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策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583673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式婚礼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式婚礼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式婚礼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式婚礼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式婚礼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式婚礼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婚礼策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式婚礼策划:融入传统婚礼元素【摘要】传统的中式婚礼以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张扬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刮起了复古的热潮,而婚礼也是一样,本身中式婚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现在更是受到多方的追捧。传统的中式婚礼以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张扬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刮起了复古的热潮,而婚礼也是一样,本身中式婚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现在更是受到多方的追捧。传统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中式婚礼策划一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

2、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 ; 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 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 ( 合卺酒 ) ,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

3、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

4、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 ( 媒人 ) 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中式婚礼策划二1:请帖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水墨画的笔触有着夸张的韵味,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建议新人不妨采购些中国结、盘花钮、流苏、古钱、玉佩等中国特色的

5、配件,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2:桌卡可以将来宾名单书写在扇子上作为桌卡,迎宾牌用竹帘来制作,餐巾用盘花钮来装饰。红灯笼做路引,瓦罐用作花器,祝福卡象新年的许愿条一样直接挂在桃花树上,还可以将两人的姓氏或者名字刻印成婚礼印章作为主题 LOGO使用,甚至以电脑灯投影于现场营造华丽大气的气氛。3:布置在婚宴场地布置上需要强调主题和细节,诗词歌赋、昆曲越剧,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可以大做文章,“黄金甲”的富丽堂皇, “青花瓷”的意境悠远, 皮影的拙朴, 绣品的精美,蓝印花的凝练,找到适合新人自己风格的一定不难。现代中式婚礼应该有着东方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选择传统的吉祥器物以及中国特有的图纹作为素材,以简约、精炼、大胆的现代手法演绎,制作执行时运用高科技的材料和工艺。这样一场婚礼有着现代大气的时尚场面,却让每个来宾都体会着团圆美满的吉祥氛围。4:回礼中式婚礼的回礼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青花瓷的杯子,象征着一辈子不变色的幸福; 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传达的是快快乐乐和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好口彩 ; 无锡的大阿福泥人是很可爱的礼物,刻上两人的姓氏印章便有了独特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