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45825460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考古发现,二里头陶质酒礼器中的鬻、盃与爵都是以大汶口一山东龙山文化的弩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玉璋等礼器也源自山东龙山文化。这些二里头文化的陶岙、爵等礼器,后来在长江流域、黄河上游等地皆有发现,玉璋也见于四川盆地、红河三角洲等地。这可说明()A南北经济存在差异 B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二里头周边贸易网络发达2据载,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每正朔朝见,郑弘曲躬而自卑。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

2、为故事(定例)。”这反映了()A豪强势力的膨胀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察举制存在隐忧 D官僚体制逐步健全3公元3世纪,鲜卑开启了姓氏和婚制改革,将族众分为十个族氏,规定十氏百世不通婚。此后,鲜卑十氏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一改革()A推动了鲜卑步入早期国家阶段 B保证了氏族贵族的政治优势C旨在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 D构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4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C

3、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5宋代,政府明确了土地交易的程序,在典卖田宅议定价钱之后的三日内,经官纳“定帖钱”(定贴,即产权证明),然后纳税买“钞旁”(纳税凭证)。这有助于()A抑制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推动南北经济的交流6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 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7晚清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文学品种“理想小说”。如表为部分代表作品的情况()作

4、品及成书时间作者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梁启超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新纪元(1908年)碧荷馆主人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新中国(1910年)陆士谔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据此可知,当时的“理想小说”A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 B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C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D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8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阳历定为国历,此后还编印了宣传大纲,其中第一条宣传标语是“国历是世界上最通行,最进步的历法!”这反映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群

5、众对阳历认可度高C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 D中国急切与世界接轨9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组织观察日食,帮助学员和群众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研究会还参加纺织、军事、地质采矿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后,医药、农学、机电等专门学会陆续成立并开展研究。上述科学实践活动()A反映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 B体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C支持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D推动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0盐汽水是预防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热痉挛的功能性饮料。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盐汽水,并为其制定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当时汽水生产厂将盐汽水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尽管它的利润低于甜汽水:还有一些高温工矿企业

6、自行建立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A展现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成果 B反映了当时重工业落后的局面C体现了“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专制王权强化 C行省制度的建立 D封建化的进程12为管理公共秩序,中世纪欧洲的市民在上百年的时间里曾实践过几乎一切可以想象出的组合形式,试用过各式各样政府组织方案。例如,所有政治机关由选举产生、保护选举的成文宪

7、法、等级代表制、比例代表制、轮流任职制等等。这些实践()A防止了专制势力复辟 B复兴了古典时期的城邦政治C蕴含了近代转型因素 D奠定了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13中世纪的欧洲,市场交换的价格往往是按照习俗和惯例来制订,其道德的公平成为衡量价格的尺度;1617世纪,交换的价格逐渐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制订。这一变化()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取决于贸易中心的转移1418世纪80年代,英法两国进行贸易谈判。在谈判中,法方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法国葡萄酒的关税,而英方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玻璃、陶瓷器、金属器和羊毛制品的关税。最后双方签署了条约,达成了各自目标。这一条约()

8、A维护了英国的技术优势 B保护了法国的中小型工业C违背了自由贸易的精神 D加速了英法资本原始积累15凡尔赛和约曾被德国人称为一种专制独裁或一项奴隶条约。1924年开始,英国和美国放宽对德国赔款要求。1926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这反映了()A德国摆脱了凡尔赛体系束缚 B世界大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C德国成为二战爆发的策源地 D国际联盟大力推行绥靖政策161956年6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称“否决权的存在已让联合国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因此美国在过去10年同美洲、欧洲和亚洲的42个国家签订了同盟条约。”这反映了美国()A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B推动了多极力量的增长C谋求

9、世界霸权地位 D分化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二、材料分析题1740年代,是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关键时期。下列材料摘编自历史学者张荫麟于1937年写作的有关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斗争的文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宋初年四川有王小波、李顺的斗争,与南宋初年钟相、杨幺的斗争遥相对偶,皆可助阶级斗争说张目者。此二事,宋史及宋会要皆有记载,惟其特质,即“均贫富”之理论与举动,二书皆绝不泄露。幸有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南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等私史所记,尚足补其缺。以此二事例之,有裨于阶级斗争说之史实,为正史所隐,而不幸野史无传,遂以湮没者,当复何限?此二事中,前者尤为重要,以其在中国民

10、众暴动史中,创一新旗帜,辟一新道路,而后者实踵其武。合观史书记载,小波等之所为有可注意者三事:一者,诛杀贪官污吏。二者,借收资产阶级脧榨之所积,而不绝其生路,此真所谓仁至义尽者也。三者,以借收所得,大赈贫穷。在官书观之,彼等则为杀人放火之盗匪矣。从官报中寻官敌之真相,自来等于缘木求鱼,读史者不可不察也。摘编自张荫麟张荫麟文集(1)张荫麟认为官方史书和私史对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斗争的叙述有何不同?(2)简析张荫麟的历史观和治史方法。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

11、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1603年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自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

12、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摘编自章永乐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时间主要研究内容19世纪中后期埃及、土

13、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20世纪初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史研究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四、材料分析题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初,橡胶需求增长,英国皇家植物园组织团队深入南美洲搜集橡胶种子,经培育后分发到锡兰、马来亚等地,西方资本公司转而在东南亚建立大量橡胶种植园。19051924年,东南亚橡胶在世界橡胶产量中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了93.2%,仅马来联邦地区的橡胶种植园就有300个,西方资本投资

14、额约为5000亿美元。摘编自王杭亚从东南亚种植园看殖民主义生态影响材料二二战结束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成为以橡胶、锡这两个农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的典型殖民地经济。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因英国资本撤出致使马来西亚许多大型种植园被废弃:政府将其划分为小块分配给马来人,同时鼓励开发新的小胶园,推广高产胶树与新型技术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推动稻米与油棕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政府还通过调节国内橡胶产量和出口来维持与增加橡胶收入,以应对世界橡胶市场上合成橡胶的竞争。1979年,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与消费国签署国际天然橡胶协议,该协议生效后成功干预了橡胶市场价格的几次变动。到198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摘编自姚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材料三1952年,中国政府与锡兰签订贸易协定,用大米换取锡兰橡胶。50年代中国在海南等地尝试种植天然橡胶,后来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到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21世纪初,中国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