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5544527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庆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学习英雄事迹党课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庆阳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授课人古人云:“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古往今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历史的转折处,英雄常常横刀立马,力挽狂澜。在命运的转折点,英雄常常视死如归,勇赴国难。于庆阳就是其中一位。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打进去,从后脑穿了出来,脑浆和血水不断地涌出他一把推开卫生员,抓起冲锋枪,“腾”地站了起来,向敌人冲去:一步,两步,三步他一连向前冲了六步,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许多年过去,这一幕依然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对于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而言,提起珍宝岛,就会提起于庆阳。于庆阳不仅仅是大连勇士,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几代人心里不朽的

2、英雄。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01学习英雄 前赴后继02英雄不死 精神永存03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因为它两头尖,中间宽,看起来很像个元宝,所以叫珍宝岛。珍宝岛历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本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可是,从1964年开始,当时的苏联政府就把边界线画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中国岸边,将珍宝岛划归苏联所有。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

3、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态度,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大连有着百余位当年参加过珍宝岛保卫战的老兵,如今他们都已到了古稀耄耋之年,而那场战斗清晰如昨。于洪东,于庆阳生前所在的侦察排排长,1969年3月2日,他亲眼目睹了于庆阳牺牲的经过:“那天凌晨,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带领的边防部队巡逻分队在中苏边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执行巡逻任务。这时,从苏联境内两个边防站开出两辆装甲车,

4、向珍宝岛疾驶而来。车上跳下70名苏联士兵,全都平端着枪,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队形。巡逻分队向苏军提出严正警告,苏军置之不理。当再度警告时,苏军突然开枪,中国边防部队6名战士倒下了。再不还击孙玉国的小队怕是一个人也回不来了,师侦察科科长马宪则果断发出了还击的命令。”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勇猛作战于洪东正指挥战斗的时候,转头看见于庆阳端起冲锋枪朝敌人冲了过去于庆阳被激怒了。苏联入侵者乱作一团,几名士兵跟在一名军官的后面向回逃窜。于庆阳紧追两步,跳到一道土坎后面,猛扣扳机,打出一串点射,消灭了5个敌人。小树林后面敌方一挺机枪压得战友们抬不起头来,就在敌人的机枪手停下来更换弹夹的时候,于庆阳瞅准时机一梭子子

5、弹打了出去,敌人的机枪哑巴了。于庆阳朝机枪冲了过去,想把那挺机枪缴获过来,它是苏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的罪证。就在这时,从他的侧面飞来一串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一头扑倒在雪地上。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于洪东赶紧喊卫生员上前给于庆阳包扎伤口。卫生员跑过去,把于庆阳抱在怀里,查看他的伤口,发现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进去,从后脑穿了出来,脑浆和血水不断地往外淌,冲锋枪上沾满了英雄的鲜血。卫生员立刻拿出绷带为他包扎起来,于庆阳的嘴唇颤动着发出微弱而刚强的声音:“我还要”云选科技版权所有1“哒哒哒哒”前面不远的小树林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枪声,于庆阳被这枪声震醒了。他用力睁开了眼睛,推开卫生员的手,一把抓住冲锋枪,“

6、腾”地站起来周围的战士都惊呆了。英雄拿起冲锋枪向敌人冲去:一步,两步,三步他向前一连冲了六步,手中的冲锋枪吼叫着,子弹朝敌人飞去于庆阳牺牲了,于洪东高喊一声:“为于庆阳同志报仇,冲啊!”面对中国边防部队的猛烈冲锋,苏联边防部队登上装甲车仓皇逃回到苏联境内。云选科技版权所有2于庆阳196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牺牲时年仅25岁。于庆阳牺牲了,实现了他生前“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诺言。根据他生前的意愿,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9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于庆阳“战斗英雄”称号。云选科技版权所有2于庆阳是个好兵,于洪东回忆说:“他入

7、伍不久,军事技术进步很快,很快就被抽调到侦察排,当了侦察兵。1964年大比武,他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侦察排的军事训练强度大,于庆阳特能吃苦。于洪东说:“他力气很大。一拳能打出400斤的力量。他意志特别顽强。有一次为战友当陪练,他被摔得锁骨骨裂。伤还没全康复,赶上部队搞野外训练,一名战士要背冲锋枪、200发子弹等五六十斤的装备急行军,一路上他疼得直流汗,有些老兵发现了,要替他背包,他不干,战友们都很佩服他,说他特别坚强。”云选科技版权所有2英雄英勇无畏,英雄的家人同样令人敬仰和爱戴。于庆阳的母亲王金荣是位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儿子在黑龙江省宝清县烈士陵园下葬前,她先走到别的烈士灵柩前,一一悼念

8、,走到儿子灵柩前的时候,问身边的战士:“庆阳是向前去死的,还是向后去死的?”听说是向前冲锋牺牲的,老人说:“儿子是好样的,妈妈向你学习。”王金荣老人没念过一天书,但她懂得战士就要为国牺牲的道理。云选科技版权所有21969年7月底,于庆阳的弟弟于庆忠、妹妹于继红继承哥哥遗志入伍,接过了哥哥手中的枪。于庆阳成了时代楷模,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用各种方式学习和纪念这位从大连走出的英雄:他冲锋的形象被绘成油画;他的事迹被编写进小学课本;那时候还出过小人书和画册在大连,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雄的母亲应邀到部队、工厂、学校作过数不清的报告,教育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当了18年兵,我始终用哥哥的精神

9、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在我身上,一直有哥哥的一部分生命活着。”于庆忠说。不仅仅是英雄的家人,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生命中都烙上了英雄的印迹,“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成了几代人工作、奋斗的动力。对他们而言,于庆阳是不朽的英雄,他的精神至今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云选科技版权所有3为了缅怀于庆阳的英雄业绩,这个原来叫做松树底大队的小村子,后来更名为庆阳村。1974年海城地震,于庆阳家里的老房子裂纹了,后来乡里帮助翻盖了新房。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为于庆阳建立塑像,并将塑像敬立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纪念他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除了每年国家给三四千元烈士抚恤金,每逢

10、年节,乡里、村里的领导都去家里看望英雄的母亲。云选科技版权所有3黑龙江省宝清县烈士陵园,长眠着68位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陵园里松柏森森,庄严肃穆。这里是国家级重点建筑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瞻仰凭吊烈士的人士在10万人次以上,其中有许多是大连老兵。陵园墓区的最前排有五座汉白玉烈士墓,北侧第一座就是于庆阳烈士墓。纪念馆里有座于庆阳的蜡像,雕刻得栩栩如生,“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他牺牲时的25岁。云选科技版权所有3于庆阳,一个影响、激励过几代人的名字,一位曾经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他用年轻的生命维护了共和国母亲的尊严。对大连、对几代中国人来说,于庆阳是一个永远不会磨蚀的伟大精神。感谢您的观看授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党政/军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