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4690087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表格式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课题二十一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三维)知识与能力:1、预习中自学重点字词并掌握其音 、形、意。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嶙峋、镂空、别具匠心、斟酌。2、学生可以在文本中找出美感的字词句并体会其中的美。3、教师讲解及文本细读提升学生对建筑物的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4、学生能努力运用贴切的形容词对图画般的景物进行细致描绘,体现这种图画美。过程与方法1、运用当堂检测完成对基础字词的积累。2、运用粗读、精度相结合的方式圈点勾画出文本体现的建筑美,运用旁批完成对体现美的词语的品析鉴赏。3、运用多媒体及古筝乐曲

2、配以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古典的审美追求,提升自身对于建筑物的鉴赏能力,加深对于“美”的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同知识能力2、3、4、教学难点同知识能力3、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当堂检测2、精读圈点勾画3、精读品味批注注4、文字表达5、教师讲解体会教学手段1、多媒体苏州园林图片 2、古筝乐曲使用教材的构想 在初一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我将本课“文艺性说明文”的体裁重点定位在“文艺性”上。鉴于生活和学习的匆忙让学生逐步失去感悟和丧失美的能力,我将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趣、追求作为教学的总目标。结合这样的出发点我设定发现美、感悟美、品味美、表达

3、美作为本节课的设计构想。在接下来一节课中我将把结构的理解和多种表达方式作为自己的教学要点。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带来学习上的感受。预设:如出现全场的沉默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一幅画面做出范例。如还是沉默,考虑降低表达的难度,要求运用词语或仅说出景物即可。粗粗浏览不必要求过高。预设:1、设计理念应该在文本的什么位置。2、总体的理念而不是四个目标的分解。一、 话园 1分钟元代维则有诗“鸟啼花落水东西,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在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城市里的万山指的就是叶圣陶老先生笔下苏州园林为我们营造的空灵意境。二、游园

4、三分钟通过预习可知文本共十个段落。我为大家拣择了其中的几个画面,唤起我们对文本记忆的同时让我们随着乐曲置身着“寒花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的美景中,感受一二。三、 文本感知解园林 十分钟步履匆匆苏州园林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其中的那个景物或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苏州园林的地位之高让其它的园林望尘莫及,那么众多的匠师秉承了怎样的设计理念?听讲学生聆听并感受(鼓励学生随乐轻声诵读画面上的文字)学生欣赏之后表达(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形容词和句子来完整的表达)请找到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最能概括苏州园林总体设计理念的句子。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预设:最有价

5、值就是中心的意思所在。引导学生去粗取精,进行信息的筛选。预设:这是本课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步,不必苛求一定得出5段是文字工巧的段落,教师要学会收放。一句引导到第五段上来。预设:如进行不顺利教师可做一两个典范的实例用多媒体进行呈现。引导学生体会表达。 请在这个句子中进一步提炼出其中最有价值的短语。四、赏园 二十分钟好,“完美的图画”正是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既然是总特征就体现在文本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以第五段作为品读的重点段落。认真的阅读,那些地方是画面中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寻找勾画,并将自己的感受旁批在空白处。 阅读其它的段落在文本的其它段落你还有那些发现?五、解园 三分钟 学生交流告一段之

6、后,教师小结: 苏州园林之美是有灵魂的美。亭榭楼阁高低任性,梅兰竹菊葱郁可爱这一切都在唤起我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回归的愿望。置身其中每一只小鸟的啾唧都是乐曲,每一片绿叶都是舒展的身影,那种“完美的图画”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并完成学习卡的内容。学生对文本的其他段落进行解读,仍然是看到画面上的景物有哪些?美在哪里?批注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评中应注重对围绕画面对园林中“自然美”的评价。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预设:很有可能是时间不够,可以在课下完成。难得的安闲让我们觉得就是在市里穿行,在画中漫步。这正是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7、物我交融、天人合一”。中华文化中亘古不变的崇尚。因此就有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的古曲,山水花鸟的浓墨轻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住也安然”的洒脱。六、读园 两分钟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我们翻开课本前面的彩页,把自己置身其中,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七、别园 一分钟带着一种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理解和美的感受我们即将告别苏州园林。其实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苏州园林恰体现了中国审美的病态意识,因无法亲近自然而囚禁自然。在此我想古语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今天的我们“知足知止”。千年前的古人用这样的艺术坦诚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今天当我们环顾这钢筋水泥般

8、的城市时,自然离我们还有多远?学生用笔表达,全班交流。学生朗读并完成作业。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物我交融,没有了外在的障碍也没有了自我的观念,外事外物和自己融和成一个东西。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板 书 设 计 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 树 俯仰生姿 叶 花树相间 松柏 不像宝塔 道旁树 不像阅兵式 藤萝 盘曲嶙峋 珠光宝气 自然之趣补充设计作 业 设 计教 学 后 记 继去年的公开课之后,这是第二次接触本文。自我感受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把重点设置在对于文本美的品读和鉴赏上。难度较高,尤其是对自己的语言锤炼有了更高的要求。自己的

9、问题依然存在,引导时的语速过快,评价学生力求有质量和内容。整体感觉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浸润,但是静心细品和对鉴赏力的提升还是有很大的欠缺。下次加油吧!苏州园林学习笔记 班 姓名 一、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生字注音)Jin 赏 xun xi 丘h 相间 ln xn lu 空二、知园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中心词: 三、品园品读第五自然段:文中描写了 景物,美在 四、赏园任选一个段落,发现园林之美。我读的是第 自然段:园林美在 五、课后作业 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和别的小组进行交流,补充完整你的课堂笔记;发展性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用构图的方式表达文本的结构。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