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458282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绪论阳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2.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

2、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4.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5. 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6.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7.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8. 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1.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

3、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语音叵: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2. 已弓:就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3. 司:就是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由发音体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音波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4、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后长|:就是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波持续的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4. 也0: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5. 卮系: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

5、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6. 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7. 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8. 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9.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qzhchzc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10. (口音):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上升,鼻腔通路关闭,气流在

6、口腔发生共鸣,成为口音。11. (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12. 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13. 巨: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气流在口腔中不受到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只受口腔的调节。元音发音都比较响亮。普通话语音中共有10个元音:7个舌面元音,2个舌尖元音,1个卷舌元音。14. 住甫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大多数辅音发音时气流不

7、振动声带,少数辅音要振动声带。不振动声带的是清辅音,振动声带的是浊辅音。普通话音节中一共有22个辅音。15.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16. 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17. 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要完全闭塞,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流出,当发音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18. 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19. 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声母都由辅音充当,发音时多数气流不振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普通话声母共21个。20. 传统的分析法

8、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也可以由两到三个元音结合而成;有些韵母由元音加辅音韵尾组成。韵母中不能缺少元音,所以发音响亮;韵母可以独立自成音节。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21. 惟元音韵母|:只有一个元音音素独立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10个单韵母,分为舌面单韵母、舌尖单韵母和卷舌韵母。舌面单韵母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但拼写时要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滑向乙元音,但是这种变化是逐渐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有一串过渡音

9、。按照元音数量,复元音可以分为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按照韵腹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可以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和后响复元音韵母屋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普通话语音中共有16个鼻韵母。根据鼻韵母韵尾的不同,可以把鼻韵母分为两类,韵尾是舌尖中音n的,叫舌尖鼻音韵母,又叫前鼻音韵母;韵尾是舌根鼻音ng的,叫舌根鼻音韵母,又叫后鼻音韵母。22.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巨|: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从发音来说,是发音过程中肌肉一次从紧张

10、到松弛的过程。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音节,但普通话语音中的儿化韵,如“盖儿”(gair),写下来是两个汉字,但读音上是一个音节。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每个音节至少包括韵腹和声调两个部分。普通话的音节有400个左右。23. 05匹: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语音社会属性的表现。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由其他特征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声调音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音位和音素不同,音素不辨义意义。例如:饱了

11、/p/跑了/p7,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p/和/p7区别意义,是辨义对立,所以是两个音位。ian/e/ao/a/中,/e/和/a/呈互补分布,不辨义对立,所以只是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表现为音素。24. 百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若干不同的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5. 06附牛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音位有不同的变体,其中分为自由变26. 体和条件变体。如n和l在有些方言里可以任意替换而不改变意义,属于自由变体,而ian/e/ao/a/中的ian和ao里的a由于受到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了音色的改变

12、,但是不区别意义,是条件变体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押韵:是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的情况。韵脚指各句押韵的字。27. 05叠韵:叠韵指两个汉字的韵部相同。如现代汉语普通话“苗条”miqUia寸,是叠韵,韵母都是iq。所谓韵部相同,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的有无或有什么样的韵头可以不论,如普通话“蓝天”lantian两字中,一个有韵头i,一个没有韵头,可是韵腹和韵尾相同,也是叠韵。两个字是不是叠韵,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如闽南方言“屡次”lu埠u,“轮船”lun埠un都是叠韵,普通话则不是叠韵。

13、又如“拙劣”,从广韵音系来说,拙,职悦切,劣,力辍切,都在薛韵,两个字是叠韵,但现代汉语则不是叠韵。28. 回: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有两个主要的语音特点:129. 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巨:是声调的种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就是调类。30. 巨:是古声调的一类,发音特点是韵母后面带有塞音韵尾,使它发音时在运维部分气流收到阻碍,因此声音不能延长,听起来特别短促。31.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也就是说话时音节在一串语流中的读音变化;在共

14、时语流音变中,主要是连读音变,普通话常见的音变有变调、轻声、儿化、“啊”字变读等。32. 变调:在语流中,因为受后一个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汉语普通话中主要有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重叠变调。33. 屈可:是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不属于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特殊音变。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34. -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35. |儿化韵|:是指韵母“e

15、r”跟韵母结合并使这个韵母发音时带有卷舌色彩的语音现象。韵母er的音节很少,只有“而、二、耳、儿”等几个。但er可以跟韵母结合起来,使这个韵母发音时带有卷舌色彩,这就是儿化韵。它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从词汇、语法方面说,具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从修辞方面说,表示细小、可爱的色彩。36. 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37. 语调:指句子里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主要有停顿、重音和升降。停顿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重音指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另U清晰的音;升降指语句的高低升降,也称句调,属于

16、超音段成分。38. 卮目:指朗读时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39. 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做语法重音,也叫自然重音。40. -强调重音: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可以叫做强调重音,也叫逻辑重音。41. 06“四: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两种。开口洪音称开口呼,细音称齐齿呼;合口洪音称合口呼,细音称撮口呼。以四呼为标准,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类: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U的韵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