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4589793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方案2012年*月目 录一、建立背景4二、建立原则4三、建立目标5四、建立容64.1总体架构6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7目录体系建立目标7目录体系标准建立8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8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10目录体系容建立步骤11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13交换体系建立目标13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13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14交换体系容建立步骤154.4政务信息资源库16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16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16资源库建立例19五扩展主题应用25六建立步骤256.1准备阶段25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266.3系统软件建立阶段266.4容建立阶段266.5培训阶段266.6验

2、收阶段266.7效劳阶段26一、建立背景在“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立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开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开展,加强电子政务建立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效劳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立,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安康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建立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

3、立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立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2、需求主导,讲效从应用需求出发,严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4、统一标准,保障平安标准先行,用标准规电子政务建立,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开展与平安的关系,综合平衡平安本钱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严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体系和平安保障体系。三、建

4、立目标在以应用为导向的前提下,拟规划建立*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整的共享交换平台包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库,并选取人口、法人根底共享信息作为共享交换平台及资源库的示应用(即人口、法人根底共享信息库的建立及其梳理、编目、共享、交换、效劳),形成“2+2建立模式。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以达成以下具体目标:1. 建立覆盖各参建委办厅局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人口、法人共享根底信息进展梳理、编目,形成*县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示应用,带动目录体系建立;2. 建立覆盖参建委办厅局单位的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提供人口、法人共享根底信息的交换效劳,为各政务根底信息交换落

5、地成库、实现跨部门主题应用提供支撑。同时为下一步交换体系横向覆盖更多的委办厅局单位预留接入接口;3. 以现有的县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为依托,融合公安、人社、计生、民政等厅局单位与人口相关的信息资源,形成全县人口共享根底信息库,为政府决策、公共效劳系统等提供信息支撑;4. 整合工商、税务、质监、编办等部门的法人相关信息,形成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县法人共享根底信息库,为各监管部门进展“业务穿插稽核奠定根底;5. 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电子政务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制度规,明确统一的数据共享格式,明确部门共享信息资源的责任与义务。*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采取统一规划,阶段实施的原则进展建立,本工

6、程将以参建各委办厅局业务急需的人口、法人相关政务信息资源为试点,实现共享交换、数据比对分析,同时为下一步交换平台横向覆盖更多的委办厅局单位预留接入接口。通过本平台实际应用,不断总结完善,后期将通过不断扩大参建部门,不断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围,逐步实现更大围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四、建立容4.1总体架构总体架构图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架构在遵循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原则下,严密结合本县实际,从构造上主要分为以下五层:1. 根底设施层主要为目前县级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平安等根底设施系统;2. 信息资源层包括各政务部门已有的业务系统数据库、根底数据库以及各类业务和信息资源3. 共享交换

7、层由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构建的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支撑4. 政务应用层基于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以及共享交换平台,根据政务部门自身进展社会管理、宏观调控、公共效劳、经济调节等方面履职的需要,向政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政务应用。5. 门户展现层主要通过政府门户和公务员门户统一进展对与对外展现。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以元数据为核心、通过元数据与信息分类、主题词表的结合,对信息资源进展能表达其在关联的分布式网状组织,以方便信息资源管理、识别、检索、定位和共享的应用效劳体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整个电子政务建立的根底设施之一,是政务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8、和整合共享的根本前提,是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雷达导航系统,是与理论一脉相承的一种信息化建立的方法论。4.2.1目录体系建立目标以“两库建立为着眼点和推动力,利用目录体系建立的方法,梳理清楚人口、法人等相关信息资源。做到“业务清、资源清、部门清、共享需求清、应用清。资源目录体系建立的全局目标是建立“一个系统,解决“两个问题,支持“三个应用,面向“四个效劳。建立“一个系统即建立一个分布的、可扩展的、可集成的、有统一数据模型、有多种用户视角的、可交换的和平安可靠的系统,对各类政务资源(信息、效劳、模型、人力)进展组织和管理;解决“两个问题即解决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与定位问题,解决政务信息资源规划与整理问

9、题;支持“三个应用即支持信息集成整合应用、各业务部门办公应用和面向突发事件的决策应用;面向“四个效劳即面向政务协作效劳、专题信息效劳、宏观决策效劳、便民公众效劳。4.2.2目录体系标准建立在遵循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地方标准,涉及的标准主要如下:u 目录接口规u 异构数据库接口规u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规u 资源标识码编码规u 分布式应用系统间互联互通技术规u 技术管理规u 目录体系绩效测评制度u 法人单位共享根底信息库数据元规u 法人单位共享根底信息数据库共享与应用框架u 法人单位共享根底信息数据库数据核查规u 人口共享根底信息库数据元规u 人口共享根底信息数据

