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4565579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8(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小学阶段存在的冲突是 (分数:2.00)A.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B. 主动感对内疚感。C. 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D. 勤奋感对自卑感 丿解析:2. 艾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划分的阶段数为 (分数:2.00)A. 4B. 5 丿C. 6D. 8解析:3.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个人试图回答“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的阶段是 (分数:2.00)A. 小学阶段B. 中学阶段丿C. 大学阶段D. 职业生涯早期 解析:

2、解析: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建立 同一感(identity)即确立身份,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思考“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将来能做什么工作” 等一系列问题。4经过探索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却对目标的实现未做任何努力。根据加拿大研究者玛西亚(James Marcia) 的观点,其同一性状态是(分数:2.00)A. 同一性获得B. 同一性早闭C. 同一性延迟丿D. 同一性混乱解析:5.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 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3、说出这句话的是 (分数:2.00)A. 华生丿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艾里克森 解析:解析:题中这句话是华生说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到,他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他持有的观点是环境 决定论,在教育中即教育万能论。因此本题选 A。6. 上题中的这句话持有的观点是(分数:2.00)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丿C. 二因素论D. 多因素论解析:7.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环境”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 华生B. 弗洛伊德C. 霍尔丿D. 艾里克森 解析:解析:题中这句话的作者是霍尔,他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8. (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

4、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 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2)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 环境”霍尔。这两句话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 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是心理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C. 华生完全否认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丿D. 霍尔没有完全否认环境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解析:解析:华生并没有完全否认遗传因素的作用,他强调给他的儿童应是“健全的儿童”就说明了这一 点。霍尔也并没有完全否认环境因素的作用,他提到的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但仍然提到了环境的 作用。因此本题选 C。9.

5、斯金纳不提倡使用的行为控制技术是(分数:2.00)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丿D. 消退解析:解析:斯金纳虽论述了强化、惩罚和消退对行为改变的作用,但他更为强调强化的积极作用,提倡 以消退代替惩罚。因此本题选 C。10. 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B.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丿C.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D.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解析:解析:斯金纳操作行为的原理在行为矫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厌恶疗法主要基于其操作性条件 反射理论中关于惩罚作用的观点。因此本题选 B。11. 人们常说,暴力的家庭产生暴力的孩子。对此现象能够进行合理解释的理论是

6、(分数:2.00)A.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B.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丿D.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解析:解析:在暴力的家庭中,孩子观察到父母的处理问题方式并学会了也以此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支持 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因此本题选 C。12. 某个学生在每次考试之前都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成绩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他就奖励自己休息两天,做自 己喜欢做的事。为了能够奖励自己,这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认真准备,成绩越来越好。可以对这个学生的行 为做出解释的理论是(分数:2.00)A.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B.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C. 班杜拉的自我强化理论丿D.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7、 解析: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心目中 的标准或令自己满意时,即有助于维持自己的这种行为。因此本题选 C。13. 下面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中,维果茨基最为强调的是 (分数:2.00)A. 遗传因素B. 社会交往 VC. 榜样D. 强化安排 解析:解析:维果茨基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在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 化一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本题选 B。14. 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中属于低级心理机能的是 (分数:2.00)A. 直观性思维 VB. 有意注意C. 高级情感D. 意义记忆 解析:解析:高级心理机能是以

8、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有意注意、高级情感等。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直观性思 维、冲动性意志等。因此本题选 A。15. 在维果茨基看来,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某种中介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种中介物是 (分数:2.00)A. 生产劳动B. 物质工具C. 精神工具 VD. 社会交往 解析:解析:维果茨基提出符号工具中介说,将工具分为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精神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 有的语言和符号,个体正是凭借精神工具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因 此本题选 C。16. 婴儿出生时,具有吸吮反射,婴

9、儿能够以此吃奶、喝水,也能够通过吸吮反射认识事物;婴儿出生时也 具有抓握反射,能够以此抓到自己身边的东西,当婴儿够不到床上远处的东西时,他会通过拉动床单获得 这个东西。依据皮亚杰的观点(分数:2.00)A. 前者属于同化,后者属于同化B. 前者属于同化,后者属于顺应 VC. 前者属于顺应,后者属于同化D. 前者属于顺应,后者属于顺应 解析:解析:在皮亚杰看来,使用同一图式解决多种问题属于同化。产生新的图式来解决新的问题属于顺 应。因此本题选 B。17. 在皮亚杰容积守恒任务中,幼儿要么只能考虑到量杯的高度,要么只能考虑到量杯的粗细。幼儿的这种 特点是(分数:2.00)A. 自我中心B. 中心化

10、丿C. 没有形成守恒D. 不可逆性 解析:解析:皮亚杰将儿童在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的特点叫中心化 或集中化(centration)。因此本题选B。18. 被皮亚杰称为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是 (分数:2.00)A. 形成客体永恒性丿B. 形成守恒观念C. 去自我中心D. 去中心化 解析:解析: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儿童形成了客体永恒性,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 该物体仍然存在。这被皮亚杰称为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19. 在皮亚杰看来,当儿童能够对“aX+bY=c; aX-bY=d”这样的方程组进行计算时,儿童处于 (分数:2.

11、00)A. 感知运算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丿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不同在于,形式运算阶段运算的对象是抽象的。 因此本题选 D。20. 研究表明,家庭的藏书量与儿童的阅读成绩有正相关关系。在布郎芬布伦纳看来,家庭的藏书量属于环 境中的(分数:2.00)A. 微观系统丿B. 中介系统C. 外层系统D. 宏观系统解析:21. 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家校合作,谋求家长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布郎芬布伦纳的观点, 家校合作属于环境中的(分数:2.00)A. 微观系统B. 中介系统丿C. 外层系统D. 宏观系统解析:22. 某些国家的儿

12、童节是法定节日,使得父母有机会和儿童共度节日。根据布郎芬布伦纳的观点,这些国家 的这种规定属于环境中的(分数:2.00)A. 微观系统B. 中介系统C. 外层系统D. 宏观系统丿解析:23. 洛伦兹等人发现的“印刻”现象说明(分数:2.00)A. 个体发展是非连续的B. 个体发展存在关键期丿C. 个体发展被环境决定D. 个体发展由基因决定 解析:解析:最初对印象现象进行研究的是奥地利的生物学家洛伦兹和廷伯根等人。在动物界存在着无须 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 某一特定经验必须在个体发展的特定时间发生,某种反应必须在这特定时间获得

13、,否则发展就会产生持久 性的问题,这种反应就很难获得。因此本题选B。24. 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在个体发展中起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 遗传B. 环境C. 成熟丿D. 训练 解析:解析: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A. 遗传与环境B. 早期经验与晚期经验C. 连续性与阶段性丿D. 成熟与学习 解析:解析:图片中一个人在爬坡,一个人爬楼梯。爬坡比喻个体发展过程是连续的发展过程,爬楼梯比 喻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质的不同的各个阶段。因此这幅图强调的是个体发展中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议。因 此本题选 C。二、多选题(总题数:2,分数:

14、4.00)26.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成分中,超我包括 (分数:2.00)A. 良心 VB. 原型C. 集体无意识D. 自我理想 V 解析:解析: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 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自我理想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是抽象的东西, 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因此本题选AD。27. 在艾里克森看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 (分数:2.00)A. 生物因素 VB. 心理因素 VC. 社会因素 VD. 性格因素 解析: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 素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又称为心理社会人格发展理论。故本题选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