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4560214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之我见 礼记曾云: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就音乐教学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而言,此语甚是。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教育工作者应把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每个教师应尽职责。为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课标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思想教育应寓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不要离开音乐艺术形象进行空洞的说教。”这原则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而提出的,它是音乐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我认为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八荣八耻”渗透于教学之中,加

2、强学科教学的教育性,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这是音乐教学本身应具有的功能优势。 音乐教材内容具有教育的针对性 在中小学目前使用的音乐教材中,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七子之歌、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歌曲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外国作品交响诗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电影插曲雪绒花,美国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等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可以说这

3、些歌曲的内容包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道德品质教育等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歌曲。通过这些歌曲的教学对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将起着直接的教育作用。另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给音乐教育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如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由于学生生活内容是多样化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八荣八耻”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教育的侧重点。 音乐本质具有教育的形象性音乐自身有着四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流动,激发人们的喜、怒、哀、乐,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就歌曲而

4、言,它的曲调形式,并不是单纯是语言腔调的机械模拟,而是按照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塑造出来的完整的音乐形象。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歌词它起着直接的教育作用之外,更主要应通过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感染,促其内心情感的转化,从而受到教育。 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审美特征具有教育的联想性音乐不象语言文字那样,可以明确表达思想感情,音乐是

5、以声音在运动中组合表现出的情感艺术。因此,在音乐音响传达的同时,必须对情感旋律进行审美处理,进行分析联想,这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因此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学生做到现在受益,而且终身受益。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听觉对于旋律、节奏、和声的敏感是从事音乐创作和欣赏活动的能力标志。所以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就能逐步分清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这样他们就会择真而求,择善而从,择美而爱。 学习特点具有教育的愉悦性由于音乐在本质上是愉快的,在和谐曲调中造成心灵上的愉悦感,这种音乐的感受,在学生心理

6、发展过程中是最需要的,使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受到教育。这是音乐学科独有的学习特点。例如通过洗手绢、劳动最光荣等的学唱活动,学生可以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感受劳动中的愉快情绪,从而向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李如会作词,张保生作曲的一粒米,一根线,学生们通过带道具的音乐律动,明白要爱惜劳动果实,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利用音乐这种愉快教育,最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是向学生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最好方法,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活动具有教育的多向性 学校音乐教育不限于课堂教学,它可以通过多种课外教学手段去开展“八荣八耻”教育, 如学唱当今作曲家们创作的荣辱新歌八荣八耻歌荣辱文

7、明歌。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熟记八荣八耻内容,在具体的行动中浮现八荣八耻内容要求,严格自己行为。当然通过音乐活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既需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应看到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不是单一音乐学科所能完成此重任。它需要各科教学相互联系,各科教材内容相互渗透。特别要重视社会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音乐教育紧紧联系起来并融于一体,使“八荣八耻”教育活动达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音乐家,而且是先培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开展“八荣八耻”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培养人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