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6.(2015·北京)已知:2KClO32KCl+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7.(2015·南充)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8.(2015·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下图)请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Mg>Fe>Zn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Zn>FeC.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Mg>Fe>ZnD.Al、Mg、Fe、Zn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9.(2015·龙东)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 ℃升温至t2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10.(2015·厦门)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11.(2015·绵阳)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ABC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12.(2014·泸州)根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 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时,取10 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①t1 ℃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______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②将t2 ℃时,150 g a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可析出________g a物质4)右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题型之二 表格型解答表格型题时,首先看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把表格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多组数据中筛选出对解题最有帮助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例2 (2015·绵阳)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测定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试纸变为浅红色溶液pH为2B鉴别NaOH和NH4NO3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b固体加a的试管水温升高,加b的试管水温降低A是NaOH,b是NH4NO3C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做白磷是否燃烧的对比实验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燃烧需要O2D比较Al、Cu的活泼性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l的活动性低于Cu思路点拨:A.测定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已经将原来的溶液稀释了,如果原来的溶液是酸,则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
B.鉴别NaOH和NH4NO3,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b固体,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所以A是NaOH,b是NH4NO3C.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前者白磷放在冷水中,没有通入氧气;后者白磷放在热水中,通入氧气,根据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的现象,不能得出燃烧需要O2的结论D.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铝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无明显现象,不能得出Al的活动性低于Cu的结论1.(2013·绵阳)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 )选项着火情况灭火措施理由A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B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C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D林区发生火灾砍倒附近树本开辟隔离带移走可燃物2.(2014·宜宾)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方法反应类型ACuO粉Cu粉在空气中加热化合反应BCO2CO通过灼热的CuO置换反应CH2HCl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分解反应DKClK2SO4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复分解反应3.(2014·南充)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试剂操作方法ACO2(CO)O2点燃BNaCl溶液(Na2SO4)Ba(NO3)2溶液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CCaO(CaCO3)稀盐酸滴加适量稀盐酸DCu(Fe)稀硫酸先加入适量稀硫酸,再过滤、洗涤、干燥4.(2014·绵阳)某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1.68.029.6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A.4∶1 B.3∶1 C.2∶1 D.37∶85.(2015·乐山)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6.(2014·乐山)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选项保存方法原因A白磷应保存在冷水中白磷着火点低B浓硫酸应密封保存浓硫酸在空气中易吸水C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易挥发D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