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肩负使命担重任 建设忠诚中石油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7.50KB
约3页
文档ID:445516630
肩负使命担重任 建设忠诚中石油_第1页
1/3

肩负使命担重任 建设忠诚中石油——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6 月 29 日,集团公司党组在中国石油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向所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 和百万石油员工发出“牢记使命,承担责任,努力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中石油”的铮铮誓言这是向伟大 母亲作出的庄重承诺!90 年前,烟雨蒙蒙的嘉兴南湖,一艘载着真理之光和民族重托的游船轻轻拨动历史的双桨面对一个灾难 深重、处在亡国边缘的旧中国,革命先驱者冒着生命危险低沉而饱满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今天,拥有 8000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砥砺,日益强大,正引领神 州巨轮纵横驰骋,奔向更加民主、文明、繁荣和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90 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 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 革开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历史演进,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 真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力量。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 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的党,开创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带领百万石油员工开创伟大事业的奋斗史新中国建立前,石油 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被西方列强称为“贫油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石油石化工人艰苦创业,发 现一个又一个油气田,建起一座又一座石化城,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中国石油的跨越式发展史,就是一部百万石油员工忠诚党和人民、矢志为国奉献能源的奋斗史神州大地 响彻云霄的夺油号子,中亚丝路找油找气的爽朗笑声,非洲大漠坚守单井的残月无眠,见证着以铁人王进喜、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和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石油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无限忠 诚,用智慧和汗水铺下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大庆、长庆等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横空出世,树起工业 战线的光辉旗帜;大连石化、独山子石化等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企业的连续崛起,挺起共和国经济的脊梁„„过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石油创造了不朽功业今后,中国石油要实现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 伟大目标,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历史重任,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仍然需要党的坚强领导。

集团公司党组反复强调,中国石油是党领导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 又是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定维护者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忠诚、 放心、受尊敬的中石油肩负使命,承担责任,建设忠诚、放心、受尊敬的中石油,就要坚定信念,做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 诚于人民的笃行者信念支配行动几十年来,正是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坚定信念,支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人在国家有忧、人民有盼和事业有需时,毅然挺立排头,高举责任和奉献大旗,为国加油,为国争气肩负使命,承担责任,建设忠诚、放心、受尊敬的中石油,就要坚持标准,做忠诚班子、忠诚干部、忠诚 党员的先行者群雁高飞头雁领中国石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 厚望,承载着“三个责任”的有机统一,承载着百万石油员工的期待,只有先行先试先硬,才能带出让党、国 家和人民放心的石油企业和队伍肩负使命,承担责任,建设忠诚、放心、受尊敬的中石油,就要坚决履责,做忠诚事业、忠诚企业、忠诚 岗位的实践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打造忠诚放心中石油的落脚点就是忠诚事业、忠诚企业和忠诚岗位也就 是说,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事业忠诚度和责任感,以前所未有的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改革创新精 神,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高举党的伟大旗帜,继续开创伟大的石油事业,向着综合性国 际能源公司目标阔步前进!精心打磨管段接口精细管理安全为先两千多年前,迢迢丝绸之路,驼铃摇荡着古道的风尘,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会贯通如今,一条能源“巨龙”从阿姆河右岸昂首,沿着古丝绸之路,万里东进,翻越千山万 水,进入华夏大地,直奔珠江三角洲这,就是铸就世界管道建设奇迹、引领世界管道建设 趋势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这是一条史无前例的能源大动脉它一干八支,总里程 8704公里,总投资 1422亿元, 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利用境外天然气的陆上能源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 程,被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民生质量的国之动脉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中国石油举全集团公司之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各种资源,前后有近 5 万人投入西二线建设,采购钢管总量达 390万吨,采购设备 25.57 万台套,累计投入1712 个机组在工程建设中,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打破了天山冬季不能施 工的惯例,攻克了果子沟的天险,冲过了“鬼见愁”的火焰山,战胜了百里风区特大风灾的 考验,穿越了黄河、长江和密如蛛网的江南水网,经受了 80 年一遇的强降雨和洪水灾害的 种种考验,经过 1223 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发达国家至少需要6年至8年才能完 成的建设任务,直接拉动相关产业投资 3000亿元。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不仅使我国管道建设 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跨越,而且促成了我国从钢铁生产大国到钢铁生产 强国的华丽转身2011 年6月 30 日,全长4978 公里的西二线干线工程建成投产,把我国已建和在建的 20 条管道连成了一张近 4 万公里的天然气管网,把中亚天然气输送到我国 21 个省市自治区, 超过1 亿人受益,并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按照国际标准折算,我国每年可因 此减少 1600 多万吨燃煤的使用西二线全面建成后,每年向我国输送 3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将基本覆盖我国 28 个省市 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4亿人因此受益,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 1 个至2个百分点,每年替代煤炭 768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 144 万吨、粉尘 66 万吨、氮氧化物 36 万吨我们看得见的是一条跃然中华大地的“能源脊梁”,看不见的是建设者一路走来的奉献 与坚守他们扎根于管道所经过的偏僻之地,为的是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让这条管道向 未来延伸让我们用镜头记录这段历史,让我们用画面定格这些瞬间,让我们向这些普通建设者致敬!摄影:杨志民 殷源 文字:蒋万全 殷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