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4690132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集体备课一 、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通过对熟悉实例的感知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3、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5、通过“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二)课时子目标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与画

2、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操作、分析,与人合作交流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第二课时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3、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4、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初步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第三课时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

3、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四课时铺地板(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必要性。2、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3、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二、单元知识结构图:什么是面积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下册l 认识厘米、米l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二年级下册l 认识分米、毫米与千米三年级上册l 认识周长l 计算长方形、正

4、方形的周长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下册l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五年级上册l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l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认识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的换算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面积面积的估计三、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米简单的估测和测量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毫米与千米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

5、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剖析1、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1)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物体的表面、表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3)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为计算面积做准备。(4)突出重点的策略:多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不一,并通过“摸一摸”、 “画一画”、 “说一说”等操作,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2、第二课时量一量(面积单位的认识)(1)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2、分米2、米2等面积单位,并感知他们的实际大小。(

6、2)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厘米2、分米2、米2的实际大小。(3) 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并为面积的计算做准备。(4) 突出重点的策略:通过估、摸、量、比、做等活动,建立1cm2、1dm2、1m2的正确表象。用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感受1cm2、1dm2、1m2的大小,进一步体会他们的实际大小。3、第三课时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1)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7、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长、宽、边长、面积。(3) 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通过学习面积公式,为将来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及其他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打好基础。(4) 突出重点的策略:通过测量、操作、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类比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表象。同时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导学生尝试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进行估测,“导”中带估,以“估”带练,在练中体验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4、第四课时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1)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

8、间的换算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在学习“铺地面”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了解面积的含义,也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巩固前面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4) 突出重点的策略:重视单位换算与实际背景的结合。如:一个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在地面上铺边长2分米的方砖,一共需要多少块?让学生体会到单位换算是实际的需要。体会单位换算的实际需要。用正方形面积公式去推导1dm2100 cm2、1m

9、2100 dm2。并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花园长15米,宽10米,如果把这个花园用篱笆围起来,所围的面积有多大?需要多长的篱笆?”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要考虑“所围的面积”与“需要多长的篱笆”是指什么(求什么?),其次再考虑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怎样求?)。四、教学难点剖析1、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的认识)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策略多样化。 (2)原因分析: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物体表面的大小的认识不了解,缺乏对平面图形大小认识的空间观念。而且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是有难度的,他们会

10、跟周长的概念互相混淆。 (3)解决策略:复习时先复习什么是周长,再来学习面积。要让学生区分周长是指边的总长,面积是指表面的大小。学生在举例的时候不但要说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而且还要指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教师还要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 “比一比”“画一画”“练一练”等活动,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及操作过程中探索新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以达到攻克学习的难点。2、第二课时:量一量(面积单位的认识)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表象,选择正

11、确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2)原因分析:受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空间知觉限制的,对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认识较少,没有建立起单位面积的概念, 学生还没有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学生还没有掌握一些解题的策略。在应用时会错用了长度单位或误用错误的面积单位。 (3)解决策略:先结合具体的测量、动手“做一做”的活动,去感知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再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如在教学中不断渗透长度与面积的对比,帮助学生强化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求周长需要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需要选择面积单位。 如在教学中要渗透

12、对比的解题策略,例如小手帕的面积是4( ),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物体面积来作参照物,如选择平方厘米可以拿指甲盖对比,选择平方米拿黑板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抽象的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空间知觉。 通过看、摸、说、想等方式感知1cm2、1dm2、1m2的大小,把三个大小不同的面积单位重叠在一起,清楚地看到每个面积单位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第三课时: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原因分析:学生会对面积公式的推导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应用时正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会互相混淆,也会与周长的计算互相混淆。(3)解决策略:引导学生

13、通过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一是让学生直接估算长方形面积;二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的活动,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是在“试一试”中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难于理解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利用长或宽的长度来代替摆方格数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数学上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思想,例如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1平方厘米)去摆刚好每行摆4个,摆了2行。在这里长和宽指的是长度,而摆的小方格是以单位面积来计算的,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呢?在教学时会停留在表层的公式推导:长和宽的乘积刚好等于摆方格的总数

14、,从而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是利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去观察发现“量边长计面积”和“摆方格计面积”两种方法之间的“数字对应”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总数”相等。只需要从数字对应来理解就可以了。从而也让学生感知到公式的必要性,因为“量边长计面积”比“摆方格计面积”方便,不用“背”着单位面积去测量,只需要尺子测量出图形边长就可以求面积了。4、第四课时: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 (1)教学难点具体表现为: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原因分析: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不足,不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就直接计算;尤其是用字母表示的时候,学生

15、很容易漏写“平方”或“2”,学生容易受长度单位进率的影响在面积单位换算时出现错误。 (3)解决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直观地做图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单位换算,从而体会到单位换算是实际的需要。(特别是土地面积单位)首先让学生感受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会安排以下内容:画一个长3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然后平均分成4块,将其中的一块涂上颜色,同学们,你们知道涂色部分的面积吗?学生动手去操作遇到困难(不够1平方分米,怎么表示?3/4不会计算,没有学过)怎么办?用一张画了很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透明投影片放在所画的长方形上,引导学生把这个面积为3平方分米换成300平方厘米,然后来计算300/4,来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这样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面积单位的换算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例如“铺地板”时求能铺几块,除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单位的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