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公式汇总1、坏账准备14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一(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2、存货发出计价方法24A、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E(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x本月各地进货的数量)]十(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库存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一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B、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x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3、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32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x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x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材料成本差异率4、库存商品38A、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一销售净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一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B、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十(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x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起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54-56A、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受命(年)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月折旧率x固定资产原值B、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一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C、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一预计使用寿命(年)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D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x(预计使用寿命+1)十2]x100%=尚可使用年限十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x折旧率6、利润分配113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一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7、利润150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155、1568、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9、财务指标分析180-189⑴偿债能力指标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金+短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B、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一存货-预付账款一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它流动资产C、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D产权比率=负债总额一所有者权益总额X100%⑵运营能力指标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十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十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十周转额A、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一2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X360十营业收入B、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一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X360十营业成本C、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X360-营业收入D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一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X360一营业收入E、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X36业收入⑶获利能力指标A、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X100%营业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x100%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营业收入x100%B、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C、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x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D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年末数)*2⑷发展能力指标A、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上年营业收入总额x100%本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B、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x100%C、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十年初资产总额x100%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D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十上年营业利润总额x100%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⑸综合指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x权益乘数=营业净利润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营业净利润=净利润十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0、要素费用的归集224-237⑴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X分配率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消耗量分配率X材料单价⑵职工薪酬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X生产工资费用费赔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X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A、直接分配法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X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B、交互分配法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x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x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⑷制造费用分配率=总额十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女口,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x分配率11、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238-241⑴约当产量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十(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X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X单位成本⑵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⑶定额比例法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十(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十(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⑷联产品成本,实物数量发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12、产品成本265-271⑴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X100%⑵产品总成本分析——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X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X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x100%⑶产品总成本分析——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x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十销售收入X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x100%⑷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x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x(实际价格-计划价格)⑸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一计划工时)X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X(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一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13、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余额292事业余额=(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结余=经营收入一(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14、资金时间价值320(1)现值和终值的计算数.1.:计算公武F=P-(l+i)"的现值和殘值类型迪利计息方H现值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的计算/系数计算公式JF单利强值单利终値系数爲沪"F=T(1+n.■单制现信1互九幽单利现頂系数1十口R—1+nxij~L-[¥1n_一定童资金在未来某一时间点的協值①普通年金②即付年金③递延年金Ar终值;与普ii早金一样"il■■■,j—-lrPm・d'*Pr血L・n)(P/F-1,2Jl2^*L15-jtJLS(?^=9^=7&F=HLitm+n)—A.(P/A,i,比)〔如;pt-y^-~r/^?Q:*—Q3>P=A(F/Aj④永续年金L终值与刃•愴xi+in丿i'弓j送?{10®左風MP^~1'V%4wt^=A卜I-(3)利率的计算①复利计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