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原则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如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要,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规定,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原则 第1.0.2条 本原则合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 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 三、通用图、原则图 第1.0.3条 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原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原则》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原则、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第一节 图线 第2.1.1条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原则》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 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多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 表2.1.2 名称 线宽 用途粗实线 B 1、采暖供水、供汽干管、立管 2、风管及部件轮廓线 3、系统图中的管线 4、设备、部件编号的索引标志线 5、非原则部件的外轮廓线中实线 0.5b 1、散热器及散热器的连接支管线 2、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的轮廓线 3、风管的法兰盘线细实线 0.35b 1、平、剖面图中土建轮廓线 2、尺寸线、尺寸界线3、材料图例线、引出线、标高符号等粗虚线 B 1、采暖回水管、凝结水管 2、平、剖图中非金属风道(砖、混凝土风道)的内表面轮廓线。
中虚线 0.5b 风管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虚线 0.35b 1、原有风管轮廓线 2、采暖地沟 3、工艺设备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细点划线 0.35b 1、设备中心线、轴心线 2、风管及部件中心线3、定位轴线细双点划线 0.35b 工艺设备外轮廓线折断线 0.35b 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波浪线 0.35b 1、不需要画全的断开界线 2、构造层次的断开界线第二节 比例 第2.2.1条 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 表2.1.1 图名常用比例可用比例 总平面图1:500;1:1000 1:1500总图中管道断面图1:50;1:100;1:2001:150平、剖面图及放大图1:20;1:50;1:1001:30,1:40;1:50;1:200详图 1:1;1:2;1:5;1:10;1:20 1:3;1:4;1:5 第三章 图例第一节 管道及附件 序号名称图例阐明1管道 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达管道类别用图例表达管道类别2供水(气)管采暖回(凝结)水管 3保温管可用阐明代 4软管 5方型伸缩器6套管伸缩器7波形伸缩器8弧形伸缩器9球形伸缩器10流向11丝堵12滑动支架 13固定支架 左图:单管右图:多管第二节 阀门 序号名称图形 阐明1截阀 2闸阀 3止回阀 4安全阀 5减压阀 左侧:低压右侧:高压 6膨胀阀 7散热器放风门 8手动排气阀 9自动排气阀 10疏水器 11散热器三通阀 12球阀 13电磁阀 14角阀 15三角阀 16四通阀 17节流孔板 第三节 采暖设备 序号 名称 图例 阐明 1 散热器 左图:平面 右图:立面 2 集气罐 3 管道泵 4 过滤器 5 除污器 上图:平面 右图:立面 6 暖风机 第四节 风管 序号名称阐明1风管 2送风管 上图为可见剖面下图为不可见剖面3排风管上图为可见剖面下图为不可见剖面 4砖、混凝土风道 第五节 通风管件 序号名称 阐明1异形管 2异形管(天圆地方) 3带导流片弯头 4消声弯头 5风管检查孔 6风管测定孔 7柔性接头 中间部分也适合于软风管8弯头 9圆形三通 10矩形三通 11伞形风帽 12筒形风帽 1.锥形风帽 第六节 风口 序号 名称 阐明 1 送风口 2 回风口 3 圆型散流器 上图为剖面 下图为平面 4 方型散流器 上图为剖面 下图为平面 5 百叶窗 第七节 通风空调阀门 序号名称图例 阐明 1插板阀 本图例也合用于斜插板2蝶阀 3对开式多叶调节阀 4光圈式启动调节阀 5风管止回阀 6防火阀 7三通调节阀 8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 第八节 通风空调设备 序号名称图例阐明 1通风空调设备 1、 本图例合用于一张图内只有序号2至9、11、13、14中的一种设备2、 2、左图合用于带转动部分的设备,右图合用于不带转动部分的设备 2空气过滤器 3加温器 4电加热器 5消声器 6空气加热器 7空气冷却器 8风机盘管 9窗式空调器 10风机 流向:自三角形的底边至顶点11压缩机 12减振器 13离心式通风机 14轴流式通风机 15喷嘴及喷雾排管 16挡水板 17喷雾室滤水器 第九节 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 序号 名称图例阐明1手动元件 本图例是通用图例 2自动元件 本图例是通用图例 3弹簧执行机构 4重力执行机构 5浮动执行机构 6活塞执行机构 7膜片执行机构 8电动执行机构 9电磁执行机构 10遥控 第十节 传感元件序号 名称图例阐明 1温度传感元件 2压力传感元件 3流量传感元件 4温度传感元件 5液位传元件 第十一节 仪表序号名称图例阐明1批示器 2记示仪 3量度计 4压力表 5流量计 第四章 制图基本规定 第4.0.1条 图目录、设计施工阐明、设备及重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他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阐明、设备及重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 图样需用的文字阐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 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 图样的命名应能体现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 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 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第4.0.7条 采暖、通风、空调的设备、部件、零件宜编号列表表达其型号、性能和规格应在表内填写齐全、清晰,图样中只注明其编号 第4.0.8条 设备及重要材料表、部件登记表、零件明细表、宜采用表4.0.8-a、b、c的格式 第五章 采暖图样画法第一节 标高与坡度 第5.1.1条 需要限定高度的管道,应标注相对标高 第5.1.2条 管道应标注管中心标高,并应标在管段的始端或末端 第5.1.3条 散热器宜标注底标高,同一层、同标高的散热器只标右端的一组 第5.1.4条 坡度宜用单面箭头表达(图5.1.4)(略)第二节 管道转向、连接、交叉的表达法 第5.2.1条 管道转向、连接应按图5.2.1表达。
略) 第5.2.2条 管道交叉应按图5.2.2表达略) 第5.2.3条 管道在本图中断,转至其她图上时,应按图5.2.3表达略) 第5.2.4条 管道由其他图上引来时,应按图5.2.4表达略) 第三节 管径标注法与系统编号 第5.3.1条 管径尺寸应按下列规定标注: 一、焊接钢管应用公称直径"DN"表达 如: DN32,DN15 二、无缝钢管应用外径和壁厚表达 如:D114×5 D114代表外径; 5代表 壁厚 第5.3.2 条 管径尺寸标志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3.2): (略) 一、管径尺寸应注在变径处; 二、水平管径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上方; 三、斜管道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斜上方; 四、竖管道的管径尺寸应注在管道的左侧; 五、当管径尺寸无法按上述位置标注时,可另找合适位置标注,但应用引出线示意该尺寸与管 段的关系 六、同一种管径的管道较多时,可不在图上标注管径尺寸,但应附注中阐明 第5.3.3条 采暖产管的编号,宜按图5.3.3表达略) 第5.3.4条 采暖入口的编号,宜按图5.3.4表达略)第四节 平面图 第5.4.1条 平面图中管道系统宜用单线绘制。
第5.4.2条 平面图上本专业所需的建筑物轮廓应与建筑图一致 第5.4.3条 散热器宜按图5.4.3的画法绘制 第5.4.4条 多种形式散热器的规格及数量,应按下列规定标注: 一、柱式散热器应只注数量; 二、圆翼形散热器应注根数、排数; 如:3×2 其中3代表每排根数;2代表排数 三、光管散热器应注管径、长度、排数 如:D108×3000×4 其中D108代表管径(mm);3000代表管长(mm);4代表排数 四、串片式散热器应注长度、排数 如: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