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4690024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巷》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雨巷》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读后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巷读后感读戴望舒的雨巷,诗中那份幽怨与苍凉穿越时空如影随行,那份对爱情的守望的决绝与果敢让人望尘却步。在这首诗里,我感到强烈的期望和等待,最美好的是等待,最残酷的也是等待,所有的美丽的心愿,也许在期待中实现,也许在期待中破碎。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点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没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到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

2、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就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首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戴望舒之为戴望舒,恐怕大抵是因为雨巷,这并非是说他别的诗不好,或有质疑他的才华。完全是因为这首实在是太美了,光辉太过灿烂,以致衬托得其它诗稍显黯淡。雨巷就像太阳,其它月光之诗的亮竟都隐没于烈烈阳光下了。雨巷之于戴望舒,就像洛神赋之于曹子建,滕王阁序之于王勃,长门赋之于司马相如,再别康桥之于徐志摩,边城之于沈从文巨擘之作,一篇足以雄踞文坛,傲视群侠,占分天下十斗才之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