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99MB
约22页
文档ID:445991208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1页
1/22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准提升】重难点精讲精练专题0 9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考情分析元素推断题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角度仍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片断、物质转化与元素推断的融合为主,该类试题往往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基础理论等知识串联起来,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对“位一构一性 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将周期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复习时注意以下几点:(1)熟记短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会比较离子半径的大小,会判断键的极性和非极性二、考点剖析【考点一】物质结构1,明确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原,质 子(Z个)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字7人、在 质 子数确定后圭-X)核I中子KA-Z个 决 定 愿 王 种 类 同 位 素、核外电子(Z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一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化合价质量数、f/离子所带电荷数质 子 数/原子个数2.“四同”的判断方法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H、H怕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2、O3o(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C H3C H3 C H3C H2C H3O(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3.理清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型的对应关系(X-Y)合物X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健极性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粒子阴、阳离子成键实质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与金属性强的元素经得失电子,形成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II:金属:陋历;某些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注意: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各原子都不显电性,简称非极性键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两种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一方略显负电性,简称极性键4.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结构示意图Al球棍模型甲烷:金比例模型乙烯:g g电子式C O2:():C:():结构式H HI IH-C-C-O-HI I乙爵:H H结构简式一 HiC-CHs对二甲苯:分子代或化学 弋.KAl(SO4)2-12H2O5.常考微粒电子式类型H:H:N:H+(1)阳离子,如:Na+、Ca2+、H。

阴离子,如Jyl匚 s :广、匚H 匚.N:H:9:.(3)官能团,如:羟基 0 :F 氨 基h、醛基-E H、较基Y:0:H4)单质分子,如:H:H、N :N:,化合物分子,如:H:c i:、H:O:H:o:e:d;离子化合物,如:N a-匚 Ci:丁、N a-匚N a 匚 Ci:r M g 匚 Ci:丁(6)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如:N a F:Q:H、Na:():(?:了 Na-H 1+H:N:H :Cl:.ii 易错提醒】常见电子式错误类型(1)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漏写错误如 N2的电子式错写为N:No(2)离子合并错误如 NazS的电子式错写为N a;:丁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混淆错误如 HCI的电子式错写为H匚 0 口4)原子结合顺序错误如 HClO的电子式错写为H:0 :():5)共用电子对数目错误如 co 2 的电子式错写为:9:C:9L6.正确理解微粒间的作用力(1)强度:化学键 氢键 范德华力2)范德华力与物质的组成、熔沸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组成和结构相似,一般来说,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如沸点:HlHBrHCk(3)氢键与物质的熔、沸点:HzO的熔、沸点高于H 2S,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zS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常见的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0、F 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题组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H Q 和C R fO 互为同系物B.N 和 N;互为同素异形体C.c和 MC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l Cl【答案】C【详解】A.C H Q 为醇,而Cz&O可能为乙醇也可能为二甲醛,所以两者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互为同系物,A 错误;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而 N“和 N;均为离子,不为同素异形体关系,B 错误:C.“c 和,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原子,互为同位素,由于两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 正确;D.由于苯环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所以0为同一种物质,D 错误;故答案为:Co2.反应 COCl2+4NH3=CO(NH2)2+2NH4C1 可除去 COCl2确的是)污染下列说法正A.COCl2是极性分子C.CoCI2中含有非极性键【答案】AB.NH电子式:H :N:HHD.中子数为18的 C l原子:8Cl【详解】A.CoCl2的中心原子是C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 sp2杂化,孤电子对数为0,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三个顶点上有三个原子,分别是两个C I原子和一个。

原子,它们形成的键合力不为0,所以Ce)Cl2是极性分子,A 正确;B.NH3的电子式为H:N:H,B 错误;HC.CoCI2只含极性共价键,C 错误;D.中子数为18的 C l原子可表示为:;C1,D 错误;故选A o3.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查德威克用 粒子(即氮核:He)轰击某金属原子吃X 发现了中子,该核反应还可得到了Y,核反应方程式为;He+9XT%Y+;n,其中X、Y 的 L 能层上的电子数之比为1:2 o 下列叙述错误A.A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B.X 的氢氧化物与AI(OH)3的性质相似C.Y 有多种不同的含氧酸D.非金属性:XY【答案】A【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式为:He+)X T +n,可知M=2+Z,2M+1=4+A,其中X、Y 的 L 能层上的电子数之比为1:2,则I X 为:Be,Y 为;十A.X 为:B e,质子数为4,质量数为9,中子数为9-4=5,中子数与质子数不相等,A 错误;B.根据对角线规则,Be(OH)2与 Al(OH)3的性质相似,它们都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B 正确;C.Y 为 C,C 有多种含氧酸,H3CO3,H2C2O4等,C 正确;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X(Be)Y(C),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4.1934年,约里奥 居里夫妇用 粒子(即氮核;He)轰 击 某 金 属 原 子 得 到/!Y,具有放射性,可衰变为ZIQH e+2X zgY+-,ZgY zlQ+e基态Y 原子3p能级半充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 4 :1 3B.X和 Y的氧化物分别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第一电离能:X Q Q【答案】B【详解】基态Y原子3 p能级半充满,故 Y为 P,故 Z=1 3,A=2 7,故 X为 A 1;Q的原子序数为1 4,Q为 S i;A.X为 A l,质子数为1 3,中子数为2 7-1 3=1 4,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 4 :1 3,A正确;B.X的氧化物为A b C h,是两性氧化物;Y的氧化物为P 2 O 3 和 P 2 O 5,均为酸性氧化物,B错误;C.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P的价层电子排布为半满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 A l S i 9:BHN :H H:C1:(2)H :():c i::c i:c :c i::s :c :s ::e:H H H H:6 :C:S :H :N :N :H CH:N :N :H +N a+H(3)N ai E:N :3-N a+N a+L :H-H :N :H +H:Hi-Na+C:C:N :-HN a+E:S :C:N N a+H :B:H-H【考 点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1.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O元素种类2.利用区间定位推断元素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可采用区间定位确定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序数的排列顺序由左到右依次为I A、II A、IHB、IVB、V B、VIB,VIIB、Vffl IB、HB、IHA、IVA、V A、VIA、VnA、0,牢记各周期对应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 数,可以快速确定周期数周期 三四起止序数1 23-1 011 1819 36周期五六七起止序数37 5455 8687 1183.识记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同周期(左T右)同主族(上T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阳离子)逐渐增大元素性质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 一+7(0、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0、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逐渐减小趋势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呈现减小趋势4.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三表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金属活动性顺序:按 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按 F、0、Cl、Br、I、S 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三反应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氨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金属性越强还原性非金属氨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非金属性越强5.“三看”法比较微粒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6.注意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判断中的“特例”(1)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铁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 AICb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镂盐2)非金属单质只含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3)气态氨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而金属氢化物(如NaH)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4)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部分共价化合物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如 SiCh等,而部分共价化合物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如固体硫熔化5)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而与分子内部化学键的强弱有关7.牢记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特性”的元素质量最轻的元素,其单质可以填充气球氢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简单氢化物中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氨化物在通常状况下呈液态的元素氧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元素;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氟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锂短周期元素中与水反应较剧烈的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