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4553553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三部曲”20值观的形成,既要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水平,为此,需要按照“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逐步构建“先图后文朗读入境联想延伸”为基本环节的看图学文“三部曲”。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假如能掌握“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学会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想像水平。在教学中,我初步设计了看图学文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理解;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体会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情感,走入情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步是实践,在感悟图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想象延伸

2、,内化情感理解,提升语文实践水平。下面以雪孩子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教活看图学文,培养学生水平。一、先图后文,观察“知大意”看图学文的“看”是基础。因为每篇课文都有一幅或多幅彩色图画,所以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插图,从图入手,凭借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使用比较的方法逐幅仔细观察,从中找出图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教师能够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中的内容,从图入手,理解图意,感知课文大意,从而激起学文的欲望。为此,在教学雪孩子一文时,我先让孩子们看看有几幅图? 让他们根据课文插图自由地说说故事内容。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所以在理解课文大意之后,并没有马上

3、进入读文,而是再让学生从中选择感兴趣一幅图,通过对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细致的观察,说说当时的情况如何?小兔子和雪孩子的心情怎样?有了这个明确的观察指标和思维方向,学生便得到了思路,而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各观所见,各谈感受,各有收获“下雪了,森林里好美呀!”,“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非常开心,看他们又唱又跳的。”,“雪孩子融化后小白兔很伤心,瞧,他都哭了!”通过观察交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自然生成,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已经做到了“目中有人,心中有情”,也为下一步的读文理解做好了铺垫。这个环节完成得好,学生再来学习课文就很容易了。二、走进画面,入境“练朗读”走进画面,就是要利用多种形式

4、,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色的客观世界,使学生脑海浮现情景,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感悟、朗读中理解词句意思。所以,初读课文,感知大意之后,我指导学生为每个画面配上简洁的小标题。通过前期的看图观察,学生很快的给出了六个小标题“下雪了”、“堆雪人”、“一起玩”、“着火了”、“去救火”、“融化了”。看似简单的小标题,实则高度概括了画面的主题和内容,也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确定了基调。之后,让学生结合小标题及相对应的画面的内容,自由讨论每一个情节、画面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和语气来朗读,并自由练读。有了小标题确定的基调,再配合丰富的感官画面,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朗

5、读的语气:“下雪了要读的很美很美!”,“一起玩要读得开心、快乐!”,着火了要读出紧张危险的语气!”,“融化了要读出小兔子的伤心和难过!”通过这样的走进画面,入境体验的方法,学生很自然的产生了朗读的愿望,掌握了感情朗读的技巧。而在指名学生朗读某一情节画面的同时,教师能够巧妙的利用文中关键词或者画面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要素,进一步优化朗读指导。如“去救火”这个情节,学生不能很好的读出雪孩子“勇敢、果断”的语气,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抓住“飞快”、“跑”等文字,同时能够利用画面来模拟当时的情景,体会情况的危机与雪孩子的勇敢,进而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图文结合,入境体验”朗读训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

6、容,也发展了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入境朗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实行看图学文的,这个步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议、看,对学生在读、思、议、看中有些把握不了的词、句、段、篇中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以恰当的讲解和必要的双基训练,切不可不闻不问,放弃主导作用。三、想象延伸,明理“促表达”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些例子”。既然这样,教学就不能仅限于课内,而应该准确地引导、迁移、延伸至课外。在看图学文教学中,必须发挥图文的潜在魅力,引导学生看、读、思、说,把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贯彻在教学的始终。看图时,既能较直观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实行看图复述课文,提

7、升口头表达水平;在教学中又能根据图片实行创造性的想象复述,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想象力、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水平,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仍以雪孩子一文为例,初读课文时安排学生“未读先看,看图说话”,说说故事内容,说说喜欢的情节,说说最初的感受等等;理解课文时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延伸想象“下雪了,你还能想到森林里的哪些美景呢?”,“雪孩子看见屋里着火了,他会怎么想?”,“雪孩子融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体悟情感时,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雪孩子?”,“你想对融化的雪孩子说些什么呢?”;拓展延伸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课下理解其他小英雄的故事,画一画自己心中的雪孩子等。如此

8、由图到文,由表及里的指导策略,将灵动的图画转化为学生内化情感,明理导行的生动教材,将看图学文教学转化为看图说话,口语交际的训练,从而加深他们对图画的理解水平,有效提升的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总来说之,看图学文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低年级看图学文要坚持看图入手,把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在观察、理解和想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也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形式,每篇课文的体裁、训练侧重点等有所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教师要从思想上确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