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4560150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模式1示范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作用,涉及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庞大的持续增加的人口,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如何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为此,教材把人口与环境作为必修的第一章。由于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地理科学、历史科学等都涉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此,地理课程对人口知识的教学将限制在与地理环境有关系的范围内,即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本章内容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并与历史、政治等学科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应深刻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联系有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课时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课时第三节人口迁移1课时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课时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纵观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有快有慢,主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人口

3、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两类,但都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又演变为“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每种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特点。教学时,可对这几种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在基本特点、影响因素、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型之间并无严格的界线。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励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与学水平。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4、。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课时安排 2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3理解“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差异。过程与方法1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法。2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3运用本地区人口统计资料绘制图表,学会说明人口增长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2认识我国的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3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第1课时导入

5、新课师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修主要学习了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板书: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推进新课课件展示:“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师 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60亿人口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

6、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板书:一、人口增长课件展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生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为一条“J”形曲线。古代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近代人口快速增长,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21世纪世界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人口总量会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师 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即新技术革命时期)四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数量及增长特点如下表所示:历史阶段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时期距今300万年至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8000年至18世纪初18世纪初至20世纪5

7、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初至现在人口数量约0.1亿约6亿约30亿60多亿增长特点极其缓慢缓慢增长加快先迅猛增长,后缓慢下降(人口数量、增长特点两栏,留空让学生回答,然后依次出示答案)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师 (指图总结)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持续性是指世界人口的发展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阶段性是指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人口增长特点又存在着差异。师 人口增长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别的。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的差别就是空间上的差别。请大家回忆初中地理知识思考: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最慢的大洲各是哪个洲?课件展示:“世

8、界各地区人口增长趋势图”19501997年世界各地区人口增长趋势图生 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最慢的是欧洲。师 人口增长有快有慢,这与什么有关?生 人口自然增长率。师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板书:衡量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课件展示:课堂练习:下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BCD答案:C教材P2“活动”1、2、3。生(计算思考后回答)1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9、1.85%,日本的为0.12%。2埃及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一些。3200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为118.36万,日本为15.22万,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多一些。师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少,这句话对吗?生 人口数量增加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尽管自然增长率较小,但如果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也会很大。例如,中国尽管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可达1 000万。同理,一些国家尽管自然增长率较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净增人口数也较少。小组讨论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组代表发言:(

10、1)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2)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3)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活动探究教材P3“活动”问题1。生 (阅读材料,自主探究)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师 (展示“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观

11、察此图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板书:影响原因生产力是根本学生讨论发言。师 (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经济困难,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进入低谷;之后经济发展,死亡率下降,补偿性生育导致出生率陡然上升,增长率高,在这以后出生率维持较高水平,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前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出生率略有回升,增长率随之回升,中期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随之下降。课堂小结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