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555878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内部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资料1、食品的含义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 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物,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 物品。有种错误观念, 就是不把酒当作食品, 众多销售商认为酒 尤其是定型包装酒不需要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就可以销售, 这是错误的、违法的。2、食物中毒的含义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 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许多食物中毒的共有症状。3、食物中毒的种类可分为五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细菌或 细菌毒素的食品引起;( 2

2、)真菌性食物中毒,摄入真菌及 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常见霉变甘蔗、霉变甘薯;(3)动物性食物中毒,如摄入河豚鱼、蟾蜍等含有有毒成分的动 物引起;( 4)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桐油、大麻油、木薯、 苦杏仁,发芽马铃薯等。( 5)化学性食物中毒,如油脂酸败、有机磷农药中毒,或者把非食品、食品原料当作食品或 食品添加剂使用引起。4、食物中毒的特点(1)潜伏期较短,即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 病;( 2)病人都有大致相同的中毒表现,症状相似;(3)发病和吃某种中毒食品有关;(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 不直接传染。5、发生食物中毒时的处理( 1)要保护好现场;( 2)对中毒患者积级组织急救治 疗;(

3、3)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4)搜集可疑中毒食 品及患者呕吐物、粪便、洗胃液等送验或留样交给卫生部门 调查人员。6、发生食物中毒时急救(1)要立即排出毒物,可以催吐、洗胃、清肠、导泻、 灌肠等方法; (2)阻滞体内毒物的吸收,保护胃粘膜; ( 3)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家庭发现食物中毒时,要视病情适当处理,主要方法有: 补充体液, 防止因上吐下泻引起的电解质失衡, 如开水、 钾、 钠及葡萄糖,或一些透明液体;避免酸制剂;体内毒素排出 后再止泻;饮食要清淡。发生食物中毒时,最好是就近去医 院救治。7、食物中毒的预防( 1)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类食品; ( 2) 食品应避免生、熟

4、交叉污染,吃剩的食品应及时冷藏;(3)注意清洁卫生,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加工食物用的各 种工具和容器要清洗干净,保持洁净;(4)不吃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感官 性状异常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以及病死、毒死或死因 不明、未经检验的畜、禽、兽及其制品;( 5)不吃用非食 品原料加工的、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 ( 6)不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7)及时向卫生部门反映情况。在外就餐时要选择卫生合格的饮食场所,如要有食品卫 生许可证、服务人员要有健康证件、有清洁的水源、有消毒 设备、食品要新鲜无毒、有防蝇防尘设施以及周围环

5、境要干 净整洁等。孕妇、老人和免疫系统受到损伤的人要避免食用生稀奶 酪和未煮熟的食品,避免食用苜宿苗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果蔬 汁等;哺乳期婴儿要注意配奶的奶瓶要洗净并消毒,吃剩的 奶或果汁在奶瓶中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有肝脏疾患的人要避 免食用生牡蛎。一、食品原料的采购和贮存1 、把好食品原料的采购关,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符合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不得采购掺假、掺杂、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假冒伪劣、或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食品。2 、以销定购,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应对食品原料的外观及 包装标识内容进行检查,保持原料的新鲜。3、批量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或原料时,应索取相应的卫生 检验合格证明和供应商的卫生

6、许可证。采购肉类原料必须索 取检疫合格证明,采购水产品必须新鲜,如采购冷冻水产品 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采用的果蔬原料必须新鲜、无病 虫害,无腐烂,干制果蔬原料应干燥、无霉变、无虫蛀。4 、必须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按照国家标准GB2760的卫生要求进行的使用。5 、食品分类妥善保存, 并做到先进先出; 冷冻禽畜肉类、水产类原料应贮存在-18 C以下冷库内,食品冷冻、冷藏应 做到原料、 半成品、 成品分开, 不得将食品堆积、 挤压存放; 冰箱或冷库应及时除霜,定期清洗消毒;常温库要注意防鼠 和防潮。二、烹调加工卫生1 、原料要新鲜,不加工腐败变和有毒有害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2、

7、冷冻的禽畜、水产品在烹调前要彻底解冻,进行粗加工时,肉、禽、水产品所用的工用具、容器及水池应与蔬菜瓜果的分开,清洗后食品原料应放置于货架上,易变质食品原料及时冷藏保鲜,防止腐败变质。3 、蔬菜瓜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工序操作。4 、食物要煮熟煮透,防止里生外熟,特别是隔餐食物或 和大块食物,食物中心温度应达到70 C。5 、生熟分开。防止熟食品与生食品、直接食用食品与待 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加工用的容器和用具应标上生熟标 记,严格分开。6 、不得过早烹调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距离 食用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必须存放在高于 60C或低于10C 的条件下。三、餐用具的清洗消毒按照一洗二刷三冲

