与帐目不符” 。原始的“程序式”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编程工具越来越“平民化” ,而这时出现了 各种针对设备管理的程序,我们姑且称它

4、们为“原始程序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其实是上述 “卡片式” 管理方式的电子化, 其实现原理是把原 有的各种设备的 “身份卡片” 以数据表结构的方式录入计算机中, 再用适当的数 据库编程语言把这些数据加以处理, 从而得到各种需要的图表及数据, 由于采用 了计算机存储的方式, 它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还降低了设备管理的 随意性。但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只是简单的对设备卡片进行录入, 相应数据表的结构与原有的 卡片基本一致, 因此还是设备的标识有随意性, 从而导致设备的动态管理无法实 现;另一方面,由于通信技术手段的局限, 使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范

5、围有局限性, 它仅仅限于单人单机操作模式, 在设备数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不利于设备的多层 次管理。数字化管理方式 数字化的概念: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 数据,再以这些数字、 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 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 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而数字化管理方式也正是建立在此种技术之上的, 具体而言, 主要是把设备 的相关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 便于存储的数字化模型, 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统 一处理。例如一台网络终端, 我们可以用一个编码来表示,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 个编码的唯一性来对这台网络终端进行从“采购 -配发-使用-

6、故障-维修-再使用 - 故障-报废”的终身动态管理。这里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这个唯一性的编码要符合什么 样的规范, 要以什么样的原则来编。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 还以刚才的 那台终端为例。首先,我们能想到的当然是由 “卡片式” 管理方式演变而来的 “卡片式编码” 的原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自主性强, 每台设备的编码都按一定的规则在设备配 发的时候进行编码。譬如,我们可以给终端编码为 NT-S-140401001-01 (可以 理解为一台编号为“ 01 ”的实达网络终端,它的归属在 140401001 所)。注意, 这样的话, 为了保证帐实相符, 我们就必须也为每台设备设

7、置一个标签。 显然这 种方式有前面提到的“卡片式”管理方式的弊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次,我们不妨采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编码, 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设 备的机身标签来做文章, 显而易见, 设备的标签是设备制造厂商在出厂时就生成 的,而且一般来说做的比较规范, 标签上面有一个序列号可以用做我们做数字化 管理用的“设备编码” 。(像上述我们用做例子的那台终端的机身上的序列号为: 05401MQV-05407D )这样来做,有以下几点好处:1、既然每台设备都有厂商制作好的“标签” ,我们也就可以省掉“贴标签” 的麻烦,而且设备自身的标签一般都比较醒目和结实, 不会在后期发生标签丢失、 人为修改等原因

8、导致的“帐实不符”的情况,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当设备发生硬件故障,我们在向厂家报修的时候,可以准确的告诉相关 维护人员故障设备的序号, 有利于维护人员能迅速根据设备情况做出处理, 并便 于记录存档。3、由于现在的出厂标签一般都附带有条形码,这样我们便可以利用条形码 阅读器来进行设备编码的录入,既能节约时间,又能避免了人工录入时的差错。当然,同样的,这样做也有一些随之而来的弊端,例如设备的编码不直观, 不容易看出设备的属性, 而且很可能不同的两台设备的 “出厂编号” 有重复现象,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加以区分,以保证“设备编码”的唯 一性。由此,我们就能得到一台信

9、息类设备的一个终身唯一的“设备编码” ,它就 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从它的“出生”到它的“死亡”一直跟随着它,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设备的终身化管理。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 以采取给设备照像的方式采集设备的可视化信息,就像是“身份证”上的照片, 更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我们在得到这个唯一的 “设备编码” 后,便可以利用计算机开发出各种实用 的管理软件来实现设备的动态管理。 例如,可以采取浏览器方式利用庞大的互联 网络实现不同的管理层次对设备的管理。我们不难看出, 引入数字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信息类设备, 能避免前面 “卡 片式”和“原始程序式” 管理方法中所提及的缺点和局限性。 我们甚至可以想像, 在不远的将来, 国家的标准化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所有设备的生产制造厂商 能在设备标识上统一标准, 同样的方法便可以利用到其它类的设备甚至于固定资 产的管理上去,真正实现设备的“数字化”管理。第 #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