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455583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一、1、C 分析:A选项“秽”读为“hu”,B选项“契”读为“q”,“憎“读为”zng”,D选项“祈”读为“q”2、D 分析:A选项“耀武扬威“是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用于天安门广场上的士兵不合适。B选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这里理解有误。C选项“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与句子语境不符。3、C分析:A选项语序不当,应为“我们这些中学生对很感兴趣”; B选项搭配不当,提取主干后为“公园是好时候”;D选项成分残缺,应在“低碳环保”后加“的特点”。4、B 分析:详见课本台阶一文第八自然段。5、A分析:

2、A选项句中的“过”为动态助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每空1分,答案错一个字该题不给分(1)决眦入归鸟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凭君传语报平安(4)隔江犹唱后庭花 (5)独怆然而涕下 (6)杨花榆荚无才思(7)箫鼓追随春社近(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7、每空0.5分终了,最后 事物的道理、规律晒 大腿(可联系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8、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奴仆),织布应当去问婢女。”。9、(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4分,每文2分。)

3、甲文示例一: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1分)示例二: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分)乙文示例一: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1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1分)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1分)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1分 )示例三:要注意细节。(1分)戴嵩作为大画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1分)附录

4、:【乙】文参考翻译: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10、因为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这些孩子没有看过雪,所以无论老师怎么说,他们也不能明白(引原文回答也可以,意近即可2分)11、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老师讲雪这种

5、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讲明白)过渡到下文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2分,写出过渡或承上启下1分,具体分析1分)12、示例一:有些事物的真相是用言语无法表白的,像文中老师给没看过雪的孩子讲雪的故事那样,说它白,说它冷,都是是间接的经验,所以无论老师怎样讲,孩子还是不明白;而“当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是雪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一目了然。示例二:文中说“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既然如此,我们要感知到事物的美好,一定不能只是听说而已,而要走进它,要身临其境,才能具体感知它好在哪里。示例三:,要想弄清事物的真相,就要与事物实地接触,就像文中所言“我们要

6、知道雪,只有自己到雪的国度”;同时我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3分,能从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去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没有结合原文,则要酌情减分)13、原文示例:(1)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3分,句式内容只要合乎要求即可)14、车厢里满是人,母亲和孩子们蜷缩在车厢里,动弹不得;一个座位三个人坐,无法休息。母亲在北京站背着大包,一手牵一个孩子,去办中转签证的艰难;到北大荒路途漫长,母亲晕车,呕吐。(4分,每点1分,根据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15.、母亲生活的村庄很偏远,相较于其他村民,母亲坐火车到过北京、北大荒等地方,所以算是“有见识的人”;但母亲的“

7、见识”仅限于长途坐火车而且是极其艰辛的“旅行”,所以严格说不能算是真正的“见多识广”。因此只能说“也算是有见识的人”。(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共2分)16、示例一:“60岁”和“上蹿下跳”形成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母亲这次坐火车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心境,写出了她这次坐火车的开心,同时也暗示着时代进步了,人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的主题。示例二: “上蹿下跳”原意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这里用这个词已无贬义,它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带着她的小孙子在火车的卧铺包厢里,终于舒舒服服地坐了一次火车的开心。 (3分,从写作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去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7、示例:长途坐火车,母亲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孩子,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可见母亲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长途旅行非常辛苦,母亲还晕车,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可见她保持着农民能吃苦的本性。文中多次写到母亲的“笑”,可见母亲达观(乐观)的生活态度。带着孙子在火车上“放肆”,可见母亲保持着一种率真淳朴的性格。(4分,考虑到本题学生能写出四点不容易,故写对一点得1分,能写出三点即可满分。)18、凡尔纳 尼德 兰(2分)19、小福子真诚善良、逆来顺受、可怜可悲,备受欺压而无可奈何,又因爱而有着牺牲精神。她挚爱着祥子,但被命运无情捉弄,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是个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不幸者。(2分,言之有理即可)20、作文(按照中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