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裁判培训教程第一讲乒乓球竞赛规则一、球台1 .球台规格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 2 . 74 米,宽 1 . 525 米,离地面高 76 厘米.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l >规则解释 ① 所谓"比赛台面",是指球台台面的长 2 . 74 米乘以球台台面的宽 1.525 米的表面面积.其厚度为零.②所谓"侧面",是指球台边缘与球台侧面相交处以下的部分.< 2 >裁判方法如何判断球擦边或球出界"擦边球"是指球触与比赛台面和球台四个侧面的交界线上,而且球已经结束了比赛状态."球出界"是指球触与比赛台面的侧面.2 .比赛台面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 30 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约为 23 厘米.< l >规则解释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其中包括木质材料、合成材料等.比赛台面是否符合正式比赛的要求,必须看它是否满足:① 比赛球台应具有一致的弹性. ② 使球弹起一定高度的弹性. ③ 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且无光泽. 3 . "半区"与"中线"的规定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 3 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1〕规则解释所谓"半区"的划分,是为双打比赛而设定的."右半区"在双打比赛中,就是发球与接发球区.〔2〕裁判方法在双打比赛过程中,发球员将球发出时,球从本方台区的右半区〔中线上〕弹起,落到对方台区右半区〔中线上〕,均视为合法发球.二球拍 1 .球板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底板厚度至少有 85 %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 7 . 5 %或 0 . 35 毫米.〔1〕规则解释 ① 所谓球拍大小不限,是指球拍的大小在规则中没有限定,即可大可小.②所谓形状不限.是指球拍的外观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规则不限制任何一种形状的球拍在正式比赛中的使用.③所谓重量不限,是指球拍的轻重在规则中没有限定,可重可轻.〔2〕裁判方法 ①一块平整、坚硬的方形木质球拍,可否用于正式比赛.这块球拍满足了规则中关于球板的两项规定:即球拍符合了"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和符合"底板厚度至少应有 85 %的天然材料"两个方面的要求,故可以使用.② 一块球板,其木质部分为90%的天然木料,其中层的粘合层的厚度为 0.30 毫米,粘合层的厚度比例为 10 % ,此球板是否符合规则关于底板的要求.可分两步分析:第一步:要正确理解规则中关于球拍的厚度中至少有 85 %是天然木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 %或0.35 毫米.第二步:确定这块球拍是否符合规则规定:a.其木质材料达到 85 %以上的规定,符合要求.B.其一层粘合层的厚度为 0 . 30 毫米. C.一层粘合层的比例,为 10 %.不符每层粘合层不超过7 . 5 %的规定.故此拍不符合比赛规则要求,不能用于正式比赛. 2 .胶皮、海绵"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 2 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 4 毫米."(1) 规则解释 ① 所谓普通颗粒胶,就是我们俗称的胶皮,它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 50 颗的平均密度分布在拍面的整个表面.② 普通颗粒胶分为:正胶、反胶、长胶、生胶和防弧圈球胶. ③ 所谓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 毫米,是指在正式比赛中,如果使用没有海绵的胶皮拍,必须是正贴的胶皮.球板上直接反贴上胶皮在规则上是不允许的.粘合剂是指贴粘球拍时所使用的胶水.在确定胶皮板的胶皮是否符合规则不超过2毫米的要求时,必须考虑粘合剂的厚度.不超过2 毫米的规定包括了胶皮厚度长粘合剂使用后的厚度.④ 所谓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 4毫米.这里要注意的是,反贴胶皮必须和海绵一同使用,而正贴胶皮即可单独使用,亦可和海绵一同使用.在厚度的规定上,对颗粒胶〔胶皮〕的厚度有规定,即与粘合剂一起不超过 2 毫米.但对海绵的厚度则没有规定.〔2〕裁判方法案例1:A 球拍为正贴海绵胶,海绵胶与粘合剂的总厚度为 3 . 5 毫米,颗粒胶的厚度为 2 . 1 毫米. A 球拍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A 球拍不符合规则的要求.尽管它满足了正贴海绵胶和粘合剂的总厚度不超过 4 毫米的要求,但正贴颗粒胶却违反了关于颗粒胶连同粘合剂不超过 2 毫米的规定.案例2 : B 球拍为反贴海绵胶,海绵胶与粘合剂的总厚度为 4 毫米,其中海绵的厚度为 2 . 1 毫米, B 球拍是否符合规则要求.B 球拍符合规则的要求.因为规则只对颗粒胶连同粘合剂的厚度有规定,但对海绵的厚度没有规定. B 球拍满足了海绵胶连同粘合剂不起超过4毫米和颗粒胶连同粘合剂不超过2毫米的要求.案例3:C 球拍是正贴海绵胶,由于某种原因,其有3个颗粒已经脱落.C球拍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C球拍不符合规则要求.规则关于胶皮颗粒的要求有两个要点:① 球拍表面覆盖物颗粒胶的颗粒应均匀分布; ② 每平方厘米不少于 10 颗,不多于 50 颗. C 球拍不符合规则中球拍表面覆盖物颗粒胶的颗粒应均匀分布的要求. 3 .球拍覆盖物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与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其任何材料覆盖.球拍击球拍面的覆盖物应是国际乒联现行许可的品牌和型号,并在其边缘必须附有清晰可见的商标型号与国际认可的标记.规则解释所谓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是指覆盖物不得小于底板;所谓不得超过其边缘,是指覆盖物不得大于底板.当然覆盖物覆盖整个拍面,应除去执握球拍部分和球拍柄部分.4 .球拍的整体性的规定底板、底板中的任何表层以与用来击球一面的任何覆盖物与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规则解释所谓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厚度的均匀性,二是整体性.