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测试测试目的:保证的功耗正常并符合标准;测试标准:GSM 11.10, YD/T 1215-2002 , YD/T 720-1998 ;测试条件:温度:+ 15DC ~+ 35DC湿度:20%〜75%气压:86〜106kPa电源:3.8VDC □ 2Amp测试仪器:CMU200/ Agilent 8960 , PC, DC电源,万用表,测试卡,Link Cable,数据线, R&S UPL,B&K人工耳,人工嘴及测试台座,B&K麦克风输,无响室(箱)1.1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指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是指以仿真耳处的输出声压与以PCM比特流表示的数字 声频接口( DAI)处的输入电平之比,以dB值表示;3. 测试方法:a. 将装在LRGP中,耳承应密合于仿真耳的刃形边缘上;b. 的DAI连接SS,操作模式为“音响设备及A/D、D/A的测试”;c. SS通过DAI给发送一个相当于一16dBmO纯单音的PCM比特流;d. 在100Hz〜4000Hz频段内,用1/12倍频间隔进行测试;e. 在各个频率,测仿真耳中(耳参考点一ERP )的声压4. 测试指标: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应在表5给定的限制范围内,在对数(频率)/线性(dB 灵敏度)坐标上,对下表中的间断点之间画直线得到一个范围。
*”的极限处于间断 点之间所画的直线上:频率(Hz)上限(dB)下限(dB)100-12—2000—3002-7500*-510000-530002-534002-1040002--表6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1.2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是指输入测试单音频时,PCM比特流在数字声频接口( DAI) 处的输出电平和在仿真嘴处输入声压之比,以dB值来表示;3. 测试方法:a. 装在LRGP中(见原CCITT建议P.76的附录上I)耳承密合于仿真耳的刃形 边缘上(见原CCITT建议P.51 );b. 用仿真嘴在嘴参考点(MRP)送一个声压为一4.7dBPo的纯单音;c. 的DAI连接SS,操作模式为“音响设备及A/D、D/A的测试”;d. 在100Hz〜4000Hz频段内,用1/12倍频间隔进行测试;e. 在各个频率,测DAI处PCM比特流代表的输出电平4. 测试指标: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度(从MRP到DAI)应在表6所示的范围内在对数(频 率)/线性(dB灵敏度)坐标上,对表6中的间断点之间画直线得到一个范围频率(Hz)上限(dB)下限(dB)100-1220003000-1210000-620004-630004-634004-940000表7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度1.3接收响度评定值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RLR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接收频率响应的方法,以这种方法来表示 什么样的话音信号可以被听者接受;3. 测试指标:如果不提供用户控制的接收音量控制功能,则接收响度评定值应为2 ±3dB; 如果采用了用户控制的接收音量控制功能,则对至少某一控制值,RLR应满足2±3dB; 当控制设定为最大值时,RLR应不小于-13dB;4. 测试方法:a. 在原CCITT建议P.79表3中列出的14频率上,(频段4至17)测接收灵敏度;b. 灵敏度表示为dBv/Pa。
根据原CCITT建议P.79的公式4.19c计算频段4至17的SLR,采用表2/P.79的加权系数,根据表3/P.79调整仿真耳的灵敏度必须 根据原CCITT建议P.79实际耳的校准表4进行校准1.4发送响度评定值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SLR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发送频率响应的方法,以这种方法来表示 什么样的话音信号对听者才是可以接受的;3. 测试指标:发送响度评定值应为8±3dB;4. 测试方法:a.在原CCITT建议P.79表3中列出的14频率上,(频段4至17)分别测发送灵 敏度;b.灵敏度单位表示成dBv/Pa根据原CCITT建议P.79的公式4.19b计算频段4至17的SLR,采用表2/P.79调节1.5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侧音掩蔽评定值是基于客观单音的测试,表示仿真嘴至仿真耳间的通路损耗3. 测试指标:13 ±5dB ;4. 测试方法:a. 的DAI连接SS,工作模式设为“音响设备和A/D、D/A的测试”;b. SS通过DAI给发送编码的一个PCM比特流(No.1即POCSAG码);c. 将装在LRGP中,耳承要密合在仿真耳的刃形边缘上;d. 用仿真嘴在嘴参考点(MRP)送一个声压为一47dBPa的纯单音;e. 对原CCITT建议P.79表2中给出的各个频率,(频段4〜17),测仿真耳的声 压;f. 根据原CCITT建议Rec.P79公式8.4计算侧音损耗(dB)和STMR (dB)值, 采用表6/P.79中列(3)的加权系数(非密合情形)和4/P.79的LE值(人耳与 仿真耳的修正系数)。
1.6发送失真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发射信号与总失真之比,是对发射设备(不包括话音编译码器)线性度的量度;3. 测试指标:用噪声加权滤波器在DAI处测得的信号与总失真功率之比应高于表7给出 的极限,中间电平的极值可性(dB信号电平)/线性(dB比)坐标上对间断点之间画的 直线中得出;测试过程中,声压不得超过+ 10dBPa相对ARL的电平(dB)电平之比(dB)-3517.5-3022.5-2030.7-1033.3033.7731.71025.5表8测出信号与总失真功率之比4. 测试方法:a. 将装在LRGP中,耳承要密合在仿真耳的刃形边缘上;b. 的DAI连接SS,操作模式为“音响设备及A/D、D/A的测试”;c. 在MRP中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频率介于1004〜1025Hz之间调节此信号的电 平直到DAI处输出的PCM比特流等效为一10dBmO,此时MRP处的信号电平即 为声参考电平( ARL );d. 输入测试信号,其电平相对于ARL分别为:一35dB —30dB —25dB —20dB -15dB — 10dB —5dB 0dB +5dB +10dB;e. 在每一个信号电平上,用噪声加权滤波器测DAI处信号与总失真的频率之比(见 原 CCITT 建议 G.714 和 O.132 )。
1.7稳定度储备1. 数量:2pcs以上;2. 定义:收发稳定度储备是指产生振荡时,需在SS的基准话音编译码器的来去通路间插 入的增益;3. 测试指标:最小稳定度储备应为6dB,并检测不到音频振荡;4. 测试方法:a. 在SS中的基准话音译码器的来去通路的环路中插入一个相当最小稳定度边际的 增益,并启动任何一声回波控制器;b. 将一个符合CCITT建议O.131的测试信号在基准话音译码器的数字输入端环路, 观察稳定度,测试信号的电平为一10dBmO,持续时间为1s;c. 若存在用户控制的音量控制器,应设置为最大档;d. 对,将放在坚硬平面上,传感器面向平面附:研发至量产各阶段重点测试项目表:Item研发试产量产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VV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VV接收响度评定值VV发送响度评定值VV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VV发送失真VV稳定度储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