8、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对餐用具进行清 洗消毒,当餐使用完的用具、容器应及时清洗,隔日未使用 的餐具要重新清洗消毒;食用具消毒后应放入密闭的保洁柜 内,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防止交叉污染。四、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的要求1 、从业人员应持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合格证上岗,餐饮业卫生管理员应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 监督检查,发现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 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 疾病(如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应 立即调离工作岗位。2 、餐饮单位卫生管理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检 查,并督促其保侍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操

9、作时穿戴整洁的 工作衣、帽(专间人员戴口罩),勤洗手等。 3、从业人员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在下列情总况下必须洗手、消毒:(1)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前;加工时间过长时,中间应随时洗手;(2)处理食品原料后; ( 3)接触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后; (4)上厕所后 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所谓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 他有害微生物。 消毒的方法1、物理消毒法 (1)机械除菌 用机械的方法从物体的表面,如水、空气、人和物品表面除 掉污染的微生物,虽然不能将微生物杀灭,但可以大大减少 其数量,常用的方法有冲洗、刷、擦、抹、铲除、通风和过 滤。日常清扫工作中,为防止微生物随

10、尘土飞扬,以湿时清 扫为宜。通风是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稀释、清除。(2)热力消毒 如干烤、烧灼、煮沸、蒸气等消毒。(3)辐射消毒如紫外线消毒法。(4)超声波、微波消毒等。2、化学消毒法 利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 预防性消毒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应该是经常地采用 一切可能应用的处理措施,杀灭、消除食品生产过程所接触 的一切物品,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和所处的生产场所存有的可 能污染食品的微生物。而通常,在没有发生较严重的食源性 疾病,没有发生较严重的食品污染问题,一般不重视这种预 防性消毒,由于微生物肉眼看不见,很难引起警觉,对消毒 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1、食品生产场所

11、的清洁对食品生产场所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消毒措施。日常打扫卫生,搞清洁,就是清洁消毒法,虽然它不用 消毒剂,但也可消除大量微生物,如果在其中加入洗涤剂, 消毒效果更强,它包括生产车间本身如地面、墙壁、天花、 窗台等,也包括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容器等。有检验报告显示,完整、干净、平滑、干燥的墙壁、天 花板,用琼脂平板接触法检查细菌数,每 25 平方厘米有 2 5 个细菌,一般不超过 10 个,但生产场所多潮湿,而且是 与高营养物质接触的地方,其细菌污染的程度比一般墙壁、 天花板要多得多,因此必须经常性进行清洁工作。地面上污染的细菌数要比墙上严重得多,约为墙上的100 倍。清洁方法应采用湿式扫除

12、,例如用湿抹布擦拭各种物 品,用湿拖布擦拭地面,可使表面大部分细菌除去,特别是 使用洗涤剂清洗,消除效果更好,清洗后在生产人员流动频 繁的地方,经过 2 小时左右细菌数又可以恢复到原有数量, 所以应经常性清洁地面。2、从业人员手的清洁( 1)手的污染洗手是从业人员卫生最基本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手 与其他物品接触的机会最多,因而手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 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污染手指的细菌与食品卫生有关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肠道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的鼻腔分布较多,因而当手接触鼻部或 鼻涕时,手指必然受到鼻腔细菌的污染。而肠道菌大多来自 粪便,最常见的问题是大便后手的

13、处理。根据大肠菌群的浸 透效果,大便时使用各种卫生纸要多层叠用,特别是水样便 腹泻时,薄卫生纸要 5 次折叠,叠成 32 张,如果不使用这 样叠层手纸,水样便中的细菌就能透过卫生纸污染手指。据调查,平均有30.8%的食品从业人员手上出有大肠菌。(2)洗手和剪指甲据调查显示,健康人的手掌中央每平方厘米有450000个嗜氧菌,0.01克指甲中的细菌数为 120000个。丄 由 此,要彻底的洗手,消毒。在以下情况时必须洗手: 工作开始前、大小便以后、休息以后、打电话后 接触生制品及不干净的容器包装材料之后等另外,在头发、鼻腔、口腔、耳朵等处也有很多细菌, 所以在工作时,绝不能用手接触。这些部位也能检出各种致 病菌。要求每周至少剪一次指甲。3、服装和卫生习惯食品生产过程中为预防工衣及其他外用品污染食品,要有专门设备存放工作服、帽,并禁止穿工作服进厕所或离开 生产加工场所,为防止头发及头皮落入食品中,应有清洁的 帽子、头巾。为防止唾液、鼻涕污染食品,加工场所应要求 戴口罩。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惯,有卫生的和不卫生的习惯,体现一个人的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食品从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关系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些不好的习惯应要求一定克服,如手拿着东西无意识地拢头 发,接触鼻下部和嘴周围,这时各种微生物便可污染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