10、库共享与应用框架u 人口共享根底信息数据库数据核查规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信息资源目录平台采用元数据对数量多、门类广、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特征进展描述,在目录中心形成统一规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通过对目录容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形成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管理和共享模式,通过该系统建立,可以将信息资源目录以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提供应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目录路径准确定位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采用多层架构设计,自下而上共分为四层,依次为:根底数据层、信息资源层、整合效劳层、门户应用层。信息平安体系和管理体系覆盖到每一层的每个环

11、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包含了构建在网络传输层之上的信息资源层和整合效劳层,并通过面向门户应用层的数据访问接口为更多应用系统提供统一数据来源。1) 根底数据层:是系统应用的各种根本数据,存放在各种应用系统或数据库里。2) 信息资源层:提供信息采集以及异构数据、元数据的建立。3) 整合效劳层:担负了对信息数据的特征提取、分类、编目等功能,同时起到数据描述与交互、资源效劳与共享、注册管理、信息管理的作用。4) 门户应用层:提供相应的目录展现及应用。提供多种数据检索方式以及数据接口。目录容效劳业务流程图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业务需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子

12、系统:1. 目录中心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中心系统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核心。它充当管理者的角色,统筹规划体系容,分配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前段码,负责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注册、发布与维护,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容的查询效劳。信息资源目录中心系统功能包括:我的平台,元数据管理,分类管理,目录管理,系统配置,字典管理和系统管理。2. 目录前置系统信息资源目录前置系统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的源泉。它充当提供者的角色,负责本部门节点的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设置使用权限,注册目录并负责更新,并且负责提供与目当容相关联的政务信息资源的定位。信息资源目录前置系统功能包括:我的平台,后段码管理,编目管理和系统管理。3.

13、目录检索系统信息资源目录检索系统是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具体应用。它充当使用者的角色,对获取的信息容在授权围使用。信息资源目录检索系统功能包括:检索模式,准确模式两种。4.2.4目录体系容建立步骤1建立思路目录容建立业务和信息资源梳理、编目和综合是目录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繁琐复杂、需长期维护的系统工程,为防止我县目录体系容建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有头无尾、止于外表的现象,建议采取如下工作思路:n 面向应用,重点突出根据急用先行的原则,推动与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大应用系统开发相关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和应用。n 试点先行,稳步推开在部门信息资源全面梳理实践方面,可选择少量部门先行试

14、点,总结经历,探索工作方法与实施途径,而后稳步推开。n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在编目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可采取自上而下、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由单个目录编制到系统性目录编制。n 构建合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标准和制度建立,使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向着制度化、程序化、持久化的方向开展。2建立步骤1、业务和信息资源调查梳理业务和信息资源梳理的整体思路是:以各参建部门职能为依据,按照“机构职能 业务事项 信息资源 资源元素的顺序,将机构职能分解成业务事项,梳理出各业务事项对应的信息资源,最终按尽可能细的颗粒度将每一信息资源细化到资源元素数据细化到信息字段,业务细化到所有流程和效劳,非构造信息资源细化到文档。在信

15、息资源梳理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有:n 政务部门的核心业务有哪些.业务使用和产生的信息资源有哪些.在哪里.谁负责.n 各部门部或跨部门的信息共享需求有哪些.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可以在部门之间间共享.共享围是什么.哪些只能在部门或处室部使用.哪些可以推动跨部门的业务协同.n 各部门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如何.业务有哪些应用系统或数据库支撑.哪些信息资源存储在应用系统或数据库中.哪些没有.在进展业务和信息资源梳理前,必须根据具体业务按照元数据和目录分类规划设计相应的资源调查表,明确调查指标项,防止数据资源的重复采集和梳理调查工作的反复进展。调研和梳理围:“两库建立所涉及到的委办厅局单位。调研和梳理对象:梳理与人口根底共享信息库和法人根底共享信息库建立相关的各参建单位的信息资源和业务资源。2、业务和信息资源编目建模与梳理工作的繁复相比,业务和信息资源编目建模工作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在元数据、目录分类和唯一标识符编码规划的根底上,利用目录管理系统提供的编目工具,逐步形成我县人口根底共享信息、法人根底共享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