球拍在正式比赛中使用,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点.如果底板、底板中的夹层与用来击球的覆盖物受到损坏而进行修补.其厚度的均匀性和整体性有较大改变时则不能在正式比赛中使用.当然,规则还有一个补充解释的条款,即"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性能,均可允许使用."5 .球拍颇色的规定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只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规则解释如果球拍两面都有覆盖物,则一面为鲜红色,一面为黑色.如果球拍一面有覆盖物,一面没有覆盖物,球拍的两面也应为一面是鲜红色,一面为黑色.覆盖物在此是指普通颗粒胶〔胶皮〕,而不包括海绵.所以胶皮的颜色只有红黑两种;而海绵的颜色则有蓝、黄、白、灰等多种.国际乒联关于球拍覆盖物批准表第 21 号的文件中 <2000.7.1 一 2001.6.30 > ,关于胶皮与海绵有一个说明:"暗色海绵〔黑、蓝、棕、绿、紫、红〕上不能粘贴透明的红色胶皮〔大多数红色胶皮都是透明的〕.用鲜红色胶皮而在透明胶皮下面用暗色海绵,则胶皮为非法."6.球拍粘贴的规定用来粘贴球拍覆盖物的粘合剂不得含有禁用溶剂.规则解释 ① 粘贴球拍的溶剂,只能使用由国际乒联批准使用的无毒性胶水. ② 在世界性比赛与奥运会和主要巡回赛中,如果发现使用违禁胶水,将被取消本次比赛的参赛资格并将情况报告其所属协会.三、关于球的规则1.球的大小重量规定球应为圆球体,直径 40 毫米,球重 2 . 7 克.2.球的质料规定球应用赛璐路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四、关于乒乓球竞赛的基本概念的说明1."回合"的定义"回合",是指乒乓球比赛过程中,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规则解释当球从发球员不执拍手中被抛起到静止状态的最后一刻起,比赛的每一方将球合法还击到对方台面,直到有一方失一分或双方均不失分而重新发球为止.这一段时内,称之为"回合".2."执拍"手与"非执拍手"的定义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非执拍手:未握着球拍的手.3."击球"的定义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触球.规则解释规则规定,击球时可以用球拍和持拍手手腕以下部位击球.如果出现用执拍手手指或手背击出的球,均被认为是合法击球.4."阻挡"的定义阻挡:对方击球后,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在没有触与本方台区,也未越过端线之前,即触与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 < l 〕规则解释所谓端线,是指包括球台端线以与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所谓穿带的任何物品,是指运动员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如运动员的衣服、球拍、发带、眼镜等等.< 2 〕裁判方法在裁判"阻挡"时,可以把握两个要点: ① 是球通过台面时,以台面为标准,在台面上空球触与了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属于"阻挡". ② 当球不经过台面上空时,以比赛台面端线与其两端的延长线为标准,在端线之前球触与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属于"阻挡".5."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的定义除从球网和比赛台面之间通过以与从球网和网架之间通过的情况外,球均应视做已"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l 〕规则解释当合法击球时,球从球网装置上方越过〔包括触与球网〕 , 球从球网的侧面绕过,从网柱和夹钳的底下穿过,这三种情况都被视为合法的击球 .< 2 〕裁判方法案例:运动员A在还击球时,将球从球网装置的外侧绕过,落到对方的台面,此球是否应视为运动员 A 还击球失分.根据规则规定,球从网柱外侧绕过而落人对方台面,应视为"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运动员 A 的击球是合法的.五、关于合法发球的规则 1.抛球手的规定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l 〕规则解释所谓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是指球不得由执拍手抛起,如用执拍手挑球.所谓手掌张开和伸平,是要求发球员不能以任何方式握住球,以避免通过手指的作用,使球在抛起时产生旋转.所谓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端线之后、比赛台面之上,这是要求发球员在抛球前,抛球的不执拍手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瞬间的静止状态. < 2 〕裁判方法案例1:发球员将球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指上进行发球,是否可以.球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指上进行发球,不符合规则中的"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的要求,故是不合法的发球.案例2:用执拍手抛球来实施发球,是否可以.这一案例同样不符合规则"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的要求,故不可以.案例3:用手掌使球来回滚动并突然抛起发球,可不可以.规则规定"球应是静止的",即在发球前一刻,球不能在手掌中产生移动.案例4:发球时,不执拍手的手臂与手腕部分超过了端线,但球体则在端线后,这种情况符合不符合规则要求.规则中只对球体做了端线以后、比赛台面之上的规定,而没有对不执拍手与手臂不能超过端线进行规定.所以,在发球时,不执拍手的手腕部分伸过端线,只要球体保持在端线以后,就不视为不合法发球.案例5:发球时,发球员的不执拍手的手掌低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这种发球是否是合法发球.规则要求球体应高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在判别发球是否合法时,主要看球体是否符合规则的这一要求.如果球体低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则为不合法,如果球体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则为合法发球.2.抛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